在選擇二批的時候,只是簡單的回款目標導向,不注重市場格局的規劃,導致二批區域劃分不合理,價格戰自然難以避免。更糟糕的是選到不該選的二批:某些二批或許看起來規模不小,但他已經有了自己主推的產品或品牌,做你的產品,純粹是為了當作打價格戰的武器,以招攬生意。
兩個指標
1.區域內的有效終端售點數。
一個城市的各個區域因為其經濟發展、商業業態的不同,零售終端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有所不同。廠商在設置二批時,有的按照行政區域劃分,有的按照區域面積劃分,有的按照人口數量劃分,這些都是不完整、不科學的。
區域內的有效終端售點數,指的是能夠保證一定量銷售業績的零售點數。這要求廠家、一批對于該區域的終端零售點數了如指掌,對龐大的零售點數中的有效售點做到心中有數。
2.二批的實力。
二批分布并不是像插秧一樣,固定的有效終端零售點數就配置一個二批,還要參考二批的實力,如資金狀況、倉儲能力、運輸能力、對銷售網絡的掌控能力等。
實力不同的二批對于零售終端服務能力不同。配置的有效零售點太少,二批會吃不飽,導致二批竄貨、砸價;配置的有效零售點數太多,又會導致二批對零售點的服務不到位。
三個問題 席國慶
選擇二批,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1.二批是否有誠心做自己的產品,是否有積極性。如果只是想多帶個品種,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后面的工作就比較麻煩。
2.區域劃分是否合理。不同的二批一般都有自然輻射半徑,這樣的商圈通常是長期自然形成的結果,有的商圈之間有一定的天然“隔離帶”(如大馬路),零售小店通常也形成了進貨習慣。區域劃分時可參照二批生意輻射半徑,整體按照地理概念,并根據二批商的終端網絡、資金實力及物流配送的因素來劃分區域。
區域要明晰到街道,對于交界處可能存在的疑問地區,要細化到終端,這樣將把以后可能出現的沖突扼殺在搖籃之中。
3.渠道是否沖突。大連鎖終端的發展,常常是跨區域的,有的是總部聯采,有的是門店自采;有的店是直營,有的店是加盟。二批在與連鎖賣場的合作中,常常是相互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按照地域劃分。有K/A部門的廠家,要注意協調K/A渠道價格與批發商的價格沖突;沒有設立K/A部門的廠家,要注意協調不同批發商之間的勢力范圍,避免“內戰”。而在大區域之間,廠家可以制定產品識別標識及懲罰措施。
靈活而動態地調整二批領地 孫偉 相世輝
1.對于二批商在其他二批商區域內的特殊終端,廠家原則上在初期保留。譬如二批商D在二批商H區域內有兩個保持長期供貨聯系的大型終端,而且二批商H難以介入,這樣的跨區域銷售可先期保留,待市場得到全面整合后,再由廠家出面,通過各二批商之間互換終端、利益補償等方式,最終做到區域的完全整合。這樣既節省二批商的物流費用,又便于廠家市場管理。
2.區域劃分并非一成不變,因為那樣的區域分割將成為二批商的保護租界,很容易形成一潭死水。廠家應該對各區域進行指標考核,形成“賽馬”機制——獎優罰劣,優秀的二批商可以擴大區域,而落后的經銷商將被縮小區域甚至淘汰出局。
盡管得到合理布局的二批仍然杜絕不了竄貨砸價現象,但是畢竟在源頭上大大減少了其滋生的可能性。銷售人員和一批只要在銷售環節中加強對二批的監控和指導,及時幫助二批疏通渠道,解決難題,沒有二批會去做竄貨砸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其利潤空間也自然得到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