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人的濕疹
美蘭漂亮大方,聰明能干,才27歲就在一家合資公司當上了公關經理,月收入萬元之上,真是讓男兒傾慕,女子艷羨。入秋前,她發現自己的手臂和腳腕處出現了成片的濕疹,常常奇癢難忍,可又不敢亂抓,晚上也經常睡不好,白天沒精神,致使工作質量大打折扣。總經理找她談話,詢問有啥問題,可她又不敢將話說明,擔心被辭退。更要命的是,濕疹又逐漸向裸露的手部發展……她不敢想象,如果自己的一雙纖纖小手也有了濕疹,將會是什么樣子。
專家指出: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易于復發和慢性化。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糜爛以及滲水等癥狀,并劇烈瘙癢,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可遷延不愈,痛苦不堪。
其病因較復雜,目前多認為與過敏有關,過敏原可來自外界,亦可來自機體內因。外界如化學藥品、化妝品、染料及某些動物的毒素,還有蛋、魚、蝦、牛奶等異性蛋白以及某些花粉、塵埃等。內因如身體病灶,腸寄生蟲病,某些代謝、內分泌或消化道功能失調以及人體組織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其成分發生改變而形成自身抗體等。
此外,當機體處于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情況下,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促使皮膚對各種刺激因素的易感性增高,就會產生濕疹。
8種破解之策
1.積極治療。很多人的濕疹“久治不愈”,并不說明不能治好,只要樹立信心,與醫生充分合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內服藥,目的在于抗炎、止癢。常用的有抗組胺藥、鎮靜安定劑,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等。經用多種療法效果不明顯的泛發性濕疹患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一旦癥狀控制后,即應酌情減量或撤除,以防長期使用激素引起不良反應。有感染時可考慮加用抗生素。
局部應對。選擇適當劑型的外用藥物,根據皮疹特點,使用清潔、止癢、抗菌、抗炎、收斂及角質促成劑等。
皮質激素類藥(如皮炎平、膚輕松、膚疾寧等)外用,對濕疹療效較好,但使用時間過長,也會表現出激素的副作用。
傳統做法。中醫中藥治療濕疹的手段很多,依據不同的表現,治療也有差異。急性期如濕熱重、紅腫滲出,應清熱瀉火,涼血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亞急性期應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慢性期則應養血祛風,滋陰潤燥,方用四物消風湯加減。
針灸。常選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針可選擇肺穴、神門、皮質下及內分泌穴等。
2.避開過敏原。濕疹病人多系過敏性體質,因而要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一些化學刺激物很易引發接觸性皮炎。強刺激物(如酸、堿、酚)在數分鐘內,即可引起強烈的、顯而易見的過敏反應,弱刺激物(如肥皂、清潔劑、丙酮甚至水)與皮膚接觸數日后,也可引起可見的炎性改變。
3.避免刺激。有了濕疹,要避免搔抓、摩擦和肥皂洗以及熱水燙等刺激,暫不飲用咖啡、濃茶及酒類,不食用魚、蝦、蟹、蛋、奶等。
4.止癢。用溫熱的隔夜茶擦洗患處,茶中的氟能迅速止癢,還能防治濕疹。
常備一些抗過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或撲爾敏、息斯敏、維生素C等,以便在發生過敏反應時及時服用,以減輕癥狀和控制病情。過敏體質較嚴重者,可進行脫敏治療。
5.喝足夠的水。當體內的水分不足時,呼吸系統和腸胃內壁黏膜的細胞會收縮,造成細胞間裂隙,使外來物質乘機進入,引起過敏反應,但要忌喝冰水。中醫還主張,不要多吃涼性食物,以免刺激誘發過敏。
6.避免緊張。濕疹與情緒、精神狀態關系密切,工作壓力過大造成的精神緊張是誘發濕疹的一個重要內因。
7.合理飲食。盡量少吃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少食精加工食物。多吃可以降低過敏幾率的食品,如脂肪酸(鮭魚、沙丁魚等魚類)、蛋白質(包括雞、魚、豆莢類)、抗氧化物(水果蔬菜,如綠色蔬菜中有維生素C,深色蔬菜中有β-胡蘿卜素)。
8.保持運動。適度的運動,可活化身體免疫細胞,改善體質,增強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