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大會剛剛結束,馬少波先生在家中欣然地接受了我的采訪。馬少波先生長期從事文化藝術組織領導、理論研究工作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是我國杰出的劇作家、文學家、戲劇理論家、戲曲改革早期開拓者之一。20世紀五六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多次約見馬少波談戲曲創(chuàng)作和改革問題,馬先生的有關戲劇創(chuàng)新的思想得到了周總理的充分肯定。
年屆88歲高齡的馬先生精神矍鑠,耳聰目明,才思敏捷。當我與他談到酒文化時,老先生好像是酒壇的高手,侃侃而談。他說,我雖不喝酒,但幾十年我出訪過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參加過許多重大活動,在眾多的酒宴上,與酒有緣相聚,但卻無緣相飲。每次宴會我都以茶代酒。我雖不飲酒,但我并不介意別人飲酒。因為飲酒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從古到今,無論是重大慶典,還是婚喪嫁娶,乃至朋友聯(lián)歡會,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談到這里馬先生喝了一口茶,點了一支煙,又輕輕地吸了一口,接著說,什么事情都要講辯證法,飲酒也是一樣。我們可以飲酒但不能酗酒;可以開懷暢飲,但不能酩酊大醉。酗酒釀成事故,影響社會秩序;酗酒中毒,導致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酗酒失態(tài),口出狂言,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多年前,有一次朋友相聚,為其中一位過生日。有一位朋友酒后失態(tài),當眾號啕大哭,說自己的父親死了,大家無不為之悲痛,并勸其節(jié)哀。席間氣氛十分壓抑,把個好端端的壽宴變成了喪宴。事后才得知,那位朋友的父親還活得好好的,這一場鬧劇弄得人真是哭笑不得。我曾在國內和國外的大街小巷碰到過一些醉漢,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嘴里胡說八道,有的還手舞足蹈,甚至有的醉漢還躺在馬路上和垃圾堆里,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理性。所以,我們要提倡飲酒不酗酒,敬酒不勸酒,更不能灌酒。
采訪中,馬先生還講了一個自己平生唯一的一次飲酒的故事。他說,20世紀50年代我隨團訪問莫斯科,在歡迎會上,蘇聯(lián)同志提議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干杯。這下可把我難住了,我本是滴酒不沾的,在這么莊重的場合,如果不干杯就是對斯大林同志的不敬,影響到兩國交往,是政治問題。要干吧,酒杯有啤酒杯那么大,里面裝的卻是烈性酒。猶豫片刻之后,我還是勇敢地把這一大杯烈性酒喝了進去。酒喝完了,我也飄飄然了,胃非常不舒服,全身難受,剛回到住處就吐了,但組織上卻表揚了我,這是我和酒唯一的一次結緣。雖然已是50多年前的事情了,但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