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朋友打電話過來,很深沉的聲音:你感到寂寞嗎?生活是不是平談無奇?是不是偶爾也百無聊賴?尚清醒的頭腦頓時一頭霧水,這老兄不會想跳樓吧,而且想拉著我一起?接下來的事情直接讓我昏迷了,電話那邊的老哥很興奮地大聲喊到:如果你有以上癥狀,我們就去拉薩。
鏡頭切換,我們已經在3萬英尺的高空,濟南—成都—拉薩。我們在云上,放眼望去,西藏離我們如此近,褐色的山脈連綿起伏,偶爾也有雪山散落其中。飛機終于伴隨著強烈的耳痛中落地,拉薩到了。其實拉薩機場并不在拉薩,而是在貢嘎,建在雅魯藏布江的一片河谷上,雅魯藏布江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在藏語中雅魯藏布江意為“高山流下的雪水”。 貢嘎機場離拉薩市有100公里、約1個半小時的車程。途經拉薩河和雅魯藏布江,看到雅魯藏布江的時候,休息過來的耳朵響起了鄭鈞的歌聲。鄭鈞的歌聲伴隨著我澀澀的大學生活,無數次感動使這次變得如此真實,也是這首《回到拉薩》讓我對拉薩產生了無窮無盡的聯想,這也是我無數次酒后必須狂吼的歌,以此來紀念大學的那段美好時光。
導游是個很活潑的成都姑娘,她很嚴肅地告訴我們,來拉薩的第一天嚴禁洗澡和飲酒,洗澡容易感冒,引起肺氣腫馬上就OVER。現在大家感覺還不錯,沒有高原反應這很正常,因為從平原帶來的氧氣還沒有用完,七八個小時以后,高原反應才開始,所以在西藏的行動要慢半拍,語速也一樣。導游話音剛落,剛才很興奮的幾個哥們兒,開始靜下來,大家似乎都在等待高原反應。在拉薩住的酒店,是江蘇省捐贈給拉薩的。在成都那一夜,因為我的酣聲太大,吵得同屋一夜未眠。強烈抗議到拉薩后不和我同屋。隊長征求大家意見,沒有一個愿意和我同屋,最后沒辦法一個隊員懾于隊長的“淫威”只好和我同屋,其實在拉薩的時間大家由于高原反應幾乎都沒有睡個囫圇覺。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梵文為觀世音圣地。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藍藍的天很清澈,沒有一絲云,不知被風吹到哪里去了,布達拉宮就在我的眼前,沒有想象中那樣雄偉。紅山腳下,一群群朝圣的藏人轉動著經桶,經桶里放置著佛經,每轉一圈意味著頌經一次,隊友們也入鄉隨俗,一圈圈轉著,心里默默的祈福,爬紅山過程中,很明顯感覺呼吸不順暢,隊伍拉得比較開,跑在前面的不得不停下來等待后面的隊員。整個布達拉宮外觀由白和紅兩個大色塊構成,白色自然是涂料,導游介紹這些涂料是整桶倒的,所以白宮的外墻墻面,細看上去不平整。在藏式建筑中,只有莊嚴神圣的護法神殿和靈塔殿的外墻才能使用紅色。紅墻頂上那一片深紅是由藏族人稱為“觀音柳”的紅柳枝壘壓而成的外墻裝飾,藏語叫“白馬草墻”,紅色部分的建筑自然被稱為紅宮。在每一個神龕前藏人用頭額輕碰,祈禱著來生,穿過一道道幽深的回廊,進出一個個莊嚴的殿堂,沒有人大聲說話,默默看著,對于許多人來說,步入布達拉宮就像閱讀一本巨大而又深奧的經書,似乎一輩子都讀不完。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距拉薩不到100公里,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另外,人們崇奉羊卓雍措更多的是將她奉為羊卓雍措達欽姆,即羊卓雍措大湖主多杰蓋吉佐即金剛障礙之主,是藏區的女護法神。因此,羊卓雍措既是龍女的化身,又是女護法神的駐息地,兼具多重功能和神力。
措,藏語是湖泊的意思。此行是西藏之行海拔最高的地方,崗把拉山海拔4990米。一路上我們在崎嶇蜿蜒中前進,到達崗把拉山頂隊友們紛紛跑到海拔標志處合影,因為是旅游點的緣故,藏民已經很會做生意了,牦牛、臧獒都是贏利點,甚至和藏民合影都需要錢。從崗把拉山頂我們可以很從容地看到羊卓雍措,群山環抱中,羊卓雍措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碧綠的弦月,她就這樣靜靜躺在那里,一切完全可以用純凈形容,純凈的天空下,遠處是純凈的雪山,純凈是靜態的,風也放慢了腳步,不忍打破這片純凈。
時間在拉薩是錯位的,因為高原反應,睡眠都比較輕,人幾乎都處于恍惚中。早餐問候的時候,大家都是帶著疲憊的表情:怎么樣?沒事吧?頗有些悲壯的味道。三十多人的隊伍,近一半都打了抗高原針。在拉薩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陽光,我們第一次離太陽這么近,陽光無所顧忌地灑在這個城市每個角落,女隊員都紛紛涂上了厚厚的防曬霜,導游也給我們準備了黑色的牛仔帽,統一奪目的紅色上衣,三十多人同行頗為壯觀。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漢語意為“寶貝園林”,位于拉薩市布達拉宮西側三里許的拉薩河畔,始建于18世紀40年代七世達賴喇嘛時期,從此為歷代達賴喇嘛專用的夏宮。羅布林卡的實用功能主要是政治活動、宗教法事和休息游樂三個方面。
如今,每年藏歷七月的雪頓節在林卡舉行,全藏具有代表性的藏戲在此會演,拉薩及各地的農、牧民屆時紛紛來觀戲、朝佛、游園。總的來說,全園分為羅布林卡和金色林卡兩大部分。羅布林卡位于園林的東半部,內有宮區、宮前區和噶廈機關等。宮區內又分別以格桑頗章、措吉頗章、達旦米久頗章為中心,構成三個景區空間。
羅布林卡,這是在拉薩看到樹木最多的地方,高大的藏青楊林中,間植松柏和榆柳等其他樹種,形成茂密深邃的森林風光。11月的羅布林卡很冷清,除了我們幾乎沒有其他游人,關于逛林卡,其實類似我們內地郊游一樣,幾個朋友或是家人帶著熟食和酒感受一下大自然。沒有看到藏戲和法會讓我們頗為遺憾。冬季穿梭在羅布林卡仿佛瀏覽一部久遠的無聲紀錄片,無云的天空,陽光從樹林間隙中灑下,偶爾有小和尚沿著重彩的宮殿外墻走過,遠處枯萎的樹葉撒落一地。
色拉寺
因為身體的緣故我最終還是錯過大昭寺之行,有人說沒有去過大昭寺,拉薩等于白來一次,這給我再來拉薩多了一個很好的理由。色拉寺是西藏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三大寺院(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之一。位于西藏北面色拉烏孜山南林,原址本是一片酸果林。色在藏語里就是酸果的意思,拉就是代表樹林。
去色拉寺已經是下午3點的時間,大巴車可以開上去,碰巧一個國外的攝制組正在拍攝色拉寺僧侶的辯經活動,進入寺院,滿院全是身著深紅色的僧侶,三三兩兩一處,伴隨著夸張的動作,大聲的辯論,臉上的表情也豐富多彩,完全不理會我們這些外來的闖入者。這是怎樣的一個場景,也許他們是在給問題尋找答案,或是給答案尋問題,也許生命對于我們這些蕓蕓眾生只是一個過程,而佛家的解釋也只是在呼吸之間,我無法參透這些。我只能默默地看著,無法進入他們中間,對于他們而言,我從來也沒有來過,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我也試圖從他們一張張認真的表情中尋找一個答案,但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么。
離開辯經的地方,隊友已經不知道去了哪里。我獨自沿著山路,四處走著,像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我不知道自己突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感受,陽光還在,也許是我實在無法忘記那個場景給我帶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