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熙宗本紀》)是金代著名改革家金熙宗完顏亶的一句名言,也是他“不拘一格用人材”的真實寫照。
金熙宗是金代歷史上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其在位期間對金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漢化改革,使女真社會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根本性轉變?!敖鹩梦涞脟?,無以異于遼,而一代制作自樹立唐、宋之間,有非遼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金史·文藝傳序》),可見這次改革在女真族發展史上的重要作用。而主導此次改革的竟是發誓“不斬奸邪恨最深”(《在金日作三首》)的趙宋降臣宇文虛中。這正是熙宗“疑人勿使,使人勿疑”之用人觀的具體實踐。
宇文虛中在宋時官至資政殿大學士,是宋徽宗的參議官,徽宗內禪后又成為欽宗的心腹。他曾三進三出金營,面對金人“全裝人馬注矢露刃,周匝圍繞”,“不為所動”,更以“口舌推金人”。(《三朝北盟會編·宇文虛中行狀》)自此宇文虛中的名聲為金人所熟知。靖康之難后,虛中作為迎請二帝的“祈請使”入金,為金人扣留。金人對宇文虛中非常仰慕,以偽齊劉豫政權的宰相之位相誘惑,但被虛中斷然拒絕。虛中毅然以蘇武自比,寧肯“生理殆盡,困苦瀕死”(同上),也不受官。要對這樣一個具有鮮明的民族主義思想和濃厚的儒家正統觀念的人委以改革重任;是需要無比的勇氣和信心的;但是金熙宗以他的真誠和自信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其秘訣就是“疑人勿使,使人勿疑”。
金熙宗從小便開始接受儒家教育,“所與游處,盡文墨之士”(《大金國志·熙宗孝成皇帝本紀》),“宛若一漢家少年”(《金史·熙宗本紀》),時?!氨勺谑掖蟪紴楫愵悺保ā毒缚蛋奘贰ど胍髡Z》),可見熙宗受儒家思想之影響是很深的。而宇文虛中入金后,也經常譏諷女真貴族,這成了后來他被殺的一個重要原因。這說明熙宗與虛中在心理上是有某種共識的。虛中入金后,把具有儒雅氣質的熙宗看作是惟一有資格與他進行思想交流的女真貴族,而熙宗也把虛中視為思慕以久的真正儒家思想的繼承者。這種相互敬慕成為兩人合作的基礎:金熙宗放手讓虛中主導改革,而宇文虛中欣然擔當重任而不再顧忌。當然,二人對于改革的目的卻是大不相同的:剛剛即位的熙宗由于處處受到朝中元老的牽制、欺壓,甚至遭到“心在無君”(《金史·完顏希尹傳》)的挑釁,而欲通過改革加強皇權,重樹君威。宇文虛中則企圖通過漢制改革使金朝的政治、文化融入到趙宋王朝的封建文明圈子之中,從意識形態上打敗金人,進而實現復興趙宋王朝的目的。因此,虛中在改革中是盡心盡力的,而熙宗更是貫徹“疑人勿使,使人勿疑”之原則,給宇文虛中的改革提供各種便利與支持。
這場改革始于天眷二年(1139年)。時熙宗“命百官評定儀制”,字文虛中“充規劃三省使,遣官制禮,凡與百議”(《鄱陽集拾遺·使金上母書》)。改革的結果是設立了宰輔制度,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并且還對君位繼承制作了重大改革,確立了“立子貴嫡”的原則(《大金集禮·皇統二年誥受儀》),宣告了絕對世襲權的確立。這就徹底打破了“兄終弟及,復歸其子”(《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五年正月條》)的女真舊傳統,使女真舊貴族失去了最后一個操控朝政大權的機會,沉重地打擊了女真舊貴族的囂張氣焰。這場改革在金朝牢固地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而更為積極的意義還在于使女真社會完成了由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型,從而促進了女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飛躍,同時也為金朝后來的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使金一躍而成為一個軍事、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北方強國。
值得提及的是,金熙宗“疑人勿使,使人勿疑”的用人政策還促進了女真社會文化的繁榮。改革前的女真社會正處于奴隸社會末期,文化是極端落后的。在先進的漢人眼里,女真人都是“無知夷狄”(《金史·熙宗本紀》),所以宇文虛中“凡見女真人輒以礦鹵目之”(《金史·宇文虛中傳》),以致“貴人達官往往積不能平”(《金史·宇文虛中傳》),造成他與女真舊貴族的嚴重對立。
女真社會的文化繁榮自宇文虛中始。金代文學家趙秉文這樣評論金朝文學:“本朝百余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黨公?!保ā堕e閑老人滏水文集》卷十一)甚至有人認為宇文虛中在金代文壇的地位可媲美于李白、杜甫在唐的地位。宇文虛中自己也稱“齊名李杜吾安敢”?!吨兄菁だ钊蔚谰庝洕柟恼屡c仆鄙制合為一集,且以云館二星名之》)。宇文虛中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詩歌和散文方面,“有文集行世”(《金史·宇文虛中傳》),只可惜他的詩文集《宇文肅愍公文集》已經失傳,存世的作品收入《中州集》、《北窗炙輠》、《宋代蜀文輯存》、《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集子中。他的作品大多抒發思念故土、壯懷激烈的赤子情懷以及報國之志不得舒展的愁苦,因而語言犀利,有凜然正氣,感染力極強。最著名的有《在金日作三首》:
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開口推頹空抱樸,脅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劍今安在,不斬奸邪恨最深。
遙夜沉沉滿暮霜,有時歸夢到家鄉。傳聞已筑西河館,自許能肥北海羊。回首兩朝俱草莽,馳心萬里絕農桑。人生一死渾閑事,裂眥穿胸不汝忘。
不堪垂老尚磋跎,有口無辭可奈何!強食小兒猶解事,學妝嬌女最憐他。故今愧見沾秋雨,短長寧忘拆海波。倚仗循環如可待,未愁來日苦無多。
此外,虛中的作品也涉及一些友人間的互贈,如《和高子文秋興二首》;對一些景物的描繪,如《春日》;也不乏對生活樂趣的記錄,如《庭下養三鴛鴦忽去不反戲為作詩》等。
總之,宇文虛中以他高超的文學藝術及其在金的特殊地位,使荒蕪的金初文壇呈現出勃勃生機,同時也奠定了有金一代的文風基調:大氣磅礴、雄風萬里。當然,金初文壇的勃興以及宇文虛中能對此作出突出貢獻,乃得益于金熙宗“疑人勿使,使人勿疑”的用人策略。
作者:西華師范大學歷史
文化學院(南充)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