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信托公司公布的2004年年報分析,發現信托公司在自營業務方面資金來源窘迫,而在信托業務的信托資產來源上又倚重于資金信托。在資金運用上,無論是自營資金還是信托資金,都集中于投資和貸款,顯示了信托公司資金運用方式的單一和構建核心競爭能力任務的艱巨性。收入結構分析顯示了信托公司在主業上的回歸,支出結構分析顯示信托公司主要的支出項目為營業成本支出和稅費支出。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資產管理規模成為信托公司提高盈利水平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信托業;資金來源;資金運用;收入結構
中圖分類號:F8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6)03-0063-04
2005年1月1日,《信托投資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考慮到我國信托公司2002年才開始重新登記的實際情況,監管部門對《辦法》采取了從2005年1月1日到2008年1月1日分步實施的策略安排,并要求59家已完成重新登記公司中的30家強制進行2004年年報披露。到2005年5月實際共有34家信托公司公布了2004年年報。信托公司年報披露,是新中國信托業發展歷史上的第一次,如此集中的信息披露,無疑為我們深入研究中國信托業目前的經營現狀提供了寶貴的原始資料。本文將通過整理分析這些公開的年報數據,透視中國信托業的現狀,分析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提高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提出信托公司提高盈利能力需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年報披露的總體情況
在監管部門強制要求年報披露的30家信托公司中,除西藏信托申請延期(后于2005年5月25日公布)披露之外,其余29家均在要求的時限(4月底前)內在指定媒體公布了年報摘要。另有兩家(華寶、中泰)未列入30家首批強制披露的信托公司也主動進行了年報披露。加上陜國投、安信信托兩家上市公司,總共有34家信托公司公布了2004年年報,占56家正常經營信托公司的61%。從樣本量上來看,基本可以反映中國信托公司的總體資產及經營狀況。
(一)信息披露的及時性
在我們搜集年報的過程中發現,根據《辦法》,信托公司在指定媒體公布年報摘要的同時,“應將年度報告全文登載于本公司的網站上”,但是仍有2家信托公司沒有建立自己的網站,有3家信托公司所提供的公司網址無法登錄,有2家公司只在網上公布了年報摘要。總共有7家公司未按要求及時在網站上公布年報全文。
(二)信息披露的統一性
在信息披露內容框架上,基本都能按照《年度報告內容與格式》和《年度報告摘要內容與格式》進行。但在會計報表信息上,在會計報表格式和不少會計科目表述上,不同信托公司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導致不同信托公司的同一會計科目缺乏可比性。在34家公布年報的信托公司中,有5家公司的審計報告中出現了解釋說明段,主要是公司對跌價準備、呆賬準備、減值準備等計提不足,有少數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不夠詳盡。
由此可見,本次年報披露中個別公司至少在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可比性方面是有所欠缺的。但總體上而言,這畢竟是我國信托歷史上第一次如此正規、集中的信托公司年報信息披露,披露內容涵蓋了公司概況、公司治理、經營概況、會計報表、財務情況說明、重大事項等相關信息。所披露內容基本上符合《辦法》對年報格式和內容的要求。
二、信托業自營業務資產負債分析
(一)自營業務資金來源分析

表1顯示,信托公司自營業務的資金來源以所有者權益和短期資金來源為主要特征,而進一步分析所有者權益結構可知,實收資本占了整個權益的93%。也就是說,目前信托公司自營業務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注冊資本和流動負債。究其原因,是因為在信托公司的負債業務被嚴格禁止之后,信托公司自營業務實際上失去了除注冊資本以外的其他長期資金來源的渠道。事實上即使在數據顯示的3%的長期負債中,所包括的長期借款、長期信托存款等,也都屬于信托公司需要清理的業務。
而在流動負債中,資金來源主要為委托存款(33%)、其他應付款(18%),見表2:

在以上短期資金來源中,委托存款和應付代理款項都屬于有指定運用方向的資金來源,短期存款和信托存款屬于需要進一步清理的負債業務,其他應付款科目所包含的具體內容較多,也是容易隱藏公司潛在虧損的地方,此科目占比雖大,但需對具體公司的科目明細作具體的分析。因此,信托公司可運用的短期資金來源主要為信貸資產回購和證券回購,以及同業拆入資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信托公司的信貸資產回購業務和證券回購業務。目前銀行信貸資產以信托計劃的方式完成資產證券化,以解決銀行資金本身的流動性問題。但在信托公司,此項業務屬于清理的負債范圍之內,這顯示了目前信托公司自營業務在資金來源上的單一和窘迫。
(二)自營業務資產(資金運用)結構分析
1.資產流動性分析

表3顯示了信托公司自有資金運用上的流動性偏好。自營業務1.97的流動比率也充分顯示了信托公司在自營業務上良好的流動性。
2.流動資產結構分析

表4數據顯示,信托公司保持了相當多的貨幣資金,需要尋找投資出口。另外主要運用于短期投資和短期貸款(共31%),還有相當數量的委托投資和貸款以及存放款項。需要注意的是其他應收款也占了相當比例,這也是資產質量分析需要重點關注的科目。由于監管部門對信托公司證券投資的嚴厲窗口指導,一度作為證券市場投資主力之一的信托公司在2004年末的證券投資有了大幅度下降。
3.長期資產結構分析
信托公司自營業務的長期資產構成為:長期投資(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占62%;中長期貸款凈額(含逾期)占22%;固定資產凈額占14%;租賃資產及其應收凈額占2%。這表明,投資、貸款及自用固定資產仍是信托公司長期資金的主要運用渠道。
4.自營資產質量評述
從報表分析的角度來看,資產水分主要隱藏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自營證券、長期貸款、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清理、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待處理損失、合并價差、損失準備、抵債資產等其他資產之中,具體則表現為壞賬準備、跌價準備、減值準備、損失準備等各種準備計提的不足。如2004年30多家信托公司自營證券總額為19.45億元,而在市場指數如此長期下跌的背景下,總共計提的跌價準備才3347萬元,僅1.7%,許多公司根本就沒有計提;總共41.16億元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中,壞賬準備僅計提310萬元;3.54億元的存貨也沒有計提準備金;46億元的短期貸款只計提了475萬元的呆賬準備;65億元的短期投資僅計提了8476億元的跌價準備;18.64億元的中長期貸款和18.57億元的逾期貸款,特別是逾期貸款,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已相當大,也只計提了5.46億元的呆賬準備;132億元的長期投資只計提了6896萬元的減值準備等等。這些均顯示了準備計提不足的問題。其實在30多家信托公司中有1/6的公司(5家公司)的審計報告中,出現了解釋說明段,并且問題全是跌價準備、呆賬準備、減值準備等計提不足或是折舊攤銷不足。
根據作者本人基于專業判斷下的逐項資產測算,信托公司自營資產的資產水分大約在18%左右。
三、信托公司信托資產狀況分析
按照《辦法》的要求,年報對信托資產單獨作了披露。但是由于沒有統一規定的報表格式,各公司填列的表格與數據相當不一致,有的是按信托資金來源與運用來填列的,有的是按信托權益、負債與資產來填列的,有的將科目分列相對較細,而有的公司在信托資金來源上只簡單填列了信托資金總額,沒有分作長短期劃分,也沒有按信托資金的類別劃分。在信托資金運用上也只是簡單地作信托投資與信托貸款的劃分。這種報表格式的不一致,給年報分析中的數據處理增添了難度,不得不作一些數據的重新歸集與整理,也給基于數據的社會監督增添了難度。這也是本次信托公司年報披露中所暴露的問題之一。
(一)信托資金結構分析
2004年信托公司的信托資產來源主要還是資金信托,占到85%,另有財產權信托占9%,財產信托占6%,公益等其他信托占0.1%,反映了目前信托公司信托品種的單一和對資金信托極強的依賴性。信托發達國家已有成熟模式的年金信托、投資信托、證券信托、房地產信托、遺囑信托等信托品種在中國還處于摸索和起步階段。這一方面揭示了目前信托行業產品的單一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信托業發展任重道遠,在產品創新上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信托行業的魅力所在。
(二)信托資金與實收資本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人民銀行在2001年1月10 頒布的《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中,曾規定“信托資金總余額不得超過注冊資本金的10倍”。但這條規定在《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2002]第45條中被刪除了。那么從實證的角度來看,信托資金規模與注冊資本到底有多大的相關關系呢?
據對30家信托公司年報中信托資產與實收資本兩組數據的計算,其相關系數為0.29。也就是說,一個公司的信托資產規模與其實收資本相關性不強。理財規模倍數(信托資產規模/實收資本)最大的為中信信托(16.73倍),最小的為西藏信托(0.19倍)。
從理論分析的角度來看,由于受托資產管理規模決定于理財能力,而不是資本金的大小,一個公司的理財能力與其資本金也沒有必然聯系,資本金過大反而會由于自有資本管理,引起與受托資產管理之間的沖突,并可能使代理問題矛盾凸現。因此,信托業發達的國家對信托機構注冊資金的要求很低,也沒有理財倍數的規模限制,甚至還限制自有資金的規模,如日本《信托業法》對信托機構所規定的最低資本金就僅為100萬日元。一個信托機構的理財能力與其資本金大小也沒有任何必然聯系。因此在《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中刪掉理財倍數的限制是符合信托機構展業邏輯的。
(三)信托資金運用結構分析
1.信托資金運用方式單一
數據分析顯示,目前信托投資公司對信托資金運用的主要形式還是貸款和投資,分別占信托資金總量的52%和21%,加上7%的委托貸款,上述三種資金運用方式就占到了80%,反映了目前信托公司在資金運用上的相對單一。52%的貸款更是顯示了目前信托公司仍在擔當融資通道作用的典型特征,表面上以理財方式運用,但是實際上仍然在和銀行搶貸款業務。而在這方面,信托公司與銀行相比沒有競爭優勢,在時間、風險控制、額度等方面是否具有核心競爭能力,是否是信托公司本身的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仍值得深入思考。
2.各信托公司業務同質化、區域化特征明顯
各家信托公司的資金運用方式基本相同,業務種類集中在資金信托、財產權信托和財產信托等品種上,沒有體現出各自獨特的理財模式和核心競爭力。而且國內信托公司作為區域金融機構,區域性差異比較明顯,東部地區的信托公司的資產規模、盈利水平和人均利潤率等指標高于西部的信托公司,信托公司發展程度與區域經濟的發達程度有較強的相關性。
四、信托公司盈利能力及收支結構分析
在公布年報的30多家信托公司中,除了甘肅信托虧損1282萬之外,其余全部實現了盈利,凈利潤最高的北方信托盈利11064萬,最少的內蒙信托盈利97萬,平均盈利2750多萬,顯示了信托公司整體上良好的盈利能力。為了研究信托公司的盈利來源,下面以所披露的利潤表為原始數據(見表5),對信托公司的收支結構作進一步的分析。

(一)信托公司盈利能力與資本、資產規模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表5數據的計算結果表明,信托公司盈利水平與其實收資本的相關系數為0.52,與其受托資產規模的相關系數為0.46,與其總的資產管理規模的相關系數為0.57。顯示信托公司與其資產管理規模中度相關。從所披露的信托報酬率(信托報酬收入/年均信托資產)指標來看,信托公司信托報酬率最高的為3.6%,最低的為0.15%,平均信托報酬率為1.07%。這注定了信托理財業務是以規模來盈利的業務,沒有相當的理財規模,也就無法實現后臺管理上的規模經濟。因此,適當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是信托公司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舉措之一。
(二)信托公司收入結構分析
根據年報資料計算,2004年信托公司的收入包括:手續費收入(29%)、其他營業收入(23%)、利息收入(18%)、投資收益(16%)、金融機構往來收入(7%)、證券類經營收入(5%)以及營業外收支凈額(2%)。對于其他營業收入高達23%的占比,由于我們無法從報表中獲知其明細情況,所以其具體結構尚待進一步研究,也說明目前信托公司收入來源的復雜性和多元性。上述收入結構也顯示手續費收入、利息收入與投資收益已經成為信托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信托公司回歸信托投資主營業務的最好注解。
(三)信托公司支出結構分析
根據年報資料計算,2004年信托公司的支出包括:營業費用(55%)、稅費支出(27%)、利息支出(7%)、金融機構往來支出(3%)、手續費支出(1%)、其他營業支出(7%)。說明營業費用支出占目前信托公司支出的一半以上,因此,控制營業費用也就成為信托公司提高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27%的稅費支出說明目前信托公司的稅賦較重,在中國信托公司剛剛完成清理整頓,重新展業的情況下,能否在稅收上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也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一個問題。
五、結論
1.《信托投資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的頒布并實施,是加強信托公司信息強制性披露,引入社會力量強化信托公司監管的重要舉措,并且符合國際慣例。首批30家信托公司的年報披露,雖然在及時性、統一性、規范性方面仍待進一步加強,但是在強化信托公司監管方面畢竟邁出了重要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
2.信托公司目前的業務分為自營(自有資本經營)和信托理財兩大相互獨立的類別。目前在自營業務方面由于信托公司的負債業務被嚴格禁止,2004年報表中披露的長期借款、長期信托存款、短期存款、信托存款等科目也屬于需進行清理的負債業務,2004年部分公司與銀行開展的信托公司信貸資產回購也在2005年初以負債業務為由被叫停,因此信托公司在自營業務方面其實已不再具有金融機構的性質了,反而受到比一般工商企業更嚴格的監管要求。因此,信托公司的自營業務在資金來源方面顯得有些單一和窘迫。
3.從信托公司自營業務的資產結構來看,1.97的流動比率顯示信托公司保持了較好的資產流動性。短投短貸、長投長貸以及自用固定資產投資還是自營資金運用的主渠道。由于相關準備計提不足,自營資產質量還存在一定的水分。
4.2004年信托公司84%的資金信托占比,顯示目前信托理財業務受托資產來源的單一和對資金信托的倚重。而在資金運用方面,52%的信托貸款占比則顯示了信托公司資金運用的單一和構建核心競爭能力的艱巨性。
5.2750多萬的平均盈利水平顯示了信托公司在2004年良好的盈利能力。收入結構分析顯示,手續費收入(29%)、利息收入(18%)與投資收益(16%)已經成為信托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這也是信托公司回歸信托投資主營業務的最好注解。但23%的其他營業收入也同時顯示了信托公司收入來源的復雜性。支出結構分析顯示,營業費用(55%)與稅費(27%)成為信托公司主要的支出項目,因此控制成本也就成為信托公司提高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6.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其資產規模中度相關。平均1.07%的信托報酬率也決定了這是一項以規模來盈利的業務。因此,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是信托公司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舉措之一。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工商信貸部.日本的信托銀行與信托法規[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4.
[2]李旸信托工作室.信托投資公司2004年度報告摘要專集 [DB/OL].http://www.yanglee.com/prdsrv0303.htm.
(責任編輯:尹繼志;校對:閻東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