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新聞學領域的客觀性原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挑戰,兩種全新的新聞報道思潮——新新聞主義和精確新聞學借機橫空出世,它們在報道觀念和寫作手法上,突破傳統新聞學的陳規,給當時沉悶的新聞業注入了兩股新鮮、異質的血液,在美國乃至西方各國引起震蕩。所謂新新聞主義,“是深度報道的另一種深化,一種另類的行動。由于它橫跨小說與紀實新聞兩大領域,所以,它又被稱為‘非虛構文學’?!?sup>①
新新聞主義與精確新聞學都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應該說,它們誕生的社會背景是相似的,但這兩種新聞報道思潮卻表現出迥異的特色,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歷程,但對以后的新聞業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新聞活動更加開放、活躍的今天,新新聞主義和精確新聞學的影響是明顯的,本文試圖對二者進行一定的比較,揭示二者的異同,以期對當今的新聞活動有所裨益。
一、新新聞主義和精確新聞學的發展態勢及原因探究
新新聞主義在突破傳統時,采取的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反叛方式,過于偏激、極端,許多觀念及方法嚴重違背了新聞學基本規律。比如它允許在作品中進行內心獨白和“合理想象”,違背了新聞真實性與客觀性原則。人們閱讀新聞報道,所需的是獲取真實可靠的信息,這是新聞賴以生存的基本前提。新新聞主義追求全面反映客觀世界,在寫作上重視對人物行為和事件發展的前因后果進行詳盡的闡述,這并不適合日常新聞的報道。因為新聞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傳播事物變動最新狀態的信息,了解最新信息是受眾對媒體的期望。而新新聞主義在采訪、寫作上,一般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如卡波特撰寫《冷血》就花去了六年時間調查。因此,它不可能成為新聞報道的主流。新新聞主義的作品還被稱為“非虛構小說”或“真實生活的故事”,新新聞主義的記者希望突破傳統新聞寫作的局限,追求新聞與文學的最佳結合,并力圖通過這種結合,讓新聞報道擔負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刻畫典型人物,這本應屬文學的職責范疇。新新聞主義作為一門特定獨立的社會學科,它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但不可能替代其他學科全面承擔起認識外部世界的任務。它在許多地方嚴重超出了新聞學社會功能的基本范圍,因而無法在新聞實踐中如愿以償,反而加速了自身的衰落、消亡。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一批作家型記者,如西方的法拉奇、海明威、杰克·倫敦等的盛名再起,我國的魏巍、劉白羽等為代表的報告文學的風行,有人說新新聞主義在復活。不可否認這些作家型記者在采訪寫作中大量運用了新新聞主義的創作手法,但也只能說是對新新聞主義積極方面的借鑒。因為作為一種新聞思潮,新新聞主義由于在許多方面嚴重違背了新聞學基本規律,因而不可能在淡出了新聞的歷史舞臺后再次重現于前臺。
而精確新聞學的發展則大不一樣。民意調查研究是精確新聞學的最主要組成部分,隨著民意調查在強調民主的美國日益發展與多樣化、細化,以及新聞教育變革和新聞傳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話的普及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促成了精確新聞報道的相應成熟。精確新聞學之所以有風起云涌的發展,源自于它獨特的品格。精確新聞報道使記者在采訪時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直接或間接的系統觀察,這就使這種觀察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內容上它是以嚴肅的數據為依據的,可以使新聞報道更顯客觀、公正。傳統的新聞報道,是記者被動地報道或解釋新聞事件,使新聞報道被狹隘地限制在“對新聞事件的報道與解釋”上。精確新聞報道的出現,使記者能采用系統的科學方法,主動采集、加工資料,挖掘隱藏的真實。
精確新聞學改變了傳統的新聞運作方式,要求記者有更大的主動性與科學精神,這種更強的挑戰性使記者的報道由被動變為主動,也使“新聞”不再只是對“新聞事件”的被動報道與解讀,更包括了對“新聞問題”的主動采訪及分析。在現代的新聞報道中,精確新聞學正在日益受到重視,這也是它在遵循新聞學基本規律的前提下的必然發展趨勢。
二、新新聞主義與精確新聞學對現代新聞活動的影響與啟示
新新聞主義的出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而它的迅速淡出,也是由于它自身的缺陷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結局。但新新聞主義在實踐上的有益探索及對新聞事業發展的積極影響,卻是不可否認的。在思想上,新新聞主義突破了傳統的新聞報道觀念,為新聞報道提供了新思路。傳統的新聞理論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已經形成了基本穩定、成熟的體系。另一方面,這種成熟與穩定也使新聞報道觀念模式化、僵化,缺乏新意,不但束縛了新聞工作者的創新意識,一成不變的報道形式也使讀者反感。新新聞主義一反舊有的新聞報道原則,無視各種新聞報道禁忌,進行大膽的創新與嘗試,強調新聞報道中的主體性,打破以往新聞理論的思維定式,在新聞報道觀念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實踐上,它突破了新聞報道的固有模式,實現了新聞寫作風格的多樣化。
精確新聞學在今天的發展應該說是方興未艾的。它給人們最大的啟示是:傳統新聞報道技巧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有效結合,可以產生出新的、精致的、更真實的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報道方式。精確新聞學的誕生,是新聞學者大膽嘗試的一個成功范例,在思想上開拓了新聞觀念的視野,為新聞報道方式的革新打開了一個廣闊天空。精確新聞學與新新聞主義的不同發展歷程也表明:新聞事業無論怎樣改革與發展,都必須遵循新聞學基本規律,只有符合規律的改革與創新,才是有發展可能性的。
新新聞主義與精確新聞學,是20世紀60年代后新聞發展史上出現的兩個引人注目的新事物。它們的出現與發展是一定社會條件下的必然,也經受著新聞學基本規律及社會變遷的考驗。在今天看來,重要的不是它們所取得的歷史地位與業績,而是它們在思想觀念上表現出來的務實的精神、創新的勇氣、執著追求的熱情和科學、嚴肅的治學態度。這是今天新聞事業發展中所急需的。
注釋:
①王春泉:《現代新聞報道形式及其寫作》,西安出版社,2001年10月。
參考資料:
①孫春旻:《傳媒寫作》,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