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養鱉的魚塘倒出來訓練航空母艦,畢竟只是趙本山演的小品里引人發笑的臺詞。可現實生活中,真的就有人利用“衛星發射”這樣的大背景進行詐騙。
51歲的黑龍江籍在逃犯姜某,坐了10年牢釋放后,不知悔改,又因詐騙罪被警方通緝。2001年,姜某流竄到北京,聲稱自己是“中西部招商投資委員會主任”,目前正有一個“昌平衛星發射基地”的工程要發包。從2002年3月至4月間,姜某伙同其弟,使用假名,用偽造的“北京衛東澳虹衛星通訊有限公司”公章、財務專用章,以簽訂合同、協議書等手段,先后詐騙北京某機械化作業工程處等公司奧迪轎車、鋼材等款物共計510多萬元。2004年,姜某的騙局被揭穿,法院判處其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詳見2004年12月31日的《北京娛樂信報》)
無獨有偶,浙江的一位女士李某,因為手機中偶然收到的一條“中大獎”的短信,竟被騙走十多萬元錢。
一天下午,李某的手機中忽然收到這樣一條短信:某公司為紀念開業20周年,特舉辦一次抽獎活動,您的手機號碼中了二等獎,獎額是86000元人民幣。
事實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類似的抽獎活動,獎額最高不能超過5000元人民幣。但認為是喜從天降,并對此深信不疑的李某,立即撥通了聯系號碼詢問怎樣領獎,對方先讓她匯一筆個人所得稅。李某瞞著家人,偷偷把17200元匯到了對方指定的銀行賬號。翌日上午,對方來電話說,該公司已經為她辦好了領獎手續,但還需要交一筆手續費,這樣便于更快領獎。李某當然盼望這筆錢早一點領到,就去銀行又匯了一筆錢。
沒過多久,李某又接到一個令她更為驚喜的消息。對方在電話里告訴她,因一時疏忽,把獎搞錯了,她中的不是二等獎,而是一等獎。面對更多的獎金,李某又傻傻地給對方匯去了一筆錢。
就這樣,不斷地接到電話,不斷地往出匯款。當獎額由最開始的86000元漲到60多萬時,她前后已經匯去13萬元。當她再也撥不通對方的電話時,才知道上當了。
想起一種有趣的動物。在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州,有一種非常奇特的鲇魚。它們通常生活在一些小湖和沼澤地里,頭扁嘴闊,牙尖齒利,身上沒有鱗但有尖刺,一條約有10多公斤重。這種鲇魚有一個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嘴饞,因此極容易上鉤。
如果你想釣它,根本就不用魚桿,用你的拳頭就可以了。釣者首先戴上一副長可及肘的塑料手套,再綁好一個厚實的護胸,手里拿著魚餌,在水邊穩穩地蹲下來,把拳頭慢慢地伸進水中。鲇魚聞到魚餌的氣味,就會快速游過來,迫不及待地咬住釣者的拳頭。這時,釣者就可以猛然用力往起提,迅速用另一只手把鲇魚緊緊夾抱在胸前,然后上岸。
如果在釣上來的鲇魚的身上做個標記,再放回水中,面對誘餌,它會再一次咬住釣者的拳頭而被釣上來。
鲇魚反復被拳頭釣起,是因為它的貪吃。老鼠也貪吃,卻比鲇魚要聰明。專家在治理塞舌爾群島上的鼠害時發現,面對誘餌,老鼠會讓幼鼠先去吃一口,然后耐心地觀察幼鼠的反應,直到幼鼠平安無事,它才去碰那個誘餌。
貪如火,不遏制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制則滔天。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早就說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面對各種誘惑,你不但要動心,更要動腦。否則,你就會變成一條貪心的“鲇魚”,一個“拳頭”也會輕易地把你釣起來。
(責編/孫厚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