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但陳家星做到了。
2005年11月9日,他奪得了2005年安溪鐵觀音神州行茶王賽“鐵觀音金獎茶王”。在此之前,安溪鐵觀音茶王都是本地人獲得。這次,不是安溪人的陳家星是個例外,成了“異類”。
此時,陳家星入茶行剛剛近三年。三年的時間很短,一棵茶樹都還不是太成熟,更何況是一“株”茶王?
半路出家
但是,這個“茶王”很不容易。陳家星回想起2年多的做茶經歷,淡淡地說了一句話:付出可能比誰都大。
陳家星進入茶葉這個行當是個緣分。用他的話說,當年的他,和茶是搭不上鉤的,他年輕,愛唱歌愛跳舞愛喝酒,開夜總會開迪斯科。但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讓他戒了煙,改為喝茶,于是2000年他四處搜羅好茶,和朋友斗茶,甚至跑到安溪感德尋訪老茶師,探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茶,連自己的公司都不管了。很多朋友們笑話他說“不務正業”、“簡直是瘋了”。
從酒到茶,這似乎是一個小小的轉變,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心境的變化,一種從浮躁到寧靜的回歸。
正是這種變化,陳家星終于“葉落歸根”,注定要和茶葉相伴終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碰到了安溪紅心茶廠的徐旭日廠長。徐對他說,既然這么喜歡茶,為何不自己做茶呢,留一些好茶,其他的賣給消費者?這對陳家星是一個極大的觸動,是啊,如果能夠為了愛好做事業,賺錢可能少點,但卻是一件最開心的事情。
2002年12月11日,這一天陳家星永遠都不會忘記。因為他走了一條寂寞但又艱辛的道路。陳家星說,茶葉其實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行業,茶就像人的生命,不可能完美,但它每年有兩季,茶葉都不同,都必須全身心應對。是啊,年年人同茶不同,這才是一個茶人最大的樂趣了。
是日,陳家星入行。其名“清品”。
異類茶王
三年的時間很長,經歷的風霜很多,但陳家星卻一路走過來了,走到了茶王面前,走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陳家星第一年的生意就做虧了,原來投的200萬元差不多血本無歸。他說,原因是當時的市場上人們把“清”的口味認為是“淡”,把“濁”認為是“濃”,這對他是個極大的打擊。他覺得自己的茶葉是好東西,但就是沒人知道,很是受傷。他對我們說,當時內心就是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受;而且當時家里開始反對,連一些很要好的朋友也冷眼相對。這種近乎悲傷的孤獨和寂寞深深如井,連陳家星自己都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但是,陳家星還是堅持下來了。2003年6月,他狠下心,把其他公司的業務統統丟給家里人,自己一個人到安溪感德,投資300萬辦了一個茶廠。然后一頭鉆進了茶鄉的鄉間地頭、鉆進了老茶農老茶工的家里、鉆進了茶葉研制人員的研究室,征求各路茶農、茶工等的意見和建議。他說,如果沒做成功,真的就對不起自己。
茶香彌漫。2003年底,陳家星參加當年安溪鐵觀音茶王賽,獲了個優質獎。之后,桂冠越來越多——福建3.15直通車“品牌信用單位”、中日韓國際茶文化交流茶王賽“指定用茶”、上海國際茶王賽“金獎”和“金獎茶王”等等,一直到2005年安溪鐵觀音神州行茶王賽系列活動中榮獲“鐵觀音金獎茶王”的榮譽稱號。這么多年來,他是第一個非安溪的人獲得這項殊榮,他成了一個例外。
現在的陳家星還準備在安溪引資2000萬再辦一個茶廠,兩年內要做成茶葉粗加工示范廠;陳家星還要給這個茶廠引進各種設備,比如要有恒溫的中央空調,要有自動曬青的設備,要改變茶葉靠天吃飯的現狀;而且陳家星這個廠就要蓋在山上,一來為了保持穩定品質,讓采摘的茶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進入加工的流程;二來是為了背水一戰,因為誰都知道,山上的廠子如果不做茶葉了就只能荒廢了。
對于自己為何做茶,陳家星只說了四個字:無心插柳。這句話他還有三個字沒說,但他確實也做到了。
我獨“清品”
在很多人的眼中,陳家星“胸無大志”,因為直到現在他還只守著一廠一店,而且只守著一種安溪鐵觀音。
在泉州市區,陳家星的“清品茶行”不是特別顯眼,不大,位置也不是很好,但陳家星就這么“窩”著。他說也有很多人想加盟清品,但他卻不敢接受。他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茶葉質量不穩定,盲目擴張只會害了自己。在他眼中,質量是骨骼,品牌是肌肉,而產品文化是靈魂。現在“清品”很小,品牌也不出名,而且這三年其實也沒賺到什么錢,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我不敢奢求將“清品”做成全國最大的茶葉企業,我只求能將“清品”做成泉州百年老店,這樣就對得起自己了。
現在很多茶行開始兼賣其他茶葉,比如云南普洱茶等等,但陳家星堅決只做鐵觀音。他說,他只喝鐵觀音,因為鐵觀音才會做茶,如果是普洱茶,只要收藏夠多就可以天天喝,根本不會去做茶;而且他還喜歡有生命的東西,鐵觀音是有生命的,而且它的生命極其短暫,只有半年,所以是最珍貴,也最有挑戰性;每年都需要深刻了解每一季茶葉的脾氣和性格,才能真正地制作出好茶,這才是鐵觀音的真正魅力所在。
在陳家星看來,茶的最高境界便是“清”;清品茶行的最高境界便是要做成一個百年老店;最后,我問他,你會一輩子做茶嗎?他說:會。而或許這便是一個茶王最“清”的愿望,一個茶人最高的境界。
在陳家星的茶行里,有兩塊天然的石頭,一塊上面是“清”字,一塊是“品”字;黑色、不起眼,靜靜地擺在那里。
人們都說海枯石爛,才能證明矢志不渝的理想。這兩塊石頭,或許正是陳家星作為一個茶人的寄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