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和諧社會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 出 的重大戰略任務#65377;關助弱勢群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65377;弱勢群體的存在是影響社會和 諧與穩 定的重要因素#65377;為了社會更加公平#65380;有序,穩定發展,實現真正的和諧,我們必須解決弱 勢群體的問題#65377;
[關鍵詞]弱勢群體;和諧社會;公平
[中圖分類號]C9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6)0 6-0009-02
實現和諧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種理想的社會目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變革 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思想#65377;今天,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 社會的戰略思想,是我們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65380;毛澤東思想#65380;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 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 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65377;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應該是民主法治#65380;公平正義#65380;誠信友愛#65380;充滿活力#65380;安定有序#65380;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65377;
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65377;但是,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 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65377;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 持續過程#65377;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弱勢 群體就是和諧社會中的日益突出的問題#65377;因此,要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防止出現 弱勢群體擴大的趨勢#65377;
一#65380;弱勢群體的存在對構建和諧社會的負面影響
弱勢群體在經濟上的低收入#65380;生活質量上的低層次#65380;政治上低影響#65380;心理上 高度敏感, 這些因素使他們往往最先也最強烈感受到他們是改革的代價#65377;因此,弱勢群體這一客觀存在 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有以下幾點:
1.有失公平理念,影響社會穩定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在社會財富分配方面存在差異,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65377;但是,這 種差異應以廣大社會成員能夠普遍得到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為前提條件#65377;否則,便成 為一種不公平的社會現象#65377;公平正義問題在社會轉型時期往往表現得十分突出和復雜#65377;我 國當前存在的規模龐大的弱勢群體,嚴重地違背了普遍受益這一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則#65377; 強 勢群體受益大,弱勢群眾受益小#65380;不受益甚至受損,這樣就會危及弱勢群體對公平的基本信 念,而這種信念是社會秩序的基礎#65377;弱勢群體偏重于關注自己眼前的生活狀態,這樣會加劇 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65380;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沖突,不利于社會穩定#65377;
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起蓄謀刑事案件#65377;其中絕大多數都與弱勢群體所受到的不公 平對待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越是嚴重的事件,越是同弱勢群體直接相關#65377;當弱勢群體不能公平地分享改革及社會發展的成果時,就可能抗拒改革,釀成動亂,其后 果將是災難性的#65377;顯然,為了保證社會的穩定,就必須從根本上防止弱勢群體擴大化 的趨勢,妥善解決這一問題#65377;
2.中國共產黨賴以執政的主要階級基礎有被削弱的危險,并且影響民主化建 設順利進行
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合法性來源于中國人民的支持#65377;因 此,必須給廣大人民帶來實惠#65380;帶來實際的利益#65377;只有這樣,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的合法 性才能得以保持和鞏固#65377;不能否認的是,中國社會弱勢群體現象的出現,使中國共產黨執政 的合法性受到嚴重的挑戰#65377;這是因為,在民眾當中,工人和農民是主要的社會群體#65377;工人和 農民的主人翁地位有所下降,工人群體和農民群體在實際社會經濟生活中日漸處于弱勢地位 #65377;這種狀況已經對廣大工農群眾的政治文化心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部分群眾政治理想淡薄 ,一些失業下崗工人牢騷滿腹#65377;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弱勢 群體的弱勢地位,不能切實有效地維護和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那么,黨在人民群眾中 的威信勢必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削弱執政的階級基礎,影響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 的 擁護#65377;對這樣一個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絕不能掉以 輕心#65377;
弱勢群體的存在也不利于我國推進民主化建設#65377;由于弱勢群體難以有效地介入民主化建 設,即使參與也很難保持必要的政治理性#65377;從弱勢群體的基本需求來看,他們看重的是滿足 基本的生存條件,很難產生主動參與社會事務的意愿和沖動;他們大多對民主選舉#65380;民主決 策#65380;民主管理等反應冷漠,對民主政治建設也沒有太多興趣,因而他們很難真正參與到民主 建設中來#65377;這樣,我國的民主化建設就會受到阻礙,社會發展也就會出現缺陷#65377;
3.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以人為中心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它要求社會每 一個成員的 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素質得到提高,潛力得到發揮#65377;其中,基本需要的滿足是人全面發展的基 礎,素質提高是人全面發展的關鍵,潛能的發揮是人全面發展的目的#65377;而龐大的弱勢群體的 存在,很明顯違背了人全面發展的目標#65377;弱勢群體由于經濟地位的低下和經濟利益缺乏必要 的保障,生存是最高原則,妨礙了人的素質提高和潛能發揮,造成了社會潛能資源的巨大浪 費,使社會缺乏發展的持續能力,從而延緩社會發展#65377;長此以往,我國政府提出的建立和諧 社會的目標就難以實現#65377;
二#65380;關助弱勢群體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1.關助弱勢群體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原則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作為黨 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65380;維護好#65380;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5377;社會 主義的本質決定了“以人為本”是以全體社會成員和勞動群眾為本,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共同 享用社會發展的成果#65377;如果只是一部分人占有和享受社會發展的物質和精神成果,而另一部 分人處于物質和精神的貧困狀態,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65377;弱勢群體是我國社會 成員的組成部分,堅持和貫徹“以人為本”,必須讓他們也能夠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全社會成 員共同分享社會發展成果,體現他們的社會經濟#65380;政治地位,使他們隨社會發展得到全面的 發展#65377;因此,對弱勢群體的關助就是“以人為本”的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65377;
2.關助弱勢群體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的原則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65377; 弱勢群體擴大就是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凸現#65377;因此,我們要加大對 弱勢群體的幫助,縮小貧富差距,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把社會公平貫穿到各個領域#65377;努 力消 除我國社會現實存在的不公平現象,提高社會公平的范圍和程度也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 社會的長期戰略任務#65377;
3.關助弱勢群體使構建和諧社會充滿活力
和諧社會就是指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65380;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65380;相互 適應的狀態 ,就是全體人民各盡所能#65380;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65377;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 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賴于激發社會各個階層的創造活力#65377;關助解決弱勢群體問題,可 以充 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和創造力,使這一龐大群體的智力和人力資源得到充分且合理的使用,使 他們有機地融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中,使整個社會充滿活力#65377;
三#65380;關助弱勢群體,構建和諧社會
要解決好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利益均衡問題,最重要的是弱勢群體要得到社 會的關助,使其利益得到保護和發展,以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65377;我們應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問題:
1.積極運用再分配杠桿,縮小貧富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收入差距也出現的逐漸 擴大的現象#65377;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雖然是合理化的,但其結果仍有收入差距#65377;從理論上講,在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初次分配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是難以避 免的#65377;因此,在再分配中 主要通過財政和稅收政策進行適當調節#65377;使政府有足夠的收入,足夠地用 于轉移支付;稅向高收入者征收,財是向低收入者和無收入者支付#65377;目的在于對低收入和無 收入者進行必要的救助和照顧#65377;這樣,既能防止#65380;避免和減少分配不公,又能應對貧富分化 ,控制差距過大,并對弱勢群體以充分的救助#65377;因此,再分配應該積極幫助弱勢群體,盡 可能克服其困難,達到共享發展成果#65377;
2.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最重要的社會政策#65377;它可以釋放社會成員所 承擔 的社會風險,增強社會成員尤其是弱勢群體成員對于改革的承受力#65377;社會保障體系,廣義地 說,以失業#65380;養老#65380;醫療保險和工傷#65380;生育保險為核心,還包括社會福利#65380;優撫安置#65380;社會 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目的在于保障人民解脫生老病死的后顧之憂,并維護社會穩 定,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65377;我們現在應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加強基金監管,保證社會 保險基金保值增值#65377;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強化保險基金統籌部分征繳,逐步做 實個人賬戶,積極推進省級統籌,條件具備時實行基本養老金基礎部分全國統籌,加快機關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消除當前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二元化傾向#65377;擴大社會保障支出的 覆蓋范圍和程度,推動農村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65377;在城鎮內部破除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在 社會保障上的制度分割狀況,推動城鎮內部社會保障制度的一體化建設#65377;
3.進一步建立健全就業體系
積極發展和培育勞動力市場,建立健全就業服務體系,構建以勞動者自主就業為主導, 以市場調節就業為基礎,以政府促進就業為動力的就業援助體系,這是關助弱勢群體的根本 措施#65377;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目標,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 良性互動#65377;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65380;服務業#65380;非公有制經濟#65380;中小企業,多渠道#65380;多方式 增加就業崗位#65377;實行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政策,積極支持自主創業#65380;自謀職業#65377;健全面向全 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創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65377;深化戶籍#65380;勞動就業等制度改 革,逐步形成城鄉統一的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完善人員流動政策,規范發展就業服務機 構#65377;擴大再就業政策扶持范圍,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65377;
綜上所述,在和諧社會構建中,只有勇于面對#65380; 高度重視,并著力解決和處理好社會弱勢群體問題,才能實現我國社會的真正和諧#65377;
[參考文獻]〔1〕沈立人.中國弱勢群體〔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4.
〔2〕薛嘵明.轉型時期的弱勢群體問題〔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3〕李強,洪大用,等.市場經濟#65380;發展差距與社會公平〔M〕.哈爾濱:黑龍江人 民出版社 ,1995:8.
〔4〕馮書泉.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關注弱勢群體〔J〕.北京:人民論壇,2005(2):41 —43.
〔5〕周長明.論弱勢群體與和諧社會構建〔J〕.北京: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9) :134—138.
〔責任編輯:張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