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新經濟增長理論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強調經 濟增長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術變化),而是經濟體系的內部力量(如內生技術變化 )作用的產物#65377;這一理論對當今世界的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65377;
[關鍵詞]新古典增長理論;新經濟增長理論[中圖分類號]F0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6 )06-0059-02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羅默#65380;盧卡斯等人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在對新古典增長理 論重新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組以“內生技術變化”為核心的論文,探討了長期增長的可 能前景,掀起了一股“新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潮流#65377;新經濟增長理論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 ,它全力解決經濟科學中一個重要且令人困惑的主題:增長的根本原因#65377;新經濟增長理論強 調經濟增長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術變化),而是經濟體系的內部力量(如內生技術變化)作 用的產物,重視對知識外溢#65380;人力資本投資#65380;研究和開發#65380;收益遞增#65380;勞動分工和專業化#65380; 邊干邊學#65380;開放經濟和壟斷化等新問題的研究,重新闡釋了經濟增長率和人均收人的廣泛的 跨國差異,為長期經濟增長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圖景#65377;這一理論自80年代產生以來,迅速成為 理論關注的焦點,對世界經濟增長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65377;
一#65380;新經濟增長理論的內涵
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新”是區別于新古典增長理論而言,它將經濟增長的源泉完全 內生化,由此,這一理論又被稱為內生增長理論#65377;這一理論的基本內涵表現為兩個方面#65377;
1.新經濟增長理論是對新古典增長理論的修正和發展
在新古典增長理論中,假定人均投資收益率和人均產出增長率是人均資本存量的遞 減函 數,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工資率和資本一產出比將會趨同,由此,如果不存在外生的技術 變化,經濟就會收斂于一個人均水平不變的穩定狀態#65377;從而,新古典增長理論就會面臨一個 令人不快的結果:除非有正的人口增長率或外生給定的技術變化,否則一國經濟就會進入零 增長#65377;為了擺脫這種尷尬局面,新古典增長理論只有將增長托付給一個自己也無法把握的東 西:外生的技術變化#65377;
與此相對照,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增長理論將知識和人力資本引入經濟增長模式,提 出了要素收益遞增假定,對新古典增長理論進行了全面的修正和發展#65377;這一修正和發展帶來 了一幅全新的增長圖景:人均產出可以無限增長,并且增長率可能隨時間變化而單調遞增#65377; 隨著資本存量的增加,投資率和資本收益率可以遞增而不是遞減#65377;不同國家的人均產出水平 不必趨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可能持續緩慢甚至無增長#65377;尤其突出的是,在新增長理論中, 賦予了技術一個完全內生化的解釋,技術不再是外生的,人類無法控制的東西,它是人類出 于自利而進行投資的產物#65377;對技術的這一解釋具有很強的政策含義,政府不再是無所作為的 實體,它可以通過支持教育#65380;刺激資本積累#65380;保護知識產權#65380;補貼研究和開發#65380;實行有利于 新思想形成等政策促進增長#65377;
2.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思想淵源
新經濟增長理論并沒有割斷與過去經濟學的聯系,事實上,自亞當#8226;斯密以來經濟 理論 和經濟思想200多年的發展,為新增長理論產生提供了大量養分#65377;正是古典經濟學孕育了新 的增長理論#65377;
收益遞增是新增長理論的核心,但收益遞增的基本思想卻至少與斯密的制針廠的故事一 樣古老#65377;斯密在被人們稱為“勞動分工取決于市場范圍”的斯密定理中最早提出了關于收益 遞增的洞見,這一命題被美國經濟學家艾林#8226;楊稱譽為“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最有闡述力并富 有成果的概括”#65377;在此之前,馬歇爾引起了關于內在經濟與外在經濟之間富有成果的區分, 這一區分有兩個好處:首先,它防止或應該說是糾正了收益遞增必定導向壟斷的趨勢的理論 傾向;其次,它簡化了收益遞增情形下生產商品的價格的決定方式的分析#65377;
1928年,艾林#8226;楊在其經典文獻《收益遞增與經濟進步》中,以斯密定理為主題,在協 調收益遞增與競爭性均衡方面做了最突出的嘗試#65377;其基本思想為:產業間的不斷分工和專業 化是收益遞增實現過程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收益遞增取決于勞動分工的演進,并且現代形 式勞動分工的主要經濟是資本化的或以迂回的生產方式使用勞動的經濟;勞動分工取決于市 場范圍,市場范圍又取決于勞動分工#65377;
楊關于收益遞增#65380;經濟進步和勞動分工關系的經典思想本應突破收益遞減的均衡狀態的 禁錮,開創一門能使經濟學家探討收益遞增的經濟學,并為導致產量增加的長期經濟增長留 下余地#65377;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楊的精辟文章之后,經濟學界竟對這個問題長期保持沉默 ,并完全拜倒在正統的新古典經濟學的腳下#65377;20世紀80年代初,羅默重新發掘了古典經濟學 家,尤其是楊,關于遞增收益的經典思想,并運用動態模式證明了“收益遞增可能會導致無 約束的增長,外部性可能會允許競爭性均衡存在”的觀點,重新激發了人們對長期經濟增長 的興趣#65377;
二#65380;新經濟增長理論的主要貢獻
20世紀80年代新經濟增長理論的出現,突破了新古典增長理論的局限,重新喚起了 人們 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興趣,在學術界掀起了新經濟增長理論研究的思潮#65377;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強 調經濟增長是經濟體系內部力量,尤其是內生技術變化的產物,它的出現是發展經濟學進人 新階段的重要標志#65377;新經濟增長理論重視知識或專業化人力資本的遞增收益#65380;外溢效應及其 在國際貿易中產生的動態邊干邊學效應,而這些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 響#65377;
1.新經濟增長理論的重要突破是把技術內生化#65377;新古典增長理論只考慮 兩個生產要素 :資本和勞動#65377;而羅默及其同行加上了第三個要素:知識和技術#65377;這樣,經濟科學就和信息 時代結合起來了#65377;新增長理論對技術的論述使得這一理論脫穎而出#65377;
2.新經濟增長理論將知識和人力資本因素引入經濟增長模式,認為專業化的知識和人 力資本的積累可以產生遞增的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增加,從而總的規模收益遞增, 這突破了傳統經濟理論關于要素收益遞減或不變的假定,說明了經濟增長持續的和永久的源 泉和動力#65377;
3.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對外開放和參與國際貿易可以產生一種“外溢效應”#65377;他們指 出,國際貿易的新原則應當從“比較成本優勢”或“資源優勢”原理轉變為“技術或人力資 本優勢”原則,強調國與國之間發展對外貿易不僅可以增加世界貿易總量,而且可以加速世 界先進科學技術#65380;知識和人力資本在世界范圍內的傳遞,使參加貿易的各國的知識#65380;技術和 人力資本水平得到提高,產生“外溢效應”#65377;
三#65380;新經濟增長理論對我省制定和實施發展戰略的重要啟示
黑龍江省是一個經濟#65380;文化發展相對落后的省份,對于我省來講,實現國民經 濟持續#65380; 健康和快速發展,逐步縮小我省與發達省份的差距并最終趕上發達省份,是保證我省經濟實 力增強和消滅貧困#65380;改善生活質量等的關鍵#65377;通過對經濟增長理論的梳理,筆者認為新經濟 增長理論至少可以給我們如下幾點啟迪:
首先,知識積累是內生的,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果#65377;經濟增長理論告訴我們,要使經濟增 長能夠長期穩定地持續下去而不出現停滯,就必須找到一種能夠為物質資本邊際收益遞減的 特殊因素#65377;為此,新經濟增長理論把這個特殊因素歸為知識的積累和進步#65377;知識的積累和進 步使得物質資本邊際收益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從而保證了對投資的長期的利益刺激#65377;從這 個意義上說,知識是經濟增長的關鍵#65377;人類歷史上一個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已經悄然降 臨#65377;但是,知識不是什么“天賜之物”,它是內生的,是人們進行研究與開發活動#65380;接受正 規教育#65380;在生產實踐中的“干中學”這些不同形式的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果#65377;
我省是一個人力資本相當貧乏的國家,人力資本的積累,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65377;我省的文盲率仍然很高,造成我省人力資本貧乏的原因是教育的落后#65377;因此,大力發展現 代教育是我省經濟實現騰飛的有效手段#65377;有鑒于此,我省在制定和實施“十一五”規劃時, 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知識是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經濟要素,教育是推動知識增長的基礎,科技 是產生新知識的關鍵#65377;所以要鍛造我省經濟增長知識動力機制,就要采取優先發展教育和科 技戰略,加強對教育和科技的投資,以保證經濟的持續穩定地增長#65377;
其次,人力資本把知識真正轉化成生產力#65377;離開了人力資本,再好的知識,再先進的技 術,都不會對生產產生任何影響#65377;事實上一流的設備,在發展中國家只能生產出二流的產品 ,從反面證明了人力資本對知識使用的影響#65377;正是因為人力資本在知識的生產和使用中所發 揮的決定性作用,所以說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源泉#65377;經濟增長的源泉是人力資本已被清清 楚楚寫在新經濟增長理論中的均衡經濟增長率的函數關系上#65377;同時還要注意:技術是內生的 ,要加強教育#65380;科技和生產的一體化的進程,迅速消除它們相互割據的狀況;技術進步變化 率是不確定的,要改善教育和科技的內部管理體制,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知識同時具 有內部效應和外部效應,要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知識#65380;技術和人力資本的外 部效應或外溢性,盡量做到資源共享#65377;
因此,我省必須通過大力提高人力資本積累率來吸引國際資本#65377;在國際貿易方面,應集 中有限的資源生產和出口具有人力資本優勢的產品#65377;同時,還必須擴大經濟開放度,引進國 外先進設備,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掌握先進技術,從而提高我省勞動力素質并使其轉化為人 力資本以促進經濟快速增長,進而縮小與發達省份之間的差距#65377;
[參考文獻]
〔1〕亞當#8226;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2〕朱國宏,劉子馨.知識經濟進代的來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佳 忠〕
Several Thoughts on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Theory
XU Bao-li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 a)
Abstract:Brought about in 1980s,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theory is an impor tant branch of economy which puts emphasis on the idea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results from the internal forces ( such as the internal technological changes )rather than the external forces ( such as the external technological changes). T he theory plays a vital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world today.
Key Words:the new classical growth theory,the new economic growth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