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廝,廁所也。
民國24年(1935)時任眉山行署專員兼縣長的余安明,接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成都行轅打來的電話:蔣委員長于下月初將去峨眉山軍訓團視察。屆時要路經眉山,還特別要去三蘇祠拜謁三蘇父子。眉山需作好一切接待準備,不得有誤。余專員接了電話后就立即找來時任三蘇祠事務管理所的所長楊保和商議接待事宜。他們對委員長的吃住行均考慮得十分周全,還特別派人下樂山、到青神采購江團——一定要讓委員長吃好、吃滿意。研究到最后,楊所長突然一拍大腿說:哎呀,還有一件大事差點忘了!余專員忙問還有啥事。楊說:這委員長和蔣夫人吃飽了還是要屙屎屙尿噠(方言:的)嘛!我們祠內現在的那個爛茅廝,蛆鬼兒到處爬,恐怕要不得啊。余專員一拍桌子:對,要不得,要不得!趕快把舊茅廝填了重新修。于是由專署撥款,派了十幾個挑夫,晝夜兼程上成都省買回了十幾挑洋石灰(水泥)。在楊保和親自主持下,五天以后,一個不倫不類、中西合璧的廁所終于修成了。新廁所修成后,余專員專門派了兩個兵弁背起炮火(方言:槍)把守著,不準任何人先進入——必須要等委員長和蔣夫人宋美齡來開張。
臨近委員長要來眉山的前一天,一個叫王莽娃兒的破落子弟在三蘇祠內游耍,突然尿漲慌了,他急急忙忙就朝新茅廁里鉆。守在那里的兵弁見狀便大吼阻止。王莽娃兒一驚,結果把尿全都嚇在了褲子里頭。
第二天,正是委員長到眉山的日子。當天,從專署到北門外大石橋的兩里多路路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地站滿了荷槍實彈的兵娃子(方言:士兵)。
萬事安排停當的余專員,坐在辦公室的太師椅上,瞇縫著雙眼,等待著蔣委員長的到來。突然,一個部屬慌慌張張闖進來報告:早晨天剛亮時,發現在新廁所的門坊上頭赫然出現“中正廁所”四個大字。余專員一聽,差點從太師椅上跌了下來,嚇得魂不附體,連忙朝廁所跑去。果然,新廁所門坊上歪歪斜斜寫著“中正廁所”四個大字。其時,蔣的一個打前站的密探也正在現場,他見狀后迅速離祠出了后門,鉆進一輛等候在門口的吉普車出了西門。
余專員氣得半死。他大聲吼著:趕快搭梯子,拿石灰來涂了,快涂了!委員長知道后是要殺腦殼的。正當大家亂作一團的時候,一兵弁跑上來向余專員報告:委員長的車隊已穿城而過,徑直朝峨眉方向去了。余專員聽后,頹喪地嘆了一口氣。
據說蔣委員長在車上聽說此事后,一共罵了十三個“娘希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