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寧年間,京城開封一帶發生糧荒,餓殍遍地,民不聊生。為了從江淮一帶運送糧食進京救災,時任參知政事的范仲淹推薦丹陽縣令許元出任江淮兩浙荊河發運判官。許元到任后,立即調集上千艘船,溯江而上運糧進京。航行中,好些船散架沉入江中,造成巨大損失。許元懷疑是造船的工匠偷工減料,少用了鐵釘,但卻沒有證據。而船坊主則自認為木已成舟,船已沉入江中,面對人們的指責極力狡辯。
有一天,許元突然來到造船的工場,下令拖出一艘新船,立即放火燒掉,又從灰堆中揀出鐵釘,一過秤,發現只有應該用釘量的十分之一。許元大怒,當即嚴懲船坊主,殺一儆百。從此,工匠們再也不敢偷工減料。不久,運糧船源源不斷地抵達京城,解除了開封的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