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遭竊東窗事發
2005年1月10日20時,一名軍人回家探親在成都火車站轉車。他在進入成都火車站候車廳“三品”檢查口時,錢包被盜,內裝1800元現金、1364次臥鋪票一張及銀行卡等物。這名軍人馬上到候車廳車站派出所值勤點找值班的警察報案。一名值班警察簡單地詢問并記錄了一下情況,對他進行了勸慰,還熱情地掏出100元錢要給他。軍人很感激,謝絕了他的好意,決定找在成都的戰友借錢。軍人離開值勤點向外走時,突然發現一名小偷正在作案。他隨即對這名小偷進行跟蹤,跟蹤的結果讓他大為憤怒。原來,小偷得手后,竟然走到車站行包房,將偷到的兩個錢包交給了一名警察。而其中一個錢包正是自己的!軍人當即上前將警察和小偷扭住,警察無奈將錢包退還給這名軍人,讓小偷站在值勤點內,就不再管了,沒有要繼續處理此事的意思。
1月26日,成都鐵路公安局和成都鐵路公安處分別收到了署名“原理”的舉報信。“原理”在信中反映了1月10日晚他在成都火車站的“奇遇”;他懷疑成都火車站派出所部分民警與小偷勾結,竊取旅客財物,希望予以查處。晚些時候,鐵道部公安局也收到了同樣的舉報信。
“原理”的舉報信引起了鐵道部公安局局長姜戰林的高度重視,他庚即作出批示,要求成都鐵路公安局“切實查清反映問題”。鐵道部公安局督察部門向正在北京指揮專案工作的成都鐵路公安局局長馬新建傳達了要求高度重視“原理”來信、切實查清反映問題的部領導指示。馬新建局長立即指示成鐵公安處主要領導親自抓好此信的調查處理,并要求公安局紀委書記督辦。
車站“特區”“貓鼠合流”
成都火車北站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陸路交通樞紐,全國八大特等客運站之一,平常日均客流量7萬人次,春運、暑運等高峰期日均人流量超過40萬人次。站內站外的治安分別由成都鐵路公安處火車站派出所和成都市公安局站前分局負責。
成都鐵路公安處火車站派出所的執法范圍主要是火車站售票廳、候車大廳和站臺等鐵道運行設施內的地界。該所編制150余人,有民警90余人。
成都市公安局站前分局的前身是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區火車站派出所。2002年,為了加大對該地區治安、交通的整治及管理力度,經成都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成立成都市火車北站地區管理委員會,并相應于2002年4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成都市公安局站前分局。站前分局的執法范圍主要是火車站廣場及周邊地區。
由于成都鐵路火車站派出所隸屬成都鐵路公安處,與屬地公安部門只有業務上的協作關系,沒有所屬關系,公安部要求的地方公安機關對專業公安機關的指導和監督很難落實。在平時的工作協作中,根據屬地管轄原則,相互間經常會有案件移交,但大多是站內向站外移交。自2002年站前分局成立以來,大量的案件由站內轉出,2004年竟有180件破不了,致使站前公安分局連續兩年來破案率較低。而與此相反的是,站內的鐵路公安卻始終保持著很高的破案率。因此,火車站內的管理就像在屬地劃出的一塊“特區”,形成封閉的執法環境,處于鐵路警方“高度自治”狀態。人大、政協和新聞、輿論等外部監督手段更難發揮作用。這樣的管理環境無疑存在著巨大的漏洞!
跟全國許多大型火車客運站一樣,由于客流密集,特殊的地理環境、復雜的經濟結構以及管理體制不暢等原因,使得成都火車北站地區的治安形勢一直都相當嚴峻,各種違法人員也匯聚于此,搶劫、搶奪、盜竊、扒竊、詐騙等五類案件的發案長期居高不下,特別是“兩搶”案件尤為突出,近20年始終被列為成都公安的重點地區,曾被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列為全國“治安熱點”地區之一。
長期盤踞在成都火車站內進行違法活動的大都屬于一些因地區關系結成的各個小幫派,其中包括“宜賓幫”、“仁壽幫”、“遂寧幫”等。這些人講關系、看膽量、重義氣,偷、搶、拐、騙和制售假車票、假發票、放高利貸、販毒、收保護費等惡行樣樣都搞,其中不少人在平常當小偷,在票源緊張時就當票販。近年來,成都火車站活動比較頻繁的就有幾類幫派:
“遂寧幫”,這是在整個成都市都很有勢力的黑幫。倒票、盜竊、毒品等均有所涉及,但火車站附近并不是其主要活動場所。
其次是“射洪幫”,該團伙在車站地區勢力很大,從事倒票、盜竊、詐騙等。
還有一批以新疆青少年為主的“新疆幫”,主要在車站周邊市場活動,以搶劫和偷盜為主。
另外是一些成都鐵路局勞教釋放人員、無工作子弟,他們常做一些帶人進站、盜竊、詐騙等勾當。
以宜賓人王平、賴俊成、歐建等16人組成的扒竊團伙“宜賓幫”在火車站地區最為猖獗。該團伙經過多年發展,具有相當的勢力,并在成都市內租有房屋,還專門雇有炊事員、清潔工和管理員。
“宜賓幫”的首領王平在成都火車站“工作”的時間要上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當時,王平還只是一個低級的扒手,作案時經常被警方和旅客抓住。由于經常出入派出所,加之能說會道,一來二往,王平倒成為了派出所的“熟人”。后來,成都火車站派出所為了掌握小偷團伙的內部情況,加大打擊力度,就將這個“熟人”列為“特情人員”使用,并發給了“特勤證”。至于王平作為“特勤”后究竟為派出所提供了多少可用線索,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其造成的嚴重后果是,王平以“特勤”為掩護,為其違法行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從而使其逐漸在成都火車站站穩腳跟,并逐漸糾合了賴俊成、歐建等宜賓老鄉,組建成了一個分工明確、內部控制嚴格、長期固定在成都火車站偷竊旅客財物的扒竊團伙。除首領王平外,該團伙的賴俊成、歐建曾先后任職“現場指揮”,謝某專司接收清理贓物(稱為“接水”),胡再文專司內務管理,莫某、江某、黃某負責放風和轉移贓物,另有一批嘍啰則專門負責基礎“業務工作”——扒竊。
一個更為嚴重的后果是,通過長期與警察打交道,王平逐漸摸清了一些警察的“性格”。他采取給值勤隊長交“隊費”,給當班警察交“班費”、“烤火費”等形式腐蝕拉攏部分意志薄弱的民警,結成了“貓鼠合流”的“警察——小偷利益共同體”,使警察成為了他們在車站內盜竊旅客財物的保護傘。
權錢交易警偷勾結
警察和小偷勾結的情節其實很簡單。由于警察免不了經常與小偷打交道,大家一來二往就搞得很熟,一些執勤民警開始在小偷行竊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小偷覺得自己的“工作業績”除了要感謝來來往往的旅客外,更應該感謝“照顧”他們的警察,于是便試探著給當班的警察塞“包袱”;警察覺得抹不開情面,“不收也不好”,也就半推半就地笑納了。小偷竊喜,逐漸就有了“月供”、“節供”、“年供”;警察一旦收了錢,就更抹不開情面,對小偷的保護就開始了。發展到最后,由于關系越來越密切,大家的話就挑明了,在一次次觥籌交錯、酒酣耳熱之際,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警察與小偷之間的“口頭契約”形成,“隊費”、“班費”、“烤火費”等一些名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班費”(其實是“進場費”)——以車站派出所在候車廳等場所的執勤警組的輪班時間為周期,每個小偷進入候車廳作案交給當班警組400元至600元。
“烤火費”(其實是“返點費”)——小偷在該班次作案得手的“收獲”超過600元后,要將其中一半上交當班警組。
“隊費”——小偷每月向涉案的警務隊長個人交的費用。
警察對小偷的“管理”應該說是比較“嚴格”的。在這個利益共同體內,盡管分工不同,但警察始終處于強勢,而小偷則是弱勢。從小偷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多偷少交為好。但警察的“措施”很得力,小偷漏報少交的時候并不多。專門有警察負責與小偷清算每天的“班費”和“烤火費”。首先是當班警組的執勤警察把守住候車廳入口,有警察專門負責每班清點進場的小偷人數,按人頭收取“班費”;其次是現場巡邏,有多少小偷得手,失竊旅客報案的損失情況,當班警察心中都是有數的,“烤火費”的收取就有了依據。
最初,警察與小偷的交易是現金過手,后來為了安全起見,從2004年7月起發展到了銀行卡交易,小偷要上交“烤火費”,只要到銀行劃賬就行。
一般旅客要進入候車廳,必須憑手中的火車票。而當警察與小偷們的利益共同體一旦建立,小偷就可以在警察的轄區內暢行無阻了。警察這時的職責演變成了對小偷工作量的監督。小偷由于不怕被抓住,所以就變得肆無忌憚。如果被旅客發現或被抓了現行,小偷根本不擔心。這時警察往往會先安撫失竊旅客,并當著旅客的面,把該小偷抓回派出所訊問。待旅客上車走后,警察則銷毀有關報案資料,并將小偷放出來,繼續“作業”。
當上級公安機關或者領導要來火車站內檢查時,即使是臨時的突然襲擊,小偷們總能收到警察發出的“危險”信號,在第一時間內“安全撤離”。
法網恢恢鏟除罪惡
按照鐵道部公安局和成都鐵路局主要領導“對內一查到底、徹底切除隱藏在公安隊伍中的毒瘤”的指示要求,成都鐵路公安處于1月27日上午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紀委書記為副組長,監察室、督察隊、刑偵支隊領導為成員的“1·10”專案調查組。1月28日,公安處秘密召開了由3名偵查員參加的案偵會議,確定了內部審查和外部偵查的案偵方向。由于案件偵破期間正處于緊張的春運期,成都鐵路公安處非常擔心一旦泄密,將影響整個春運工作,因此案件僅限于極少數人知道,偵查也是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
專案組從最先涉案的兩名警察入手,經過了10余天的外圍秘密調查取證后,2月10日,成都鐵路公安處決定對涉案警察進行抓捕。此時,仍然沒有告知執行抓捕任務的警察,到底因為什么案件對當事人進行抓捕。對于辦案人員的疑問,公安處只說了一句話,不該問的別問。派出所的警察都不知道內情,個別違法警察甚至還在繼續和小偷交易。
抓捕涉案警察后,經過突擊審查和訊問,根據掌握的線索,專案組對成都火車站派出所值勤隊和刑偵隊的大多數民警采取隔離、“雙規”和其他形式進行認真的審查。截至2月23日,除基本查清旅客“原理”在成都火車站候車室“三品”檢查口被盜錢包一案外,更進一步深挖出成都火車站派出所程輝警組與長期在成都站活動的“宜賓幫”相互勾結、盜竊旅客財物的犯罪事實。在對該警組審查中,反映出成都車站派出所多個警組、多名警察涉嫌與“宜賓幫”盜竊團伙相互勾結的嚴重違法違紀問題。
鑒于案情重大,2005年2月24日,成都鐵路公安局決定成立以局長、政委為組長,紀委書記、副局長和成都鐵路公安處處長、成都鐵路公安處紀委書記為副組長的“1·10”專案領導小組。同時,抽調成都鐵路公安局、成都鐵路公安處、重慶鐵路公安處、貴陽鐵路公安處、西昌鐵路公安處的紀委、監察、督察、刑偵、法制等部門的130余名干部和偵查員組成“1·10”專案組,分內部審查組和外部偵查組同時開展偵查工作。內部審查組繼續對所有涉案警察進行審查、訊問和取證;外部偵查組則負責抓捕盜竊團伙成員。此時,小偷們已聞風四處逃竄,有的隱姓埋名,有的逃往外地。為將這些犯罪分子全部抓捕歸案,以成都鐵路公安處刑偵支隊為主要力量的外部偵查組組成若干追捕小組,克服重重困難,奔赴山東、云南、浙江、重慶等地,采取多種偵查手段,通過縝密偵查,終將這個以王平為首的16人“宜賓幫”盜竊團伙中的15人抓捕歸案(剩余1人也已經確定真實身份,正在緝捕中)。專案組在審訊中,突破了“宜賓幫”多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逐步掌握了案件的真實情況,為深入開展民警內部審查提供了證據和訊問線索。
專案組先后共計審查42人,并將其中涉嫌犯罪的民警依法移送檢察機關。目前,已由檢察機關以濫用職權立案偵查的有17人,其中逮捕11人,監視居住6人。17人中有警務隊、刑偵隊隊長4人,警長6人,黨員14人。目前由被審查民警退出的贓款近24萬元。
2005年10月10日至12日,成都火車站派出所警偷勾結案在貴陽鐵路局運輸法院開庭審理。2005年12月5日,11名涉案警察分別被一審判處3年至7年有期徒刑,他們的罪惡行徑受到了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