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 是依托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和國家之工業基地之一。近年來,包頭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經濟強市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做大經濟總量、合理利用資源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實現了兩年翻一番或三年翻一番半的重大突破。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資源利用、生態保護的關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產業層次,降低了資源消耗,減少了環境污染,推進了全市的可持續發展。新世紀頭10年是包頭建設經濟強市攻堅階段,發展的任務十分迫切和艱巨,面對的宏觀經濟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加快經濟強市建設步伐,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決定了包頭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任重而道遠。
一、發展循環經濟是包頭建設經濟強市的客觀需要
包頭同我國其它老工業基地城市一樣,過去走的是粗放型發展的路子,在為國家建設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也帶來了突出的資源和環境問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資源、土地環境等約束矛盾越來越突出。發展循環經濟,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對于包頭進一步做大經濟總量,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展循環經濟是保持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包頭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發展循環經濟中做了大量工作,使能源消耗增長大幅低于經濟增長。三年來,國民經濟年均增長26.8%,能源消耗僅增長了15%。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包頭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比較大的資源、能源消耗上的。按照建設經濟強市和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到2010年前包頭市要實現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而且要力爭保持更長時期的健康快速發展,如果仍延續現有的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按照目前的資源、能源消耗水平,對于包頭市這樣一個除稀土之外,其它資源、能源均不占優勢的重工業城市而言,是無法承受的。因此,包頭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最大限度地保證資源、能源對經濟建設的支撐。
(二)發展循環經濟是提高環境容量利用水平的必由之路
今后,包頭市環境容量制約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是來自發展的壓力?!笆晃濉蹦┢?,包頭市鋼產量要達到1500萬噸、電解鋁產量達到10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裝備制造、煤化工、稀土、建材等產業也都有一個大的發展。發展就要上項目、上規模,這對環境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來自于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壓力。隨著包頭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大幅提高,200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08元,三年翻了一番,同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盼望更加迫切,包括對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切實加強環境保護,以最低的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效益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發展循環經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要求
包頭重工業占到全市工業的75%以上,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特征,包頭不能再在原材料上與同類城市拼搶,必須主動放棄資源消耗型、高排放、高污染、粗加工的發展道路,及時調整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追求資源的高效利用,強調生態環境的保護,目的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包頭市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最佳實現形式,是包頭市經濟社會實現長時期快速發展,建設經濟強市的根本選擇,也是通過近年來包頭市跨越式發展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重大舉措。
二、包頭發展循環經濟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包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切入點和最佳的形式,著力解決產業循環、資源效率、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等主要問題,實現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資源保護、環境改善的良性互動。
(一)注重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經濟實現良性發展
近年來,包頭市圍繞建設鋼鐵、鋁業、裝備制造、電力、煤化工、稀土六大產業基地,把實施重大項目、延伸產業鏈條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切入點,引進和實施了一大批重大項目,2002一2004年累計完成投資1000億元,促成100多個重大工業項目竣工投產,成為催生包頭市循環經濟的主要動力。在鋼鐵方面,實施了包鋼薄板坯連鑄連軋、五號高爐、六號焦爐、265平方米燒結機、140萬噸冷軋薄板等重大項目,引進了華業特鋼60萬噸不銹鋼等項目,形成了從鐵礦石、鋼鐵冶煉到特種鋼材的產業鏈條。在鋁業方面,實施了包鋁12萬噸炭素陽極、三期13.8萬噸電解鋁改造,引進實施了東方希望鋁電一體化、香港力勁集團100萬只鋁輪轂、浙江橫店集團鋁化成箔、江蘇中聯集團電極箔、挪威愛鋁仕再生鋁等重大項目,形成了鋁、廢鋁回收、鋁制品加工的產業鏈條。在裝備制造業方面,實施了北重大型礦用汽車、混凝土攪拌車、水泥泵車、北方創業鐵路車輛、阿特拉斯液壓挖掘機等重大項目,形成了原材料到終端產品的產業鏈條。在稀土產業方面,充分利用稀土資源,發揮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作用,實施了稀土強磁材料、鎳氫動力電池、稀土永磁電機、稀土電動自行車等項目,延伸了稀土產業鏈條。在電力產業方面引進了總裝機容量近1000萬千瓦的電力項目,注重電廠蒸汽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形成了煤炭發電、粉煤灰制建材、電廠蒸汽用于居民供熱的循環鏈條。在煤化工產業方面,包頭市正在積極引進神華集團煤制烯烴項目,進一步打造煤化工產業鏈條。
(二)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促進節能降耗
包頭市大力實施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先進技術在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應用,使資源和能源消耗水平大幅度降低。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由2002年的15.72噸標準煤,下降到了2004年的9.62噸標準煤,下降了近40%。包鋼集團投入技改資金8億元,實施了總排水治理、選礦工藝改造、燃煤改燒煤氣、高爐煤氣全壓發電等一系列技改項目,排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5%,噸鋼新水用量下降到了8.24立方米,為歷史最低水平,年減少燃煤消耗78萬噸,降低生產成本6000萬元。包鋁集團通過實施技改和對污水處理站改造擴建,使生產每噸電解鋁的直流電單耗降低1450千瓦時,地下水開采每年減少200萬噸。
(三)加強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推動集約發展
建設生態工業園區,通過能源、設施的集成和共享,實現經濟運行的低成本、高效率,提升單個企業的綜合效益,是循環經濟的核心內容之一。近年來,包頭市率先在全國同行業建立了包鋼、包鋁兩個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在城市建成區東部以包鋁為核心建設了包頭國家生態工業 (鋁業)示范園區,通過“鋁電聯營”,打造以鋁業為龍頭、電廠為基礎的高載能、高技術、低污染、環境優美的生態工業園區。在建成區西部以包鋼為核心,建設包鋼生態工業園區,整合區域內鋼鐵和稀土資源,織就循環網,結起循環鏈,建造循環圈,使資源能源實現最大化利用,廢物充分循環,徹底改善園區和周邊生態環境、在市區南部,圍繞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突出稀土資源的開發應用,打造循環產業鏈。在南部城市建成區外規劃建設新的工業集中區,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高效、閉合循環、要素集成”的原則,加強水源、土地、礦產等各類資源的保護開發和能源的節約利用。
(四)加強廢棄物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包頭市按照“把廢棄物轉化為資源”的循環經濟理念,啟動了中水回用工程,建成了4個大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的能力達到16.5萬立方米,處理后形成的中水主要用于城市綠化、工業用水。提高垃圾處理能力,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強化垃圾的資源化和利用,引進加拿大IBR公司和上海杉杉集團,建成了日處理250噸生活垃圾轉化有機復合肥料項目。把粉煤灰綜合利用作為資源回收利用工作的重點,經過與內蒙古科技大學等院校合作,完成了粉煤灰綜合利用的10多個科研課題,先后組織實施了20多個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粉煤灰綜合利用率達到了20%。目前,正在從國內有關科研院所和大學積極引進粉煤灰綜合利用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利用鋼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工業廢棄物生產新型建材。
(五)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創建環保型企業
清潔生產是企業防治污染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和保障。包頭市積極培育清潔型生產企業,引導企業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實現廢棄物排放減量化。包鋁集團采用國際先進的預焙糟全部替代了原有的384臺自焙槽,技術工藝大幅提升,生產過程中的瀝青煙排放量降低了8倍以上,工業污水實現了零排放。東方稀鋁采用國內領先的320KA預焙陽極槽,電解槽煙氣凈化采用氧化鋁干法凈化,凈化率達到99%。包鋼率先在全國鋼鐵行業實行高爐和轉爐煤氣用于熱電廠能源示范工程,每年可減少排放一氧化碳7410萬立方米、二氧化硫7000噸、煙塵6125噸。灰渣水250萬噸。稀土高科與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合作,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稀土資源的清潔冶金技術與工業規模示范工程,采用低溫濃硫酸焙燒等清潔生產工藝,解決稀土生產過程中“三廢”污染問題,使廢氣中硫酸含量降低了95%。
(六)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努力改善環境質量
制定出臺了《包頭市環境保護條例》《限制淘汰發展的產業和產品目錄》等一系列環保方面的法規和決定,組織實施了“飲水放心、空氣清潔、環境安全和生態恢復”四大工程等重點項目,使環境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在經濟總量成倍增長的情況下,2004年全市萬元工業產值“三廢”排放量大幅下降,全市二級以上空氣良好天數從2001年的45天逐年增加到2004年的178天,今年前三季度已經突破200天,預計全年將達到250天。
三、今后包頭市發展發展循環經濟的初步思路
包頭市的循環經濟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今后,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方向和動力,強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依托優勢產業,堅持項目帶動,延伸產業鏈條,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強市。
(一)堅持循環經濟原則,解決好發展方向和動力問題。
一是在編制“十一五”計劃、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等規劃時,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推進包頭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方向和動力,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把建設生態包頭,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打造六大產業基地,發展鋼鐵、鋁業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新的工業集中區與發展循環經濟緊密結合起來,以此為載體,不斷探索實踐,豐富和拓展循環經濟建設的內涵和層面。三是在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中,從包頭的優勢產業出發,構建和完善產業鏈,明確優先發展的產業和項目,并圍繞核心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的集聚效應。四是加強與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與交流,主動地融入呼包鄂金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在這個大的循環圈內,找準我們的產業定位,主動承接制造業轉移,實現產業升級。
(二)立足“三個層面”,打造全方位的循環經濟體系
一是企業層面。通過技術改造,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削減污染物排放,加強物質的循環。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1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創建綠色企業、環保友好企業。重點抓好包鋼、包鋁、一機、北方重工、二0二廠、北方股份、北方創業、電力企業、東方稀鋁、華業特鋼、晶牛玻璃等大企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推進企業內部物質循環。二是產業層面。在工業領域,強化深度加工,抓好廢氣、廢水、廢物的集中合理處置和循環利用。構筑企業之間的物質鏈式循環系統,形成企業之間的物質、能源系統的市場體系,變廢為寶、變廢為資,實現清潔生產、廢物交換、物質能源的循環利用,向“零排放”的目標發展。重點圍繞鋼鐵、鋁業、裝備制造、電力、煤化工、稀土六大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在農業領域,按照“植物生產、動物轉化、微生物還原”的農牧業循環理念,大力發展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農畜產品生產等高效生態農牧業。進一步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大力實施奶業富民工程。依托龍頭企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緊密銜接的鏈條式產業化生產模式。在服務業領域,營造健康、和諧的消費環境,引導和培育良好的消費觀念,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三是社會層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污水、垃圾處置和資源化處理設施,積極發展廢物回收、處置與再生的環保產業,大力推進生態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等建設,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醫院、綠色飯店、綠色家庭等“綠色系列”創建活動,努力建設節約型社會。
(三)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編織循環產業鏈條
制定和完善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現代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以高產出、低消耗的第三產業彌補第二產業的高能耗、低產出的缺陷,從總體上降低能源消耗量。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發展鋼鐵、鋁業、裝備制造、電力、煤化工、稀土六大優勢產業。結合各旗縣區資源條件和區域特點,促進區域產業布局合理調整。加強調控和引導,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費資源的產業,加快低耗能、低排放產業的發展。堅持發揮包鋁、包鋼兩個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按照循環經濟模式建設新型工業集中區,對入區企業實施嚴格的投資強度、能源和水資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制,圍繞核心資源發展相關產業,通過引進關鍵鏈接項目,整合、協調園區內企業能源、水、原料的配備關系,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提高園區內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四)推進技術進步,突破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
充分發揮包頭市的技術、人才和產業優勢,在發展循環經濟上做文章,在資源節約和替代、能量梯級利用、資源回收利用、生態無害化、綠色再制造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在資源與能源節約方面,加快對冶金、稀土、電力、化工、建材、食品等行業進行技術改造,加強能源、原材料、水資源消耗管理,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突出抓好粉煤灰及工業廢渣的利用,制定《包頭市粉煤灰、廢渣綜合利用指導意見》,提高粉煤灰、工業廢渣利用率;加強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應用技術的研發與引進,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垃圾發電等項目。在清潔生產方面,強化污染物控制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鋼鐵、鋁業、稀土及相關產業清潔生產技術的開發應用,推行電力項目亞臨界技術,實現污染物減量化。在環保產業發展方面,立足包頭市的水資源實際情況,從構筑新的重大項目,特別是實施煤化工項目的需要出發,抓好建設完整水回收系統的整體規劃和技術研發,推進農業節水技術,加強全市中水回用,在電廠、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推廣使用中水。加強高耗水企業的水系統技術改造,包鋼力爭用1一2年時間使噸鋼耗新水指標降到7立方米以下,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此外,還要在輿論引導、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發展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