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68頁的內容。在這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20以內退位減法以及兩位數減一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退位減法的第二階段。學生對于退位減法的一些基本思考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思考有了一定的方向。基于學生這樣的一個知識基礎,在課中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經歷了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掌握它的計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正確的計算。通過實際情景的創設,讓學生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片段]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具嗎?老師帶來一些玩具。(出示課件:玩具小熊8元,玩具小汽車35元,芭比娃娃9元。)
師: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要是有一些零用錢想買這樣的玩具,你們想買什么?能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
生:我有7元錢,想買一輛玩具小汽車,還要攢多少元錢?
生:我有16元錢,買一個玩具小熊,還剩多少元錢?
生:玩具小汽車比芭比娃娃貴多少錢?
生:我有32元錢,買一個芭比娃娃,還剩下多少元錢?
[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購買玩具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自主學習,探究問題
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抽象出減法算式:
35-7=
16-8=
32-9=
師:請大家觀察上面的三道算式,個位數字不夠減時應該怎么辦?你們會算嗎?
師:現在大家共同來探究35減7是怎么算的?大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夠直接口算的,要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口算過程;無法直接口算的,可借助小棒擺一擺,看誰的方法最多?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之間討論、交流以及辯論算法,教師參與其中討論。)
全班交流35—7的計算方法。師整理并板書。
(1)用小棒一根一根減。
(2)35-10=25 25+3=28
(3)15-7=8 20+8=28
(4)35-5=30 30-2=28
……
[提供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再通過合作交流,共同學習新知,培養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
三、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師:現在請大家算一算,小娟有32元錢,買了芭比娃娃,剩下多少元錢?
師:她想再買玩具小熊,還會剩下多少元錢?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反饋,說出算法。)
師:填一填,看誰填得多?(出示試題:43一( )=3□)
(學生先填,再全班吏流,師有規律地進行整理。
……
[提供應用拓展的機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
1.創設購物情境導入新課。這節課,教師采用了學生購買喜歡的玩具入手,這是一個學生在生活中有親身體驗的場景,是他們了解、熟悉的,把計算教學蘊含在實際情境中作為一個問題提出,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這樣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也有了解決問題的動機,使他們想學、愿學,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也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2.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認為學生實踐、探究與思考數學是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途徑。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并設問:個位數字不夠減應怎么辦?你們會算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富有思考性挑戰性的問題像磁鐵般吸引了學生,并讓他們共同來探究35-7等于多少。當學生發現無法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時,他們強烈的認知沖突被激活。就在學生處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時,教師引導學生可借助小棒擺一擺,看誰的方法最多等。學生情緒高漲,沉浸在探究的興奮之中,終于發現了許多種算法。這樣,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和發展的能力,而且還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成功的愉悅,真正實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
3.提供應用拓展的機會。當學生學習新知之后,設計不同層次練習,一方面鞏固已學的知識;另一方面適當進行拓展延伸,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還有意識地滲透有規律排列的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清市南嶺上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