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空:人教版教材第四冊。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認識“耀、莊、稼、射”這4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初冬季節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同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學會難字:初、茫、塔、厚。
數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秋天滿載著收獲的喜悅悄悄地從北方離開時,給那里留下了迷人的景象。你們看:(分別出示4幅展現初冬景象的課件)樹林里落了厚厚一層黃葉,柿子樹上掛滿了大紅柿子,一眼望不到邊的莊稼已經收完了,園子里的人們正忙著收白菜。這一幅幅美景構成了初冬絢麗多彩的畫卷。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初冬景象的課文——第19課《初冬》。(師板書課題。生微機輸入課題。)
[評析:教學伊始,教師通過一組錄像片展示了初冬季節的景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創設了愉快的教學環境,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為理解課文內容做了鋪墊。]
師:讓我們齊讀課題。(師生齊讀)課題中的兩個字都是生字,讓我們想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生:“初”是左右結構的字,是兩部件合體字。第一部件是“衣”字旁,第二部件是“刀”字。
生:我查學習資料后知道“初”是最初、開始的意思。
生:我提醒同學們學習這個字時特別要注意它是“衣”字旁,是兩點,千萬別寫錯。
師:提醒得好,同學們要特別注意這里是兩點。(師用紅粉筆加重兩點。)
生:我是這樣學習“冬”字的。“冬”是準獨體字。上面是折文,下面是復筆部件兩點。冬就是冬天。
生:“初冬”就是冬天剛來的時候。
師:冬天剛來的時候叫初冬,那么秋天剛來的時候呢?
生:叫初秋。
師:春天剛來的時候叫什么?
生:初春。
師:那么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呢?
生:(齊聲)叫初升。
師:請同學們把剛才我們說的這些詞語輸入微機。(生輸入:初冬、初秋、初春、初升。)
[評析:這里教者采用的是分散識字的方法。初接觸文題就學習文題中的生字,這樣分散了教學重點,減輕集中識字的負擔。“初”的字義理解不只停留在字面理解,讓學生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學生對“初”的字義理解由抽象到具體,達到了會用,符合識字教學的原則。]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師:課文是怎樣描寫初冬景象的呢?請同學打開書,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想一想,課文通過哪些現象寫出冬天來了?
生:課文描寫了白茫茫的一片大霧。莊稼收完了,人們正忙著收白菜。還寫了柿子樹上掛滿了柿子。樹林里落了厚厚的樹葉。這些都寫出冬天來了。
三、自主識字,匯報交流
師:說得真好!課文就是描寫初冬早晨大霧迷漫時的景色,霧散以后景色的變化。請同學自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生字詞,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生讀、畫、標。開火車匯報畫出的生字詞。)
師:(出示生字表課件)這些就是本課的生字。其中“初”和“冬”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下面請同學們借助學習課件自學其余的9個生字,掌握它們的音、形、義。(生利用學習課件自學生字。)
[評析: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課件中建立了11個生字的資料庫。每個生字都有了個按鈕:字音、字形、編碼、書寫、詞語、句子、趣味識字。學生在自學生字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打開任意按鈕就可查閱自己需要掌握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令我們耳目一新。自學中學生口、眼、耳、手、心多種感官并用,主動參與教學,主動獲取知識信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獲得心智的發展,識字能力得到提高。]
師:大家自學得很認真,你們一定獲得了很多知識,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匯報交流。老師首先檢查一下同學們字音掌握的情況。(出示字表課件)請同學們開火車讀。(一組學生開火車讀。)
師:老師把拼音去掉,請同學們讀一遍。(另一組學生開火車讀。)
師:字音大家掌握得很好,那么這些字你是怎樣識記的?請同學們繼續匯報。
生:我在自學時,把本課的生字按結構分為四類: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半包圍結構,獨體字。(生給生字歸類。)
師:用分類的方法來學習非常好!首先請同學們匯報是怎樣學習上下結構字的?(出示上下結構字的課件。)
生:白茫茫的;“茫”和光芒的“芒”是形近字。我是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比較學習的。(出示“茫”和“芒”兩字)白茫茫的“茫”是三部件;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亡;光芒的“芒”是兩部件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亡。
生:這兩個卑字音相同,字形相近,但字義不同。查閱學習資料后,知道白茫茫是說一眼望不到邊的白色,形容霧特別大,特別白。而光芒是指太陽射出的強烈光線。
師:你們說得真好。(出示大霧教學片)這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霧。(分別出示雪地、云海教學片)看看這又是白茫茫的什么?
生:(齊)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云海。
師:白茫茫的意思我們理解了,那么“茫茫”是什么意思?
生:我通過查閱學習課件知道了,茫茫是說投有邊際看不清楚。
師:那么用“茫茫”可以形容什么?
生:茫茫的草原。
生:茫茫的大海。
師:請把這些詞語輸入微機。(生輸入:白茫茫的大霧、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云海、茫茫的草原、茫茫的大海。)
師:剛才,同學們觀看了白茫茫的一片大霧,現在老師請同學們欣賞太陽射出的光芒。(出示太陽射出光芒的教學片)一縷縷陽光像一把把利劍,這就是太陽射出的光芒。
師:(出示“霧”字)誰來匯報你是怎么識記“霧”字的?
生:大霧的霧是上下結構的字,由三個部件組成,第一部件是“雨”字頭,第二部件是折文,第三部件是力字.它的編碼是YWL。
生:“霧”是形聲字。上邊是“雨”字頭表義,下邊是服務的“務”表聲。學習資料中告訴我們,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冷變成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小水滴積多了不就是雨了嗎?所以霧是雨宇頭。
師:說得真好,老師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小水點懸浮在低空是霧,若是浮在高空就形成云。請同學們把“光芒、大霧”輸入微機。(生輸入詞語。)
[評析:匯報交流,實際上是談自學體會。學生通過匯報,交流學習方法;既鞏固了識字,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是好的學習方法。匯報中學生將結構相同的字歸為一類,進行歸類學習。這便于記憶,節省時間。從匯報中我們不難看出,平時老師是有這方面訓練的,學生完全掌握了這種識字方法。更為于貴的是學生在按結構歸類的基礎上,又把同音宇、形近字歸到一起進行比較學習,同中求異找出差別,使記憶更深刻。學生對各種識字方法運用自如,不能不說老師平時教學有方,對學生訓練有素。]
師:上下結構的字,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匯報左右結構的字。(按鍵出示左右結構的字。)
生:“塔”是左右結構的字,搭配的“搭”字去掉提手旁換上提土旁就是“塔”字。
師:(按鍵出示塔的建筑物)你們看,這就是塔。這是我國的山西應縣木塔。
生:“野”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里字變形,右邊是予字,合起來就是“野”字。
生:我通過查閱學習課件知道,“田野”就是田地、野外的意思。
師:很好。
生:“淡”是三部件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上下兩個火字。
生:與“淡”意思相反的詞“咸”或“濃”。淡就是“不咸”或“不濃”的意思。
師:在課文中是“不咸”或“不濃”的意思嗎?請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生:(讀文中的句子,在這里是說陽光耀眼)老師我知道了,在文中與“淡淡”意思相反的詞是“耀眼”。
師:你太聰明了。請同學看,(微機屏幕切換一組陽光對比圖象)這樣的光就是……
生:(齊)—淡淡的光。
師:而這樣的光就是……
生:(齊)耀眼的光。
[評析:教師遵循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原則,不只停留在對“淡”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引導學生把詞語放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淡”的意思,這樣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師:(按鍵出示“射”宇)誰來匯報“射”字,你是怎樣學習的?
生:它是兩部件合體字,資料中告訴我們“射”在文中是放出的意思。
生:我還可以用熟字去部件法來記憶,用我們學過的“謝”字,去掉言宇旁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謝”字。
師:(按鍵出示課件,演示熟字去部件)請同學們把左右結構的字組成詞語輸入微機。(生輸入文中的詞語。)
師:左右結構的字,大家掌握得也很好。下面我們來看半包圍結構的兩個字。(按鍵出示“層”、“厚”兩個字)誰愿意匯報?
生:“層”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外面是尸字框,里面是“云”字,合起來是層次的“層”字。
師:文中說“一層紗”還可以說一層什么?
生:—層樓。
生:一層冰。
生:一層土。
師:請你把喜歡的兩個詞語輸入微機。(生輸入計算機。)
生:“厚”是三部件合體字,第一部件是廠字,第二部件是日字,第三部件是子字。
生:學習課件的“趣味識字”中給“厚”字編了一個字謎——“在工廠里過日子”。這個字謎可以幫我們記住這個字。
師:所以“厚”字里面是個扁日,可千萬不要寫成別的字。
生:和“厚”字意思相反的詞是薄。
師:說得好,那么用厚厚的,可以形容什么?
生:厚厚的皮毛,厚厚的棉被,厚厚的冰。
師:請同學們用厚厚的說—句話。
生:我有一雙厚厚的襪子,穿上真暖和。
生:熊貓有一層厚厚的皮毛。
師:請把你造的句子輸入微機。(生輸入句子。)
[評析:識字要與聽、說、讀、寫相結合,這是大綱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教學中教師遵循這一原則,注意了詞語運用的訓練,加深了學生對詞義的理解,提高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師:同學們學得不錯,請大家把生字再讀一遍。(生讀生字。)
四、指導書寫
師:這些字,我們讀懂了字音,記住了字形,理解了字義,那么這些字怎么才能寫得更漂亮呢?
生:在寫上下結構的字時,要注意字形的變化,主筆突出;寫左右結構的字時,要注意品頭論足,筆畫串門;寫半包圍的字時,要注意上蓋下出。
師:好,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練習寫好這些字。我們先觀察上下結構的宇“霧”,怎樣才能寫好?
生:雨字頭寫得扁,撇捺主筆突出。(師示范寫。)
師:“茫”宇書寫時要注意上下……(生答等寬)“芒”書寫時要注意長橫……(生答主筆突出)請同學們把這三個左右結構的字各寫一遍。(生練寫。)
師:怎樣寫好左右結構的字“野、淡”。
生:“野”字要注意字無雙捺。(師示范寫兩字。)
師:“塔”宇,要注意提和撇筆畫。“射”字,要注意頭腳……(生答齊)敝……(生答不出頭)“初”字,要注意頭……(生答不齊)腳……(生答齊)請同學們把左右結構的字各寫一遍。(生練寫。)
師:請同學們運用我們總結的方法自己練寫半包圍結構的字和獨體字。誰愿意上黑板練寫。(生自己寫“層、厚、冬”三個宇。)
[評析:寫字是識記字形的有效方法,它能幫助兒童突破難點。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動手操作活動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習記憶效果。因此,教者在識字后安排了一定時間的書寫指導。在指導中教師不但注意引導學生寫正確,同時注重指導把宇寫美觀。教師注意教給寫好字的方法。尤其是自練,自評,有助于培養學生精細的觀察能力,掌握寫字規律。]
師:生字我們學完了,請同學們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生朗讀課文。)
五、總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不但借助學習課件主動獲取知識,而且在識字過程中靈活運用比較法、拆分編碼法、熟字去部件法來識記生字。這些方法都很好,請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使用,更好地掌握。
教學反思:
這節識字課是小語“四結合”實驗課。教學之后,我覺得相對于傳統識字教學在兩方面有比較大的突破:一是構建了一種新的識字教學模式;二是運用編碼學習生字,改進了傳統的識記方法。
一、構建了一種新的識字教學模式
傳統的識字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說到底就是教師圍著書本轉,學生跟著教師轉。學習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
我執教的這節課,采用的是:看、聽、說、寫、打、想,“雙主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有所緩解。我放手讓學生在計算機中查找資料,訓練學生自能識字。從這一點來說,這種識字方法是對傳統識字教學模式的一個“質”的超越。
二、改進了傳統識字的識記方法
1.解決字形難點。
漢字教學,字形是難點,運用編碼識記就可以化難為易。編碼是按照字的結構,把一個字拆分成幾個部件,根據規定的部件代碼,給每一個字編上字碼,這個編碼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記住了書寫規則。
利用編碼認記字形的同時,也掌握了書寫規則。拿“茫”字來說,編碼是e3w,書寫時,先寫“草字頭”,再寫“三點水”,就不能誤寫為左右結構了。
漢字的數量很多,再好的教師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字都教練一遍,再好的學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漢字都練完。那么,利用認知碼記憶字形,掌握了部件的類推法,就能準確地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實現語文教育家葉圣陶所說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
總評:
教師為學生在微機中存儲了大量的信息源,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在微機中查找資料獲取知識信息,獨立識字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增大了教學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教者不但設計了供學生自學時使用的學習課件,還設計了聲情并茂的教學課件。快捷、準確地幫助學生記生字,理解字義,認識事物。
教學模式對于教與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模式雖然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決不影響各種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相反,它要求教法不拘一格,要因文而異。總的來說,在具體設計上力求將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統一起來,并將教師的主導作用生動地體現在啟發學生學習,為學生的學習積極引路,向學生提供發揮才能,施展聰明才智的機會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