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北師大教材第四冊。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漢字,會書寫10個生字,熟練掌握識字的技能。
2.通過創設闖關情境,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3. 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認識17個漢字,會書寫10個生字;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師:有一種文字,她的歷史在世界上最悠久,她的發明是偉大的創造,她的書法是最美的藝術,她就是我們中國的——(手指課件中的“漢字”兩字。)
生:(齊答)漢字。
師:(板書課題)你、我每天都在接觸這美麗的漢字。作為中國人,我們是多么自豪啊!請大家放開聲音,自豪地讀一遍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讀得真有感情。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我知道同學們參觀過很多博物館,你們看這又是什么博物館?(課件出示——“漢字博物館”。生齊讀。)
師:這里面收藏著許多形態各異、美麗無比的漢字,真可以說是不看不知道,漢字真奇妙!同學們,你們想看嗎?
生:想。
師:想看不難,先來聽聽館長對我們有哪些要求?(課件出示——博物館門打開,丁丁、冬冬出現,先后提要求。)
師:闖關就要開始了,咱們先為自己鼓鼓勁兒,加加油。請大家跟我一起說:我努力,我能行。(生大聲齊說。)
師:看來同學們個個都充滿了信心,闖關現在正式開始,先看第一關。(課件出示——“讀通課文關”,生齊讀。)
1.第一關:“讀通課文關”。
師:大家先別急著闖關,聽聽丁丁館長的要求。
(課件出示:丁丁說話。顯示第一關要求。1.試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反復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師:聽清楚要求了嗎?
生:聽清楚了。
師:那就快打開書,試著讀一讀吧!(生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看到大家讀課文時都非常認真。那么,誰愿意先來讀?(師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請這5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把字音都讀正確了嗎?(生讀課文。師巡視,板書需要正音的生字。)
師:讀得真不錯,只有這幾個字還有點小問題。誰會讀,領著同學們一起讀。(領讀正音:鑄在、似的、盛行、統一。重點講解多音字“似”、“盛”。)
師:老師非常喜歡聽同學們朗瀆課文的聲音。誰來讀課文?請3位同學分自然段來讀課文。(生讀課文。)
師:同學們,你們也能讀得這么好嗎?快把課文讀給同桌聽一聽,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檢查通過了,翹起大拇指獎勵給同桌。開始吧!(生同桌之間互相讀課文。)
師:課文讀了這么多遍,你都知道什么了?
(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六種字體: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體字、簡化宇。)
師:老師寫6個“馬”字,請大家猜一猜分別是哪一種字體?(生猜,師連線。)
2.第二關:“快樂識字關”。
師:大家已經把課文讀熟了,還了解了漢字是如何演變的。下面我宣布,咱們全體同學一個都不少,全都順利通過第一關,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同闖第二關。(課件出示第二關——快樂識字關,生齊讀。)
師:聽聽冬冬館長的要求。
(課件出示:冬冬說話。課件中顯示第二關要求。1.畫出生字,記住字形。2.不理解的詞語問一問。)
師:聽清楚要求了嗎?開始學吧!(生按要求自學生字。)
師:同學們快坐好,我們要向第二關發起沖擊了。請看第二關是什么?一起讀。要想通過快樂識字關,請同學們跟隨老師一同到漢字百花園游覽,去體驗識字的快樂。首先,請大家欣賞詞語花(師點擊課件出現所有生字),生字從課文中來到大屏幕上,你還會讀嗎?
生:會。
師:請大家先自己試著讀一讀。(生自由讀。)
師:誰能站起來大聲讀一讀?(指名讀。)
師:(點擊課件,去掉拼音)現在,拼音帽子脫掉了,你還會讀嗎?如果你看到哪個生字沖你眨眼睛了,你就站起來大聲地讀一讀。(師點擊課件中生字,生字變大。生起立大聲讀。)
師:請大家再來欣賞更漂亮的詞語花。很可惜這些生字還沒有找到新朋友,快來組組詞。(生組詞。)
師:你們看,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們結識了這么多新朋友,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認識一下這些新朋友。(生自由讀詞語。)
師:同學們可真棒,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把這么多生字都記熟,老師要獎勵大家每人一首小詩,它是趙老師寫的,想讀嗎?(生答想)就放在你的桌子里,快把它拿出來!(生拿出小詩。課件出示小詩。)
師:這首小詩里藏著許多今天學的生字,自己先來試著讀一讀。(生自由練讀小詩。)
師: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師:詩中有很多生字,你能讀得這么好,真不簡單。
師:我們合作來讀這首詩,好嗎?我讀每小節的第一句,你們來讀后兩句。(師生合作讀。)
師:謝謝同學們富有感情的朗讀,快把這份小禮物收好。在剛才的學習中同學們感到快樂了嗎?
生:感到快樂了。
師:(唱)假如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假如感到快樂你就跺跺腳,假如感到快樂你就拍拍肩,假如感到快樂你就快坐好。我們要繼續上課了。(生做動作)看來同學們都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恰巧第二關又叫快樂識字關,所以大家全都順利地通過第二關。高興嗎?(高興)通往漢字博物館最后一關是什么呢?(課件出示第三關:輕松寫字關)一起讀。(生讀。)
3.第三關:“輕松寫字關”。
師:聽聽這一關冬冬館長有什么要求?
(課件出示:冬冬說話。課件中顯示第三關要求:仔細觀察字形,把字寫得端正美觀。)
師:大家先別著急寫,看寫字紙的后面是什么?(入場券)這張入場券不用花錢買,只要大家把字寫得端正美觀,你就能得到這張入場券,大家有信心嗎?
生:有。
師:中國人要寫好中國字。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仔細地觀察,端端正正地書寫。(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看,這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誰能按結構類型來分類?(生分類。)
師:這些字大家應該記住,請同學們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快來記一記,看誰汜得最快。(生記字。)
師:大家都記住了嗎?老師要考考大家。我說字謎,大家猜,好嗎?一邊聽,一邊在桌面上寫一寫。“一豎橫折橫折裝,禿寶蓋兒下有月亮”(骨)、“尸字頭共去八,下面書豎提撇和捺(展)。同學們真聰明!難字大家都記住了,相信其他的字也都能記住。
師:下面我們來寫一寫這些字(手指生字)。請大家仔細觀察,動腦思考。哪些字不好寫你有辦法寫好,請你把好方法介紹給大家。(生介紹。)
師:同學們說的方法真好!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要寫好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品頭論足,筆畫串門。這里面的“形”字不太好寫,我們就先來寫它。老師用毛筆來寫,請你仔細看,認真聽。(師用毛筆在實物展臺上范寫。邊寫邊總結生字書寫要點)寫字時,要一看、二寫、三比。一看,看清字形特點;二寫,工工整整地寫;三比,寫完一個字跟老師的比一比。(生書空、仿寫。)
師:要寫好上下結構的字,注意向上看齊,比較兩邊,“骨”字怎樣才能寫得更漂亮呢?這個字上寬下窄。(強調框里有橫,左連右斷,“一”主筆突出,垂露豎。生書空、仿寫“骨”字。 )
師:要寫好左上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上蓋下出,那么“展”字的哪一筆要伸出來。(上蓋下出)(師用毛筆在實物展臺上范寫,邊寫邊總結生字書寫要點。生仿寫。)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師:在剛才的寫字過程中大家都能仔細觀察,動腦思考,認真書寫。所以老師要把人場券獎勵給大家。你們連闖三關,表現得真是太棒了。現在,漢字博物館的藝術大門就要向大家敞開了,激動人心的時刻來到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中華民族的偉大的漢字。(課件播放書法作品,生欣賞)這是刻在獸骨上的甲骨文;這是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這是小篆——筆畫圓潤,形體優美;這是隸書——橫畫一波三折,字體扁寬舒展;這是楷書——橫平豎直,端莊秀麗。
師:我發現,同學們都被優美的漢字陶醉了,我也感覺到大家更加熱愛漢字了。很可惜,由于時間的關系,只能欣賞到這里,希望大家努力學習認識更多的漢字,寫好中國字。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反思:
我主要從三方面來談教學反思。第一,談教學目標; 第二,談教學思路的設計;第三,談教學方法: 第一方面,教學目標定位準確。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語文教學應以識字、寫字為重點: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1.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2.認識17個漢字,會書寫具有代表性的3個生字。3.培養學生寫字的能力。一節課下來,學生收獲頗豐,驗證了教學目標設定合理。
第二方面,教學思路的設計流暢,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本課的設計主思路為:一條主線,三個板塊。一條主線是指以闖關情境為主線,通過這條情境主線設計“讀通課文關”、“快樂識字關”和“輕松寫字關”三個板塊,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有機地融合在學生喜聞樂見、富于挑戰性的闖關活動中。從始至終,學生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第三方面,教學方法靈活多樣。1.用足用好課程資源。北師大版的語文教材以丁丁和冬冬兩個人物作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貫穿全篇,本課又是以丁丁冬冬學識字為課題。所以,本節課自始至終以丁丁和冬冬作為闖關向導,借他們之口提出學習要求,評價學習效果。2.在鞏固識字環節中,我自編了一首小詩,里面涵蓋了本課的多數生字,以此來復習生字,讓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成果。3.在記憶字形時,以教師出字謎、學生來猜的形式將枯燥的記字訓練變得生動有趣,化難為易。4.在指導學生寫字的方法上,重質量而不是單純地重數量,強調分類指導,把本課的生字按結構類型劃分,依據結構特點,總結寫字方法,選擇每一類中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指導書寫,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引導他們掌握規律,舉一反三。
總評:
趙家財老師的這節《漢字》的教學,有三個方面十分突出:第一方面是識字教學的語文味;第二方面是寫字方法的可操作性;第三方面是課堂教學的情境化。
一、創造豐富的課堂,帶給學生廣博深厚的文化浸染
《漢字》這節識字課的文化浸染,首先體現在教師的示范書寫上。趙家財老師在投影上的毛筆書寫,在黑板上的六個字體的書寫,這些令人叫絕的真功夫,使學生懂得了敬仰和崇拜的含義。在莢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融進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
這節識字課的文化浸染,還體現在教師的自編小詩上。小詩為四節,它的作用不僅僅是鞏固識記的漢字,更重要的是小詩傳遞著一種文學信息,用“你是永遠年輕的老人”、“你是積極向上的孩子”、“你是人世間莢的使者”、“你是中國文化的傳播者”領起各節,用文化的氛圍,用詩的語言陶冶著孩子熱愛語文的熱情。
這節識字課的文化浸染,還體現在教師創設的漢字博物館的情境中。博物館中的名家名貼,把學生領進書法藝術的殿堂,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的風骨和神韻,感知各種書體的風格和特征,引領學生了解我國書法的豐富多彩。在知識的延伸中傳遞給孩子們一個文化信息,讓學生欣賞莢的同時,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認知的框架
法國哲學家迪卡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趙家財老師的識字教學,實際上就是方法和規律的教學。
寫好字占位很重要,寫字之前趙老師就告訴學生要“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伸雙臂”。
間架結構是寫好字的關鍵,趙老師就引導學生按照字的結構特點寫好宇:“形”是左右結構的字,趙老師就告訴學生要筆畫串門,頭齊腳不齊;“展”是左上半包圍的字,趙老師就告訴學生要上蓋下出。這不僅僅是指導學生寫好一個宇,而是揭示一種方法和規律,幫助學生建立認知的框架。
三、以情傳情,在情境中引領教學進程
生活中的趙家財老師,有些靦腆;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作為名師的趙家財:這是神采飛揚的趙家財,博學多才的趙家財,情真意切的趙家財。有人說,課堂教學的精彩,是因為學生的精彩而精彩。我認為沒有教師的精彩的教,哪有學生精彩的學。沒有教師忘情的投入,哪有學生真情的釋放,
很多人都認為識字教學是枯燥乏味的,可趙老師的學生抑揚頓挫的唱筆順,像唱歌一樣,聽起來是一種享受,身臨其境的學生能不喜歡嗎?趙老師的學生在激烈的闖關活動中學習,能不喜歡識字嗎?能不把識字當作一件快樂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