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澤先生的長篇懸疑小說《大明鎮重案》近日出版,這在符澤本人的創作歷程上是一個重大突破,在丹陽文壇無疑也是一個重大突破。曾經創作了大量散文、報告文學和中短篇小說的符澤,在長篇小說上初試牛刀,就取得了如此成績,確實可喜可賀。
《大明鎮重案》的主線是在調查一位地級市市長突然死在自己車中的一樁特大案件的過程中展開的。小說一開始就進入了讀者的心理期待:即將提任市委書記、進省委班子的年輕有為的彩鳳市市長劉明,在參加完大明化工集團掛牌儀式后,突然死在大明鎮的烈士陵園里,死在他自己的奧迪車里。是政治謀殺、圖財害命?還是情殺、仇殺?案情撲朔迷離。而一案未破,多案又起。專案組辦案現場被炸,涉案人的休閑娛樂中心著火,涉案嫌犯相繼自殺和被謀殺,專案組成員的兒子被綁架……大量富有刺激性和扣人心弦的懸念,以及最后的真相大白,一環扣一環,使讀者置身于懸疑的情景場中,情節精彩,不落窠臼。而在案情的進展過程中,作者展示了一個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的眾生相。這個世界熱熱鬧鬧,嘈嘈雜雜,聲色犬馬,一應俱全;這個世界充滿了荒謬、丑陋,但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
如果把這部小說僅僅當作一般的偵破小說來讀,這就未免曲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在精彩曲折的偵破故事的外表下,隱藏著的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內核。作者要揭露的是官場的腐敗、人性的泯滅、倫理的顫覆、膨脹的物欲、浮躁的縱欲。小說中所描寫的以劉明為代表的一些領導們,他們擅長玩弄權術,爾虞我詐,行賄受賄,沉湎女色,他們濫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作惡多端。在金錢和女色面前,他們貪婪、墮落,人性扭曲,只有欲沒有情,只有性沒有愛。他們精神匱乏,心靈空虛。他們不但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腐蝕了黨的肌體和干部隊伍,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符澤在黨政機關工作過多年,這種豐富的閱歷逐漸使他產生了一種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一旦化作了一種創作動機,便顯示出了它的極大優勢,官場眾生萬象便洋洋灑灑地落在紙上。腐敗現象是廣大干部和群眾十分關心并深惡痛絕的問題,對此,江澤民同志說過:“如果我們掉以輕心,任其泛濫,就會葬送我們的黨,葬送我們的人民政權,葬送我們的社會主義大業。”符澤用他的小說向人們大聲疾呼:凈化黨風,凈化民風,還世界一片潔凈,讓正義戰勝邪惡!
在小說的技巧上,符澤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或放縱筆墨,或娓娓而談;既扣人心弦,又發人深思。他采用的是因果鏈式的線型結構,在平面敘事的推進中,穿插著回憶、夢境,既撲朔迷離、時空交錯,又給人一種整體感。作為一部懸疑小說,符澤設計的情節的走向、懸念的發展,總是在讀者閱讀期待的滿足與不滿足之間做著走鋼絲一樣的高難度動作,保持著二者的適度張力,不斷用筆調整著讀者期待的變化。此外我還發現,符澤很擅長描寫喝酒,書中有許多喝酒的場景,在所謂的“酒文化”幌子下的吃客的眾生相,被他描繪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當然,不能說這部小說已臻于完美,它還存在缺乏精雕細刻、人物心理描寫較淺顯、某些情節設計不盡合理等缺陷,但這并不影響這部小說的分量。我們期待著符澤寫出更好的長篇小說,同時也期待丹陽文壇有更多的優秀長篇小說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