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語作為一種定性評價的方法,在我們對學生進行學業成績和道德行為評價等方面正發揮出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評語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一種全新的評價方式已被廣大教師運用,也倍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那就是——愛心評語。
什么樣的評語最能觸摸到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們在享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去自覺克服自身的弱點,讓評語真正發揮作用呢?我認為,愛心評語應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以肯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為評語的切入點
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是他們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小學階段,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如音樂、舞蹈、體育、讀書、朗誦、作文等,還有不少孩子有特別擅長的技能。我們如果能在評語的開頭就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給予充分的肯定,那么學生的榮譽感、成功感就會油然而生,這樣的開頭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堅定的自信心,同時評語的內容也會更生動、親切,富有吸引力。
二、以肯定學生的主要行為表現和進步為評語的主體
首先,要肯定學生在本學期的主要行為表現。這里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要體現綜合性,突出重點;二是要體現激勵性,就事論事。例如:
你酷愛學習英語,獲得了市英語比賽的優勝獎;每天一次班會,你都要付出很多,從找材料、幫助同學練習到寫串詞和當主持人等,你都那樣盡心盡力……
其次,要肯定學生在本學期的明顯進步。班主任要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及學生因這種努力而獲得的點滴進步與成功,都予以特別的關注。實踐證明,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班主任在評語中也可以順便提及上學期在評語中對該生的希望。請看下面一則評語:
還記得上學期我對你的希望嗎?這學期你真的變了,不僅上課愛舉手發言了,而且作業比以前更清楚、更整齊了。更可貴的是,你克服了住處離學校遠的困難,一個學期沒遲到過一次……
三、以肯定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為評語的高潮
近幾年,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引起了社會各界愈來愈深切的關注。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正確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我認為,用等級制評價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很多弊端;用激勵性、談心式的語言評價學生的行為表現雖然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它很難涉及學生更深層次的內心世界。
針對上述問題,在運用綜合性評語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價時,我們應以正面肯定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為主,做到內外結合,具體與抽象相結合,即在肯定學生良好的行為表現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心理素質的角度對學生予以積極的評價。
我們在評語中要特別注意肯定學生以下幾方面的心理素質:1.有堅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個人學習和事業成功的基石。堅定的自信心有助于良好行為的形成;學生良好的外在行為又會使自信心更加堅定,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下面的評語就是對學生自信心的一種肯定:你的名字告訴人們,你是一個不怕困難,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孩子,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2.有頑強的毅力,能持之以恒。下面的評語對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起到了較好的正強化作用:你常常在病中,仍沒有放棄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很快補上課,作業本上那一個個“優”展現出你頑強的毅力……3.善于交往和與他人合作。合作精神被公認為當代成功者必備的素質。教師在評語中應鼓勵學生學會與他人正確交往,并在交往中學會寬容與合作。請看下面的一則評語:你關心同學,在與同學的交往中是那么大度與寬容;為了做好老師的小助手,你無私地付出辛勤的勞動,老師感謝你……
四、以指出今后應努力的方向為評語的結束
在評語的末尾,教師用誠懇的語言指出學生今后應努力的方向,不僅能使評語的內容更加充實,結構更加合理,而且有助于學生一分為二地認識自己,促使自己更快地進步。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在指出學生今后應努力的方向和應達到的目標時,一定要切合學生的實際,不要讓他們覺得那是一個遙遠的理想,否則學生可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喪失自信心。教師在寫這部分評語時需要有較強的藝術性,對不同性格和不同心理承受能力的學生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方式之一:指出今后應發揚的長處;方式之二:運用比喻,形象地指出努力方向;方式之三:巧妙地運用名言、警句。
(作者單位: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