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0年以來,我國石油進口出現了大幅增長,預計今年我國對外石油依存度將超過50%這一警戒線,我國的石油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對此,我們需要利用稅收這一有效的經濟手段來促進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而我國現行的石油稅制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存在諸多弊端,主要是粗放型的石油稅制不適合石油行業的特點,缺乏鼓勵上游勘探開發和邊際油田開發的措施,消費稅率與國際相比過低等。為此,我國應該針對上述問題時石油稅制進行改革,以增強國內石油供應能力,減少對外石油依賴,維護我國的石油安全。
【關鍵詞】稅收;制度;石油;安全
【中圖分類號】F810.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6)06—0098—02
一、我國石油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
2005年,中國石油產量1.81億噸,消費量3.27億噸,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預計未來20年內,我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交通運輸業也將保持較快發展速度,以及城市化快速推進,這三大因素將促使我國的石油消費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
今年上半年,據海關總署統計,中國原油凈進口7033萬噸;成品油凈進口1203萬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7.61%和48.34%,對外依存度為47%。中國的石油安全形勢已經越來越嚴峻,利用各種手段來保障石油安全已經刻不容緩,其中稅收是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手段。
二、我國石油稅收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我國實行94稅制以來,石油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現行石油稅制已經不能適應上述變化的要求。從目前的稅制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粗放型的石油稅制不符合我國石油行業的特點
油田開發具有階段性,每個油田生產都要經歷上升、穩定和遞減三個階段。開采階段不同,生產成本差異也很大,即使同一開采階段成本也呈明顯上升趨勢。世界上各產油國均針對石油開發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分別確定與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稅率及其減免稅等優惠政策。通常的做法是,在油田上升期實行低稅政策,在穩定期適當增加稅負,在遞減期則實行低稅率和減免稅優惠政策。但是,按照我國目前的稅制,從穩產期到遞減期乃至在瀕臨枯竭時,企業稅負基本是一致的,這樣會導致石油企業在油田開發的穩產期獲得超額收益,在開發后期要么虧損生產,要么在還有技術采收潛力的情況下提前廢棄油田,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現行石油稅制缺乏鼓勵上游勘探開發的政策
我國現在的油氣資源探明率分別為35%和14%,遠低于世界50%和40%的平均水平。總體上看,我國油氣資源的探明程度都不高,我國的石油工業還大有潛力可挖。但是,隨著我國勘探總體程度的加深,無論是新區還是老區,油氣藏類型日趨復雜,勘探工作難度加大。我國待探明石油資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黃土源、山地等,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技術要求和成本費用越來越高。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會出臺專門鼓勵上游勘探開發的投資優惠政策,如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某些費用全額遞減等,我國缺乏此類鼓勵上游勘探開發的稅收政策。
(三)現行石油稅制中沒有鼓勵劣等資源開發的政策
目前,我國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中,近一半是低品位儲量。低品位資源開采的技術難題多,工藝要求高,資金投入大。現行一刀切的石油稅制不利于調動企業開采外圍邊際油田及稠油、高凝固油的積極性。世界上各產油國為了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石油資源,均對一些難以開采的油藏采取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利于提高石油資源的動用程度。但我國現行稅制在制定稅收政策時,未能充分考慮油藏類型、開采工藝技術和成本差別。
(四)消費稅稅率過低,不足以促進資源的節約利用
世界各國大都對成品油消費征以很高的稅率,如英、法、德等國家,汽油價格含稅率都在70%以上,以抑制對石油的過度消耗。而我國對成品油的征稅,僅有消費稅和增值稅及其附加,綜合汽油價格含稅率約為20%,柴油更低,在世界上屬于低稅率國家,這與我國人均石油資源貧乏的國情是不相符的。而且,消費稅實行的是從量計征,在當前高油價環境下,起不到抑制石油消耗的目的,只會增加石油對外依賴度,不利于維護我國的石油安全。
三、促進我國石油安全的稅收政策探討
石油稅制改革必須做到:第一,有利于擴大國內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以增加供應。第二,有利于石油資源的高效合理使用,減少需求量。通過這兩方面的努力,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促進我國的石油安全。根據目前石油稅制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一)結合我國增值稅轉型,將石油行業的增值稅率先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
石油開采業屬于典型的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占比重較大。由于我國現在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企業購進固定資產所含進項稅額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致使應納增值稅額增加,不利于鼓勵對上游的投資。
我國正處于增值稅轉型試點的擴大時期,建議國家將石油行業作為轉型的試點行業。在東北地區試點的基礎上,優先將石油行業作為試點行業,允許石油行業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予以抵扣,從而鼓勵石油行業擴大投資規模,增加國內石油資源的開發和供應,保障我國石油安全。
(二)建立集約型的資源稅負體系,鼓勵各類儲量尤其是難動用儲量的開發
據了解,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開發和利用難動用儲量,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例如,英國制定了對難動用儲量免征礦區使用費、石油收入稅的政策。1989年,美國國會在石油工業財政鼓勵法案中規定,對低產井、重油、邊際油井和用三次采油技術提高采收率的,其資本支出的10%可以用于稅收抵免。通過這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業勘探開發成本,提高了難動用儲量的動用率。現在美國已鉆井190萬口,其中有30多萬口是日產不到1噸的低產井,促進了采收率的提高。
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對邊際油田、即將失去商業價值的含油區塊、稠油、高凝油、三次采油等實行減免稅優惠。資源稅實行級差稅率制,對不同品位的石油資源按不同的稅率征稅。級差稅率制的綜合稅率可從零到某個數值,不征收任何稅費的資源是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按國民經濟評價處于經濟邊界的資源,其開發完全是為了石油安全的需要。通過建立級差稅率制以及稅費減免,可以將不經濟儲量轉為經濟儲量,促進邊際石油資源的開發,增加國內石油產量,減少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
(三)利用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擴大對國內勘探開發的投資,提高石油自給能力
實現我國石油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關鍵是要進一步加強勘探,搞好儲采平衡和資源接替。針對我國油氣資源探明程度低的現狀,建議對上游勘探開發實行以下促進措施:第一,允許上游新投資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可以促進油氣企業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生產能力。第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研究費用,只要在業務收入一定比例范圍內的,可允許其全額在稅前扣除,以促進石油行業改進開采技術,提高采收率。第三,對石油企業來說,資源勘探投入大,風險高,但是,按我國現行稅制規定,勘探費用不允許完全計入成本,這就抑制了石油企業進行勘探投入的積極性。石油稅制應該建立石油企業的完全成本制度,允許勘探費用足額全部扣除,以提高石油企業的勘探開發積極性和勘探投資的能力。
(四)提高消費稅稅率
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要建立循環型經濟,就必須抑制對石油資源的過度消耗。當前,相對于西方國家,我國的消費稅率過低,不利于人們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因此,有必要逐步提高我國石油產品的消費稅,同時,從量稅只適用于價格相對穩定的征稅對象,但現在我國的成品油價格逐步與國際接軌,價格調整頻繁,國內價格也將逐漸隨國際價格波動,從量稅已變得不再適宜。應該變從量稅為從價稅,油價高時,征稅也高,從而達到抑制消費的目的。
[責任編輯 張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