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聊齋俚曲的格律(續)

2006-01-01 00:00:00張鴻魁
蒲松齡研究 2006年4期

中圖分類號:I20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712(2006)04-0089-09

收稿日期:2006-03-16

作者簡介:張鴻魁(1945-),男,山東濟南人,文學碩士,山東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學研究員,從事漢語言韻學研究和方言語音史研究。

[續2006年第3期]

《禳妒咒》三十三〔黃鶯兒〕:“一齊上家室團圓百事佳,從此官到一人下……”張校(2004-4,P117-6):“各本點斷同,依律缺一韻句,當于‘家’字后點斷,作‘一齊上家,室團圓百事佳’,方能足韻。但是總覺此處語義欠通,疑有脫文,待考。”董校(俗P221-14):“‘一齊上京華,團圓百事佳。’‘京華’路盛蒲三本皆作‘家室’。”今再按:綜合數本看,若作“一齊上京華,家室團圓百事佳”于音于義更完美,省圖藏抄本似乎也有脫文。

《富貴神仙》二〔耍孩兒〕“終果定不就兇合吉,破上我就去替他,低著頭就把主意拿。”張未校。董校(俗P223-1):“‘低著頭細把畫兒畫。’路盛蒲三本均作‘就把主意拿’。按:此句應押‘家麻’韻的去聲韻,‘畫’讀去聲,合律。而‘拿’讀平聲,違律。《磨難曲》與抄本同。”依照董校例,此處指山東大學圖書館藏抄本與路盛蒲三本異文。

《富貴神仙》十一〔跌落金錢〕“兒到門前即刻傳,……一自歸來下雕鞍,入門笑說在娘前,母親呀,不必常把兒掛牽,你怎么不大歡喜呢?并不曾覺著容顏變。”張校(2004-4,P115-22):“最后一疊,各本均多出‘不必常把兒掛牽,你怎么不大歡喜呢?’十五字,系涉上文衍出。”董校(俗P230-8):“‘入門說笑在娘前,母親呀,并不曾覺著容顏變。’路盛蒲三本借字‘入門說笑在娘前,母親呀,不必常將兒掛牽。你怎么不大歡喜呢?并不曾覺著容顏變。’……路盛蒲三本均衍‘不必常將兒掛牽。你怎么不大歡喜呢?’這部分也正是與上文重復的部分。”張校指出的“衍文”也就有了版本依據。

《富貴神仙》十一〔哭皇天〕“十月里,好傷懷,人人祭掃哭哀哀,又想又愁又是恨,又逢長夜苦難捱。……”“十一月里夜正長,滴水成冰在他鄉。魂兒雖在天涯外,望向南柯夢里來。……”張校(2005-1,P103-9):“路本、蒲鄒本同。盛本將前支曲子的末兩句跟后支曲子的末兩句互相調換。但各本均有失韻。無論是路本、蒲鄒本的‘來’,還是盛本的‘捱’,都與‘長、鄉’不葉。與《磨難曲》二十二回〔憨頭郎〕對校,可知‘十一月’一曲的末兩句當為‘又想又愁又是恨,又逢長夜苦難當’。因此,可以認為盛本是基本正確,惟‘難當’錯為‘難捱’。”董校(俗P230-14):“‘又想又愁又是恨,又逢長夜苦難當。’路蒲二本作‘魂兒雖在天涯外,望向南柯夢里來’。路盛二本將末了三字‘苦難當’改作‘難苦捱’。按:從前押‘陽唐’韻,按律第四句押韻,分別與該曲‘長鄉’相押。‘當’字能夠押韻,合律;而‘來’字與‘捱’字皆不能押韻,違律。《磨難曲》與抄本同。”三本嚴重脫文。

《富貴神仙》十二〔疊斷橋〕(實際是〔平西歌〕)“合庵才得聞,出號慌忙立起身。”張未校。董校(俗P230-9):“‘聞’路盛蒲三本皆作‘問’。按:此曲押‘真文’韻,按律首句押平聲韻。‘聞’讀平聲,合律;而‘問’讀去聲,違律。《磨難曲》亦作‘聞’。”

《富貴神仙》十二〔平西歌〕“把墨研稠,把墨研稠,行行寫去不抬頭,第五篇又是一筆就。脫稿再搜求,六篇才萬完把筆投。伸伸腰再把七篇做。”張未校。董校(俗P230-25):“路盛蒲三本皆脫此段。按:此段在‘公子鉆出號來’之前。從敘述的順序來看,這一段唱詞應該存在。……如果沒這段唱詞,其上下兩段唱詞在內容上就缺乏連貫性。《磨難曲》與抄本同。”

《富貴神仙》十二〔平西歌〕“太公對完,太公對完,收拾丁頭并竹簾。公子在外頭,替爹爹綁筆硯。氈條布簾,氈條布簾,大帶捆來上了肩。說保兒莫粗心,再回去看一看。”張未校。董校(俗P231-6):“路盛蒲三本皆脫此段。按:此段在‘公子說,不用看,沒吊了嗄’之前。這段唱詞的最后一句正接公子的一句話:‘公子說,不用看,沒吊了嗄。’如果沒有這段唱,公子的這句話便無著落。”

上述三條,是山大圖書館藏抄本比路盛蒲三本多出的。依照董校的分析看,應該是三本所據的底本有嚴重脫漏。

《磨難曲》五〔皂羅袍〕“一馬當先,營寨城池,跺一個稀糊爛。”張校(2004-4,P114-32):“各本同。‘一馬當先’前脫一個四字句。待考。”董校(俗P234-18):“牙崩不字,一馬當先,營寨城池,跺一個稀糊爛。”依照董校例,是指上海鴻寶齋代印本有“牙崩不字”四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磨難曲》十二〔銀紐絲〕“五更里合眼到陽也么臺,明窗紅日上三竿。悶懨懨,手腳沉困懶動彈。……”張校(2004-3,P93-2):“‘臺’字失韻,各本同。‘陽臺’或當是‘陽間’之訛,待考。”斷句(俗P236-11):“‘五更里合眼到陽也么臺,忽見情人半夜來,笑盈腮,進門迭不的訴衷懷,叫奴卸紅妝,催奴換繡鞋,多情人把我渾身愛,忽被雞鳴驚散開,臥到天明頭懶抬。我的天喲,害相思,越把相思害。’‘天明了頭沉身子也么酸,明窗紅日上三竿。’路盛蒲三本把第一句和末了一句接排,中間部分全脫。……《富貴神仙》不脫,可證。”路盛蒲三本嚴重脫漏。

《磨難曲》二十四〔跌落金錢〕“亂秋秋,并不知是因何故,獨行危坐一身孤,相識朋友半個無。悶攸攸,不知是應向何人訴。”董校(俗P242-18):“路盛蒲三本皆作‘亂秋秋,不知是應向何人訴’,中間部分皆脫。按:慘悽以四疊為常,鴻本足四疊。‘三本’脫中間一疊,只剩三疊,違律。”

《磨難曲》二十八〔跌落金錢〕“家人難得一尊同,我兒呀,杯酒與我勤勤送。想我流落在西東,想你愁悶在家中。”董校(俗P245-9):“‘同’字后面的部分,路盛蒲三本皆脫。按:從文意看,所說前兩句均敘飲酒之事,與上文文意相符;從曲律看,此曲每曲四句,四疊為常,共十六句,三本脫此段文字則只有三疊,不合常理。”比照鴻寶齋本,三本所據底本此處也屬于嚴重脫漏。

這些句段脫文和衍文的校訂,涉及到的曲牌有〔耍孩兒〕、〔疊斷橋〕、〔倒扳槳〕、〔呀呀油〕、〔劈破玉〕、〔跌落金錢〕、〔皂羅袍〕、〔桂枝香〕、〔黃鶯兒〕、〔哭皇天〕、〔平西歌〕、〔銀紐絲〕,充分驗證了筆者對該曲牌格律的歸納,包括節段、句數、字數、韻字的位置和聲調,乃至重疊節段的常規(如:〔跌落金錢〕四疊為常)。極大限度地排除了例外,證明了聊齋俚曲中曲牌格律的嚴整性和蒲翁創作中貫徹始終的嚴謹態度。

例如〔桂枝香〕在聊齋俚曲中使用了四十八次,僅有兩支起首不是尾字押去聲韻兩個四字句,均出現在《禳妒咒》中,省圖藏抄本卻顯示格律嚴整,路盛蒲三本的“例外”是有脫文所致。又如〔劈破玉〕使用了一百二十三次之多,最末一個韻字不押上聲的僅有四例,其中《禳妒咒》的一例,省圖藏抄本也為我們排除了。這又促使我們核對另一例“例外”,《姑婦曲》二“無言答”。孟慶泰《淄川方言志》十二頁顯示,在淄川話中“回答”的“答”正是讀上聲。再如〔皂羅袍〕使用了八十三次,下節起首兩句不是四字一逗的“例外”僅有兩次,也完全被省圖藏抄本《禳妒咒》和鴻寶齋本《磨難曲》排除。

這也啟示我們,那些剩余的不規則曲段,有可能都是傳抄過程中造成的錯訛,而不是蒲翁原作的率性失誤。

三、有礙節奏的脫字、衍字和點斷

有些脫字并不影響語義,但是對曲中句子的節奏有影響。從董校來看,路盛蒲三本有許多脫字和衍字,不如石印本和抄本更接近蒲翁的原作。

這樣的情況更多,只能舉例言之。

館藏抄本《墻頭記》一〔耍孩兒〕“尋常連茶葉沒有,待笑話那里撈著?”董校(俗P178-4):“‘葉’字路盛蒲三本脫。”

館藏日照葉春穉序石印本《慈悲曲》三〔銀紐絲〕“我的天來咳,挨罵難來,可又難挨罵。”董校(俗P185-4):“路盛蒲三本皆脫第二個‘難’字。”

《慈悲曲》三〔還鄉韻〕“縱不念書也無妨,就是家去見閻王。”董校(俗P185-11):“‘去’路盛蒲三本皆作‘去去’。”

《慈悲曲》四〔跌落金錢〕“老婆說是狗屁圈,不如留著做覓漢。”董校(俗P185-20):“路本盛本脫‘是’字,‘圈’后不斷;蒲本脫‘是’字。……脫‘是’字則成六字,違律。”

《慈悲曲》五〔銀紐絲〕“沒個真實信,隨即又回還,可不辜負了死一遍。”董校(俗P186-13):“路盛蒲三本于‘死’后衍‘這’字。”

館藏抄本《寒森曲》一〔耍孩兒〕“打撲的倉糧凈盡,一莊人具得存活。”董校(俗P190-15):“‘打撲的倉糧凈盡’路盛蒲三本均作‘打掃打掃的糧凈盡。’”

《寒森曲》一〔耍孩兒〕“滿總里幾畝好地,給了他何以為生。”董校(俗P197-25):“第一句;‘滿總幾畝好地’。”

《寒森曲》二〔耍孩兒〕“我把他家人著實打,他原不該肆猖狂。”董校(俗P192-4):“第二句路盛蒲三本均作‘原不該肆猖狂’。”

《寒森曲》二〔耍孩兒〕“趙惡虎憑著錢,東一千西二千,上下都買的蜜溜轉。”董校(俗P192-7):“末句路盛蒲三本均脫‘上’‘下’兩字。”

《寒森曲》二〔耍孩兒〕“那一日打他記的,我不是不敢承當。”董校(俗P193-40):“第一句路本如字,路盛蒲三本均作‘那一日打他時明明白白的’。”

《寒森曲》二〔耍孩兒〕“那里有從公審斷,怎論那是是非非?”董校(俗P193-8):“第一句路盛蒲三本均作‘那里從公審斷’。”

《寒森曲》二〔耍孩兒〕“三日上一聲傳,今日要審這一案。”董校(俗P193-12):“第二句路盛蒲三本均作‘今日要審這案’。”

《寒森曲》三〔耍孩兒〕:“弟兄倆聽說這話,想是他猜了幾分。”董校(俗P194-16):“第二句路盛蒲三本均作‘也是猜了八分’。”

《寒森曲》七〔耍孩兒〕“快把他衣服剝去,上了磨慢慢的細研。”董校(俗P199-7):“第一句路盛蒲三本均作‘快把衣服剝去’。”

館藏抄本《琴瑟樂》一〔耍孩兒〕“常言道海無邊,有朝一日自家干。”董校(俗P202-17):“路盛蒲三本于‘道’字后衍‘河無頭’。按:按律此句是六字‘3+3’式。衍‘河無頭’則變成九字句。”

《蓬萊宴》一〔西江月〕“王母駕臨蓬島,滿座都是神仙。”董校(俗P202-24)“‘蓬島’路本蒲本如字,盛本作‘蓬萊島’。”

館藏抄本《蓬萊宴》六〔疊斷橋〕“不虧你殷勤勸省,著天上神仙全無。”董校(俗P205-15):“路盛蒲三本‘著’皆斷前,且脫‘勸’字。”

《蓬萊宴》七〔耍孩兒〕“眼前間瀛洲十島,叫人把名利全忘。”董校(俗P206-1):“路盛蒲三本皆脫‘間’字。”

館藏抄本《俊夜叉》〔耍孩兒〕“你看乜南莊北院,那有你這樣丈夫?”董校(俗P206-11):“前句路本蒲本均作‘南莊北院’……路本蒲本為四字句,不能構成‘3-4’式,違律。”

《俊夜叉》〔耍孩兒〕“看著你沒什仗勢,倒不如死了干凈。”董校(俗P206-25):“后句路盛蒲三本均作‘不如死了干凈’。”

《俊夜叉》〔耍孩兒〕“若是他執迷不悟,到如今兩手攀肩。”董校(俗P207-25):“‘他’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館藏抄本《禳妒咒》十三〔耍孩兒〕“今日看來真畜類,知道那羞恥是什么?這樣東西要他咋?”董校(俗P214-19):“‘今日’路盛蒲三本皆脫。‘咋’作‘煞’。”今再按:路本蒲本缺四曲。(三曲〔房四娘〕和下一曲〔耍孩兒〕,盛本據關德棟本補。)

《禳妒咒》十三〔耍孩兒〕“這就該碎尸萬段,還著那狼拖狗巴刂。”董校(俗P214-23):“盛本作‘碎尸萬段還著那狼卸尾巴’……抄本合律。盛本的改動不但違律,連意思也不通了。”

《禳妒咒》二十〔羅江怨〕“心上癢何處抓尋,沒操守就入了迷魂陣。”董校(俗P215):“‘守’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禳妒咒》二十一〔還鄉韻〕“羞殺人嗄臉還把親朋見。”董校(俗P215):“‘臉’路盛蒲三本皆脫。”

《禳妒咒》二十八〔耍孩兒〕“只望人再休提起,把前情一筆全勾。”董校(俗P217-7):“‘人’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禳妒咒》二十九〔耍孩兒〕“買老婆要大錢,只怕他叨的無邊岸。”董校(俗P217-10):“‘岸’字路盛蒲三本皆作‘沒沿’。”

《禳妒咒》二十九〔耍孩兒〕“待霎兒進門相見,我看他怎么安排?”董校(俗P217-23):“‘他’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禳妒咒》二十九〔耍孩兒〕“望著我親親熱熱,我和他前世有因。”董校(俗P217-30):“‘我’字路盛蒲三本皆脫。”今再按,似是前后兩‘我’字皆脫。

《禳妒咒》三十〔耍孩兒〕“我兒既然望他好,我也愛他不張狂。”董校(俗P218-3):“第二個‘我’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禳妒咒》三十二〔耍孩兒〕“你看他天生造化,把悍婦變成了賢妻。”董校(俗P219-6):“‘他’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禳妒咒》三十三〔耍孩兒〕“那一天又撥麥豆,(才請咱三叔來看著。)”董校(俗P220-10):“路盛蒲三本皆作‘那一天又撥’……作五字則違律。”

山東大學圖書館藏抄本《富貴神仙》五〔房四娘〕“方娘子甚凄惶,你從何處返故鄉?”董校(俗P226-17):“‘何處’路盛蒲三本均作‘那(哪)’。”

《富貴神仙》六〔劈破玉〕“方坐下端上了佳肴美味。”董校(俗P227-4):“路盛蒲三本均脫‘了’字。”

《富貴神仙》十四〔桂枝香〕“一時來三位神仙,一個個寬袍大袖。”董校(俗P232-4):“‘一個個’路盛蒲三本均作‘一個’。”

上海鴻寶齋代印本《磨難曲》二〔耍孩兒〕“這一限若是不死,只得要遠走高飛。”董校(俗P233-18):“‘要’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磨難曲》二〔耍孩兒〕“你若是放我回去,我只是磕頭作揖。”董校(俗P233-21):“第一個‘是’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磨難曲》五〔耍孩兒〕“再加上三千兩吊,把黑白翻將過來。”董校(俗P234-28):“‘兩’字路盛蒲三本皆作‘貳’,且脫‘上’字。”

《磨難曲》六〔耍孩兒〕“不如年從此撒腿,就說是游學山西。”董校(俗P235-8):“‘你’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磨難曲》十一〔耍孩兒〕“誰不知冤仇莫結,惜乎他晚了三秋。”董校(俗P236-2):“路盛蒲三本皆脫‘不’字。”

《磨難曲》十四〔耍孩兒〕“賊奴才,忒也差,挑雜差傾人家,怎么又把老婆霸?”董校(俗P236-12):“‘又’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磨難曲》十四〔耍孩兒〕“知縣真真和你厚,不嗔你來還打他。”董校(俗P237-21):“‘來’字路盛蒲三本皆脫。”

館藏抄本《增補幸云曲》三〔耍孩兒〕“渾身戰走了三魂,號靈山點卯一遭。”董校(俗P246-1):“‘戰’字路盛蒲三本皆脫,‘號’字路本盛本斷前。”

《增補幸云曲》三〔耍孩兒〕“醒坐時快忙救主,免的你項上一刀。”董校(俗P246-5):“‘坐時’路盛蒲三本作‘來’。”

這些脫字、衍字的校訂證明,〔耍孩兒〕最后一節的節奏“3+4,3+4(平)”,已經可以“定論”。另外,對〔還鄉韻〕、〔羅江怨〕有關句子的節奏,也是有力的驗證。

僅從上述校勘條目看,館藏日照葉春穉序石印本《慈悲曲》,館藏抄本《墻頭記》、《琴瑟樂》、《寒森曲》、《蓬萊宴》、《俊夜叉》、《禳妒咒》,山東大學圖書館藏《富貴神仙》、《增補幸云曲》,上海鴻寶齋代印本《磨難曲》,似更為精良。當然,如果仔細對校,也有可能某些方面路盛蒲三本有勝過上述版本之處。

但是無論如何,認真搜求版本并應用于校勘總是文獻整理者的職責。上述脫字、衍字之所以沒有被路盛蒲三本校出勘正,有可能是整理者沒有見到有關版本,更大的可能則是校訂者不具備相關韻律知識。版本對校的習慣是對于異文(包括脫文和衍文)“擇善而從”,但是何者為“善”卻有校勘者主觀因素在內,校勘者知識素養某方面的不足,可能導致錯誤的選擇。

四、關于俚曲格律的再思考

以上從三個方面談了董紹克先生的版本比勘工作對俚曲格律研究的補充驗證。

至此,我們深信,聊齋俚曲的格律是嚴整的,我們的格律研究工作是科學有效的,研究結論是基本可靠的。我們也進一步認識到格律研究工作對俚曲整理的重要意義。

《聊齋俚曲集》作為一部著作,有一定的特殊性:1、作者生前并沒有纂輯出版的打算,從選目到定名都是兒孫后輩所為。因此不存在文獻學意義上的“清稿本”和“抄稿本”。2、作者本人沒有進行過全面細致的校訂工作,其中有的作品甚至可能是未完稿(《丑俊巴》),大概只有《磨難曲》進行過多次校訂。3、作者去世后二百余年間只有手抄流傳,抄本多是單行本,流傳脈絡不清晰。就路盛蒲三本來看,有許多相同的脫衍錯訛,很可能出于同一系統的抄本,因此他們之間相互比對不會有多大的意義。

《聊齋俚曲集》的校勘工作雖然極為艱巨復雜,但是也自有它的特殊有利條件。筆者認為,作為文人創作的“俚曲”,其有牌曲文應該具有相當的格律統一性,這是鑒定曲文真偽訛錯的有效途徑。

有牌曲子和無牌韻語,是十四種聊齋俚曲的主體,(像《琴瑟樂》、《俊夜叉》這類說唱體俚曲,就根本沒有賓白。)只要我們能勘定曲文,又用類似方法勘定無牌韻語,就距離蒲翁原作面貌不遠了。

就曲文本身說,雖然傳抄過程中每支曲子都可能產生字句的錯訛,但是內在的格律要求決定了同牌曲子之間不太可能產生同一位置上的錯誤。因此,只要有相當數量的同牌曲子,我們就能找出這個曲牌規律性要求——格律,從而確定具體曲段的訛錯所在。再輔之以語義、字形等方面的辨析,曲文原貌就“雖不中不遠矣”。

也就是說,格律研究對版本的依賴性很小,它有獨特的語言學方法:客觀歸納法。曲牌格律相對獨立于曲文內容之外,有自己的客觀規定性。雖然不排除作者有臨時的變通,但那只能是極個別的,不礙大局。像蒲翁這樣的語言大師,既熟悉民間俗語俗曲,又有傳統詩詞格律的修養(從他跟王漁洋這樣的詩壇領袖能詩文往來,就可想見其文字音韻功底),不太可能自損聲譽,出現太多的文字聲韻失誤。

反過來說,格律研究卻對版本研究很有幫助。對于文獻校勘來說,版本的鑒定與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格律研究也可以是提供判定現存版本優劣善否的一種有價值的標準。董著附錄的“文本校勘”中對科介賓白的校勘條目很少,主要是曲文校訂,他就充分利用了格律研究的現有成果。筆者本人并沒有目驗眾多版本的全貌,僅據董著的有關條目觀察,幾種單行本(石印本《慈悲曲》,蒲松齡紀念館藏抄本《寒森曲》,山東大學藏抄本《禳妒咒》和《富貴神仙》,鴻寶齋本《磨難曲》)解決了很多路盛蒲三本存在的脫文、衍文問題,很值得重視。

聊齋俚曲格律研究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聊齋俚曲集》的研究歷史,嚴格說來,也就是二十年左右。這其間也有零星對曲牌源流的考察和某些“詞格”分析,筆者《聊齋俚曲曲牌的格律》則是較為專門的格律研究。它不僅對五十種曲牌逐一排比考察,而且對舊有“詞格”一語做了深化和細化,即除了句數、字數、韻腳位置要求以外,又明確了句中節奏和韻腳字的聲調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創制了各種曲牌的格律譜。

經過近來的檢驗和思考,筆者也發現一些不足,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懇切希望得到有關專家的切磋指正。

1、格律研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版本的困擾。筆者原來只閱過路蒲盛三本和關德棟本的有關曲目,有些四本共同的訛誤,就無法得到滿意的解答。

2、各種來源的抄本或印本都可能存有訛誤。傳抄者可能更多注意故事情節,對曲文的形式方面不夠重視,不同程度地存有漏標誤標曲牌、省略疊句或和聲的現象。特別是省略現象,以前分析論證不足。

3、〔梆子腔〕應該不是曲牌,板腔體應該有不同于曲牌體的格律要求。

4、某些“曲牌”使用較少,缺乏共同的格式,是否另有結構規律,像〔蓮花落〕、〔山坡羊〕是否能算曲牌,還有待研究。

5、某些曲牌變式太多,如〔疊斷橋〕、〔倒扳槳〕、〔房四娘〕、〔跌落金錢〕、〔平西歌〕、〔西調〕,筆者各歸納有兩種格式;而〔香柳娘〕、〔呀呀油(呀呀兒油)〕則各歸納有三種格式。格式太多,其曲牌的獨立性、規定性就要打折扣。是蒲翁改造俚曲的過程中格式不穩定,還是原作抄本于和聲疊句有省并,抑或還有其他原因,也待研究。

6、兩種曲牌標名,韻律格式相同或相近,如〔太平年〕與〔房四娘〕(第二式),究竟是同牌異名還是曲牌誤冠;是作者自定,還是抄者手誤,僅據現見版本作歸納尚不易解決。

筆者期盼著,有更多的人參與俚曲格律的研究,以推動聊齋俚曲乃至整個聊齋學的深入發展。

參考書目:

張鴻魁2002 《聊齋俚曲曲牌的格律》,《語文研究》第3期。

張鴻魁2003 《聊齋俚曲格律和校勘注釋》,《蒲松齡研究》第2期,第3期。

張鴻魁2004 《聊齋俚曲格律和校勘注釋》,《蒲松齡研究》第3期,第4期。

張鴻魁2004 《“甩”、“摔”和“蟀”的讀音問題》,《東岳論叢》第1期。

張鴻魁2005 《聊齋俚曲格律和校勘注釋》,《蒲松齡研究》第1期。

董紹克2004 《聊齋俚曲集俗字研究》(未刊稿)。

董紹克2006 《聊齋俚曲集誤字舉例》,《語言科學》第4期,95-101。

(責任編輯 魏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91九色视频网| 亚洲永久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国产系列在线| 中国毛片网|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国产午夜看片| 在线看国产精品|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夜夜爽| 五月激情综合网|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午夜在线不卡|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69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成人国产小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欧美日韩va|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91精品视频网站|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19p|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8090成人午夜精品| 伊人激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综合色88|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国产视频|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在线看国产精品| 欧美h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国产精品第5页| 久久毛片网| 欧美色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