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府重大決策將嚴格程序
《重慶市政府重大決策程序規定》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實施,市政府辦公廳和市政府法制辦12月15日舉行座談會建議,要進一步制定實施細則,建立監督機制,以有效遏制“決策時拍腦袋、執行時拍胸脯、失誤時拍屁股”的“三拍”現象。
(《重慶日報》2005年12月16日消息記者 鄭家艷)
重慶躋身全國十大宜居城市
2005年12月23日,記者獲悉,國內首個城市宜居性綜合評價的量化指數《2005中國城市宜居指數報告》對外公布,重慶宜居指數為66.5,在全國31個大城市中排名第十。
(《重慶晚報》2005年12月24日消息 記者 陳 林)
汪洋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
2005年12月24日,重慶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傳達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重慶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東明傳達了中共中央的決定:汪洋同志任中共重慶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免去黃鎮東同志的重慶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中央另有任用。
(《重慶日報》2005年12月25日消息)
重慶市“八大民心工程”年底全都滿意交卷
鵝嶺公園免費開放、20座城雕矗立街頭、南山立交建成通車……2005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確定了“2005八大民心工程”。經過全市一年的努力,市政府終于向重慶市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截至2005年12月底,覆蓋飲用水、生態環保、交通暢通、城鎮住房等領域的各項目任務已全部完成。
(《重慶晨報》2005年12月28日消息 記者 趙君輝)
重慶22.5萬進城農民學藝
政府補貼每人300元學費,讓22.5萬名進城務工的農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受培訓的農民中已有90%以上找到了工作。據了解,在2005年民心工程之就業和再就業工程中,市農業局除培訓22.5萬名農民外,全年還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3.7萬人。據統計,農民全年務工總收入達360億元,人均收入1510元。
(《重慶商報》2005年12月29日消息 記者 王端)
全免農村初中小學學生學雜費
2005年12月28日召開的市財政工作會議傳出重要消息:從2006年起,重慶的農村初中、農村小學,將全部免除學生的學雜費。
(《重慶商報》2005年12月29日消息 記者 劉定云 實習生 蔣昆 鄒穎)
重慶“兩會”召開
市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市政協二屆四次會議于2006年1月11日至16日隆重召開。目前我市現有市人大代表855人、市政協委員866人。討論和審議《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是今年“兩會”的重頭戲。
(《重慶日報》2006年1月10日消息 記者 商宇)
重慶投資集團資產兩年增1200多億
從2003年市國資委成立,到去年底,重慶十大投資集團資產總額從300多億元增至1560億元,資產質量較好。
(《重慶日報》2006年1月10日消息記者 劉浪)
重慶市今年內試點平價醫院
2006年1月13日,在市政協二屆四次會議提案辦理現場,市衛生局局長屈謙表示,年內將開展惠民醫院試點,以解決低收入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重慶晚報》2006年1月14日消息 記者 李偉)
我市四項制度榮獲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
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2006年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揭曉,我市2004年創建法治政府“四項制度”?穴行政決策聽證、政務信息公開、部門文件審查、行政首長問責?雪榮獲這一獎項。我市開縣麻柳鄉黨委政府“八步工作法”榮獲入圍獎。
(《重慶日報》2006年1月15日消息 記者 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