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9日,劉善兵自2004年7月當選村主任后第17次回到家鄉。他回來參加武隆縣首屆人才節,處理村上事務。擁有3000多萬元資產的劉善兵,為何熱衷于家鄉建設,并寧愿飛機來飛機去,一心兩用,心系兩地,一手抓企業發展,一手抓村上建設?
莊嚴承諾,贏得全體鄉親的信賴
2004年7月11日上午,武隆縣后坪鄉白鶴村壩子聚集了500多位村民,他們在這里選舉自己的當家人。
“如果我當選村主任,首先要改變村里基礎設施落后的面貌,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每個組通公路,還要把公路通到家家戶戶,并給每家每戶找一條致富的路子。只要大家愿意,我的企業將吸納本村所有外出務工人員,幫助貧困群眾盡快脫貧致富……”
一席熱情洋溢的競選演講,贏得了鄉親們的陣陣掌聲。劉善兵以100%的贊成票當選為白鶴村的村主任。
…………
1997年8月,在白鶴村一組窮壩子生活了26年的劉善兵,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了300元錢,只身前往云南打工,并下定決心——不混出個人樣決不回家。
4年的打工生涯,劉善兵憑著自己的勤奮和誠信在昆明開創了一片自己的天地。2001年,劉善兵組建了自己的公司——昆明貝寧杰通訊科技有限公司,現擁有資產3000余萬元,承接了昆明、文山、紅河、大理、楚雄、曲靖、玉溪等地的光(電)纜通信線路工程、通信管道工程達2500余項。
富裕了的劉善兵,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飽嘗貧困的劉善兵,懷著對父老的一片深情厚意,立志要改變家鄉的落后面貌。5年來,他一手著力于企業發展,一手致力于家鄉建設。回到家鄉競選村主任,就是為了把家鄉建設得更好。劉善兵說:“白鶴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走到哪里我都是白鶴村人。”
當選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積極向市物價局爭取了32萬元,修建白鶴村希望小學。沒有隆重的開工儀式,也沒有豪華的竣工典禮,在修建過程中,由于資金不夠,他墊進去8萬多元,為的是他常說的那句話:“致富的關鍵在于人的素質的提高,要提高人的素質關鍵在于教育。”
殷殷鄉情,150萬元幫扶故里
如今,白鶴村的“窮窩子”面貌變了,這個擁有315戶1282人的村,年人均收入已躋身全縣前列。
而兩年前,全村有電視的農戶不到30戶,現在1/3以上的人家已買了電視;電話用戶也由原來的極少數達到了40%以上,正在實施的整村推進通訊建設項目完工后,將達到80%。說起白鶴村的發展變化,人們很自然地說起劉善兵。
為了讓“白鶴”展翅,5年來,劉善兵出資150余萬元支持家鄉建設基礎設施、發展公益事業和幫扶困難群眾。每年回家過年,他都帶著一車尿素來到白鶴村青杠林周正合家院壩里,通知全村的貧困戶每戶領取一袋,同時還買上禮品,看望慰問全村300多戶貧困戶;2004年大年三十回家,看見三組的村民還在冰天雪地里修公路,劉善兵十分感動,當即從身上掏出錢來,發給每家50元,支持他們用于公路建設;修建村民活動中心,上級撥款只有4萬元,劉善兵為擴大建筑面積,添置設備,自己投進去6萬多元;2005年初,劉善兵出資70萬元為白鶴村建起了一個年養殖100頭優質種豬和360頭商品豬的養殖場。從2001年到現在,劉善兵為家鄉修路建橋、資助學校和村民活動中心建設,為桐梓片各鄉鎮添置辦公設備,救助貧困大學生,修建養殖場,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看望慰問特困群眾和五保戶共支出了150多萬元。
為了讓家鄉人盡快脫貧致富,劉善兵以每人3萬元的年薪從家鄉聘請了20多名直屬工程隊隊長,吸納了家鄉200余人到公司打工,每年可從他公司掙到300萬元,一來推動了家鄉經濟發展,二來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劉善兵暗暗發誓,要將白鶴村建設成為全縣最富裕的村。自當選村主任后,劉善兵便成了坐飛機回鄉辦公的人,他先后17次回到白鶴村,與村支兩委的同志一起謀劃村里的發展。通過一年多的努力,白鶴村實施扶貧整村推進和建設小康示范村取得了明顯成效。這個昔日偏僻落后的山村,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飲水思源,追求進步促發展
“人,總得有個信仰,人的思想終要有個歸宿。是黨的英明政策使我走上了富裕道路,我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2年,劉善兵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兩年多時間里,劉善兵時刻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當選村主任后,他堅持每月回家鄉一次,爭取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與村支兩委班子成員一起共同謀劃家鄉建設。從昆明到后坪鄉,單是路費花銷就不是一筆小數目;回家后總要給村上表示一下實惠;在上級為村上爭取項目、協調關系從不花村上一分錢;上面領導到村上檢查工作,接待任務也由他個人全部承擔。
2004年9月,劉善兵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2005年10月3日,經中共后坪鄉駐昆明貝寧杰通信公司流動黨支部考察,支部一班人認真討論,同意了劉善兵入黨轉正的申請,劉善兵成為一名中共正式黨員,實現了多年的夙愿。
如今,在劉善兵所在的流動黨支部的14名黨員中,有8名成為企業主管,有3名成為公司業務骨干。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困難黨員先上,有重擔黨員先挑。這個流動黨支部,已成為后坪鄉黨委與流動黨員加強聯系的堅強紐帶,也成為昆明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