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作用于什么部位
外源蛋白質進入人體內后,總是在有酶參與的條件下,經過水解作用變為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才能被吸收。在教師講到相關問題時,學生問道:“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質的什么部位?”教師回答:“作用于肽鍵。”學生再問道:“那肽酶又作用于什么部位呢?”教師曰答:“還是肽鍵。”“那么作用部位都是膚鍵,這不是與酶具有專一性相矛盾了嗎?”
關于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蛋白質在哺乳動物消化道中,降解為氨基酸經過的一系列過程,并具體分析蛋白酶和肽酶到底作用于什么部位。
首先白質進入胃后,刺激胃分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催化具有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以及亮氨酸、谷氨酸、谷氨酰氨等肽鍵斷裂,使大分子的蛋白質變為小分子的多肽。蛋白質在胃中消化后,連同胃液進入小腸,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羚肽酶和氨肽酶等。胰蛋白酶可水解由賴氨酸、精氨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鍵。糜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含有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羧基形成的肽鍵。腸中還有一種彈性蛋白酶,其特異性最低,能水解纈氨酸;亮氨酸、絲氨酸以及丙氨酸等各種脂肪族氨基酸的羚基形成的肽鍵。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彈性蛋白酶作用后的蛋白質,已經變成短鏈的勝和部分游離氨基酸。短肽又經羚肽酶和氨肽酶作用,分別從肽鏈的C端和N端水解掉氨基酸殘基。羧肽酶有A、B兩種,分別稱為數肽酶A和羧肽酶B。羚肽酶A主要水解由各種中性氨基酸為羧基末端構成的肽鍵。羚肽酶B主要水解由賴氨酸、精氨酸等堿性氨基酸為羚基未端構成的肽鍵。而氨肽酶則水解氨基末端的肽鍵。
綜上所述,各種蛋白酶和肽酶雖然都作用于肽鍵上,但作用的肽鍵足有所不同的。這與形成肽鍵的兩個氨基酸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其與酶的專一性也就并不矛盾了。
(林子杰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中學園區校 215021)
(靳 琰 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上海 200062)教學一得
淺議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關系
抗洪搶險的戰士經過一天的緊張戰斗,又渴又餓,這時他們體內的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有的同學認為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對血糖的調節是相互桔抗。因此,在又渴又餓時,胰島素分泌減少,而胰高血糖素增多,從而維持內環境的穩態。但也有部分同學認為,在高三選修教材有關血糖調節的示意圖中表明,當血糖痕度降低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會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增加,故胰高血糖素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也會增加。學生爭論不休,各說各的道理,到底誰是誰非呢?這首先要從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調節機制談起。
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血糖代謝,促進血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合量,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胰高血糖紊是由胰島A細胞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升高。可以看出這2種激素的主要作用正好相反,當血糖含量較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減少,2種激素拮抗作用的結果是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并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的含量降低。當血糖含量降低時,胰島素分泌減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結果促進肝糖元分解為葡萄糖,使葡萄糖含量增加。可見,胰高血糖紊的升血糖和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相互拮抗,共同實現對糖代謝的調節,使血糖維持相對穩定。
那么,選修教材的圖示錯了嗎?我認為是正確的。因為胰島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增加,必然會使血糖升高,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不會使血糖濃度過高,因此當血糖升高時,必然會使胰島素升高。那么如何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呢?
應從幾個階段來說明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量的分泌關系。在正常狀況下,人吃飯不久,血糖會上升,會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明顯增加,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使血糖濃度降至之間。在這一階段是胰島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但血糖不會無限制下降,當血糖低于時,會刺激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正是由于這種共同作用,維持血糖相對穩定。當血糖較低時,教參指出低于60mg/dL時,會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同時胰島素的分泌欠量減少,于是肝臟釋放出大量的葡萄糖進入血液,從而避免了低血糖的發生。因此,人在劇烈運動后的饑餓狀態下,應是胰島素分泌減少,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何澤勝 重慶市萬州新田中學 404027)教學一得
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的好材料——八棱麻
在實驗教學中,材料的選取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之一,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教材上材料選用綠色的植物葉于,如菠菜葉子。但是在實踐教學中,發現八棱麻也是一種很好的實驗材料。八棱麻屬于川續斷目忍冬科接骨木屬,別名為接骨草、臭草、走馬風等,為多年生的灌木狀草本,高達3m,根莖橫生,圓柱性,羽狀復葉,小葉3-9片,長橢圓披針形,長卜15cm,寬3-5cm,生于山坡、路旁、溪邊、荒野灌叢中,在夏、秋2季收集,同時八棱麻也具有活血散瘀、祛風活絡、發汗利尿、跌打損傷、風濕病、腎炎水腫、治療腳氣病、蕁麻疹等。用八棱麻做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具有以下優點。
①此實驗剛好是在每年的9-10月份進行,而此時也是八棱麻生長茂盛時期,特別是靠近山區的學校為選材提高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②在實驗過程中,分組用菠菜葉和八棱麻做了實驗,發現用八棱麻做實驗的效果更好,也便于研磨,同時八棱麻屬于灌木狀草本植物,用此做實驗材料可以不需要實驗成本。
③通過此實驗,也可以增強學生對植物的認識和掌握。
④八棱麻葉片的保水能力比菠菜葉子強,采集回來后,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都可以使用,這樣就給我們的實驗員帶來方便,因為能夠減少采集的時間和次數。
(唐時鴻 湖南省石門縣第一中學 415300)教學一得
注射器在生物學小實驗中的妙用
現在注射器大多是一次性的,生物教材可以把它們利用到生物學實驗中,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注射器的幾個小例子,
1 用注射器觀察“發酵現象”
1.1 材料用具
輸液瓶(帶瓶塞)1個、糖、酵母、40mL注射器1支、溫開水若干、試管1支、澄清石灰水若干、塑料軟管1根(直徑與注射器出氣孔相匹配,長度30Clltt左右)。
1.2 方法步驟
①用溫開水溶解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倒入輸液瓶,再往瓶內放入一些溫開水,總體積占瓶予的y3,用橡皮塞塞上瓶9。②將一排除空氣的40mL的注射器針頭插入橡皮塞(但不要過深)。③一段時間以后發現注射器的活塞向后推進,待推進到40mL時,拔下注射器。④在注射器出氣孔接上軟管,把注射器內的氣體注入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石灰水變渾濁了。這樣設計實驗不僅證明酵母發酵時令產生氣體,而且可證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
2 探究“葉片正面和背面的氣孔一樣多嗎?”
氣孔是外界進行氣體交挾的“窗口”,而且下表皮的氣孔數量比上表皮多。為了增加感性認識,親眼觀察到氣孔的存在,我設計了一個小實驗。
2.1 實驗器材
空心菜、注射器1支、清水1盆、橡皮筋1個。
2.2 方法步驟
摘取一片新鮮,完整的空c菜葉片,置于通風處,等它萎蔫后,取1個注射器,將針頭插入葉柄里,用細橡皮筋扎緊葉柄,再將菜葉完全浸沒在清水里,用注射器向葉柄里注入空氣。這時,可以看到葉片上有小氣泡冒出,冒泡處就是氣孔。而且葉片背面冒泡的氣孔明顯比正面多。
3 用注射器觀察雞卵上的氣孔
3.1 材料用具
雞卵1枚、帶針頭的注射器1個。
3.2 方法步驟
將蛋殼用針扎1個小眼,從這里插入注射器的針頭(注意小眼和針頭間的縫隙,應盡量密實)。然后用注射器向里緩緩打氣,使蛋殼里的壓力增大。過一段時間后,可見蛋殼表面出現一點一點的液珠。也可以先用注射器,把卵白和卵黃抽出,再吸一管紅墨水或其他顏色的水,從這個小眼向里面注入,然后用注射器從這個小眼中向里面打氣。里面的壓力增大了,蛋殼內的虹墨水就從蛋殼上的小孔里面擠壓出來,在蛋殼表面就出現了一點一點的紅色水珠,現象更明顯。
4 用注射器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4.1 實驗器材
注射器1支、塑料軟管1根(直徑與注射器出氣孔相匹配,長度30cm左右)、試管3支、玻璃管1根、蹬清石灰水若干。
4.2 方法步驟
用甲、乙、丙3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甲做對照,向乙試管中用注射器注入空氣10s,再用吸管向丙試管中吹氣10s,然后分別與甲試管做比較,可以發現呼出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從而證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昊海莉 河南省安陽市曙光學校 4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