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索用微型磁筆進行動植物DNA快速提取與電泳鑒定的實驗研究。方法:取菜葉OAR或人類全血0.1mL、磁珠懸液0.25mL,選擇性結合DNA、洗滌、洗脫、電泳即得。本法不需離心,不用大量檢材,用微型磁筆在離心管中微量操作,分離純化DNA只需30mln,電泳只需50nlln。結果:可以觀察到清楚明亮的DNA條帶,使學生同時掌握了正規DNA提取和瓊脂糖電泳二項技能。結論:本方法是對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實驗的一大改進,它操作簡捷直觀、降低了實驗成本,提升了實驗水平,使得高純度DNA的提取實驗今后可以在大學、中學的生物學、遺傳學實驗室進行,給更多的學生和教師、科研人員參與生傘科學的研究提供了機會。
關鍵詞 微型磁筆 磁珠 DNA鑒定 瓊脂糖電泳
中圖分類號 Q-337
文獻標識碼E
生命物質的提取是研究生物體內大分子及其運動規律的首要前提,用微型磁筆和磁珠進行DNA的分離純化屬第三代生命物質的先進的提取方法。
磁珠是一種包被有生物活性基團的功能化載體,它兼有液體的流動性和固體磁性顆粒材料的雙重特點,從而使固—液相的分離變得十分方便快捷。
微型磁筆的出現和應用,給生命科學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和武器,也給大、中學生對DNA的直觀認識提供丁一個簡捷、客觀的實驗途徑。
1 材料和設備
1.1 檢材
香菜葉、芹菜葉、洋蔥、花菜、白色花瓣、各種花蕊、干燥野菊花、玉米、大豆胚胎、人類EDTA抗凝全血,可任選一種,優選使用花蕊和菜葉。注:不推薦使用雞血,因禽流感等動物病毒較多,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學生實驗盡量不使用血液制品,若必須實驗,建議到醫院化驗室或血站聯系無傳染病毒的人類血液。
1.2 試劑
A磁珠懸液,B洗滌液1,C洗滌液2,D洗脫液(該4種試劑已事先封裝在1.5mL的離心管EP中),電泳緩沖液母液,電泳指示液,電泳級瓊脂糖,細胞裂解液。
1.3 設備
微型磁筆,微量移液器,吸頭,多用架,1.5mL離心管(EP管),電泳槽,凝膠盒,6齒梳,60V直流電源,紫外線燈箱,水浴箱,6孔塑料點滴板,微型渦流振蕩混勻器。
2 實驗原理
細胞裂解液是一種蛋白變性劑,可使動植物的細胞膜裂解,并使與DNA結合的蛋白質變性,DNA游離釋放,磁珠可以特異性地吸附DINA,通過洗滌,去除DNA以外的RNA、蛋白質、多糖、脂質、色素等雜質,再用洗脫液解離吸附在磁珠上的DNA,得到純度很高的DNA,可用于PGR模板、基因工程等。
瓊脂糖是一種鏈狀多糖,它的載樣凝膠在緩沖液中接通直流電源的情況下,帶負電荷的DNA分子可通過瓊脂糖凝膠中的網孔從負極向正極泳動,由于凝膠中的熒光染料分子可插入DNA分子的2個堿基之間,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呈現出桔紅色的熒光。
3 磁筆提取DNA方框圖(以植物為例)
吸取香萊葉濾液0.2mL放入A管中,混勻5min→插入磁筆吸附磁珠→磁珠在B管、C管中各洗滌15min→再吸附磁珠到D管中溫育10min→吸棄磁珠,DNA保留→進行電泳鑒定。
4 電泳方框圖
5uL電泳指示液與50uLDNA洗脫液混合→加樣→把凝膠轉人電泳槽中→開啟電源,電泳→取出凝膠沖洗→放人紫外線燈箱中→觀察鑒定結果。
5 實驗前準備
5.1 分組設計
若全班50個學生,2人為一實驗小組,共25小組,2人中1人主管操作,1人監督提示。每5小組編為一個電泳大組。
5.2 檢材準備
提前1h準備。取香菜葉3-5g,在研缽內研磨成粗絲狀,加入裂解液15mL,用研磨棒攪磨均勻,然后放入水浴箱中的隔板上,恒溫60t,水浴30min。期間每隔10min攪勻一次。30min后用2層紗布把液體過濾到一個小燒杯內,得濾液約7mL,可供全班使用。
5.3水浴箱準備
實驗前1h開啟,恒溫60~65℃,放人多孔或網狀隔板(供插入1.5mL離心管用),加水量與隔板面相平。
5.4 電泳緩沖液準備
取電泳緩沖液母液40mL,加蒸餾水至400mL,即成電泳緩沖液使用液,供全班使用。
5.5 提取用具準備
實驗前10min,把移液器、微型磁筆及A、B、C1、C1、D5個離心管擺放在多用架上,并把直流電源、電泳槽、紫外線燈箱放在有電源插頭的地方。
5.6 制電泳凝膠塊
提前30min準備,供全班使用。取1包電泳級瓊脂糖(已放在盒中,每包1.35g),放人250mL的三角燒瓶中,加蒸餾水150mL,水浴98℃,時間約30min,使瓊脂糖徹底溶解成無色透明的黏稠溶液,取出后,加入有機熒光染料液搖勻,緩緩傾人到5個插有6齒梳子的制膠板盒中,膠液面與盒上緣相平。約1h后膠液完全凝固,再慢慢撥出梳子,可看到清晰完整的6個上樣膠孔,在凝膠前端切個小角作標記,依次為1、2、3、4、5、6泳道,每小組占用一個泳道,第6泳道作為空白陰性對照。5塊凝膠板可供全班5個電泳大組使用。
6 DNA提取操作步驟
現以香菜葉提取為例,其他檢材仿此操作。
6.1 磁珠結合
用移液器吸取香菜葉濾液0.2mL,加入到離心管A中(1.5mLEP管),振蕩混勻15秒鐘,室溫下放置6min,其間每隔3min輕輕搖晃EP管數下混勻內容物。
6.2 磁分離
從多用架上取下磁筆,下撥磁筆滑桿,緩緩插入到EP管中,使磁珠全部吸附到磁筆頭部。
6.3 洗滌
慢慢從A管中取出磁筆,緩緩插入到B管中,上撥磁筆滑桿,并輕輕晃動筆頭,使磁珠釋放到洗滌液中,用磁筆頭部輕輕攪勻15s,再下撥磁筆滑桿吸附磁珠后取出,插入到C管中,重復洗滌一次。
6.4 洗脫
從C管中取出吸附有磁珠的磁筆,放在多用架上(保持下撥磁筆滑桿狀態),使磁珠在筆頭上干燥3min。再把磁筆插入到D管中,上撥滑桿,使磁珠釋放,用筆頭混勻磁珠15 9,取出磁筆,閉合EP管上蓋,插入到水浴箱隔板上,65℃溫育10min,其間每隔3min搖晃EP管數下混勻內容物。
10min后取出EP管,立即插入磁筆,下撥滑桿,吸凈磁珠后取出,純化后的DNA存留在D管上清液中供作電泳鑒定用。
7 電泳鑒定操作步驟
7.1 指示液點樣
把瓊脂糖凝膠(連同膠框)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吸取藍色的電泳指示液51xL,在點滴板孔中各點成一個小圓點,共6個圓點。
7.2 DNA上樣
仔細吸取D管中的洗脫液50gL,小心加到藍色圓點上,慢慢抽吸2次混勻,準確地注入到膠塊上的小孔內,每個小孔代表一個泳道,第6泳道為空白陰性對照(請換用新吸頭吸取50蒸餾水代替DNA)。泳道排列順序從膠塊切角端算起,分別作為1、2、3、4、5、6泳道,各小組要記清楚自己的泳道。
7.3 電泳
把膠塊(連同膠框)放到電泳槽中間的托板上,上樣孔一端朝向電源的負極端(一定要放準,因DNA帶負電,向正極泳動),再向電泳槽中慢慢傾入電泳緩沖液使用液,使液面剛好浸沒膠塊為準。開啟直流電源開關,電壓50-60V,電流15-20mA,電泳時間40min,電泳儀有5路輸出,可供全班5個電泳組同時使用。
7.4 鑒定
電泳40min后,關斷電源,戴上一次性手套取出膠塊,慢慢把凝膠塊推出到手掌中,在自來水下輕輕沖洗5s,再把凝膠塊放到紫外線燈箱中的玻璃板上,關閉箱門,打開電源開關,從箱體上方的窗口上即可看到膠塊泳道上的桔紅色DNA條帶。用瓊脂糖電泳鑒定DNA,是目前國內外通用的科學鑒定方法。
8 結果
8.1 微型磁筆提取植物DNA電泳圖及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結果(圖1、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