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前準備
教師提出關于飲食的正方和反方觀點,作為研究課題。
正方觀點:合理膳食以及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我們現代人保持健康的基本準則。
反方觀點:隨心所欲的進食習慣是生活水平提高和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不應干預。
正方、反方辯手及論據在課前已經選好。正方觀點、反方觀點即是教師提前布置給雙方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性課題,這是同學們利用課后業余時間,利用計算機網絡圖書館搜集、查閱有關資料、信息得到的材料。還有一部分內容是學生自己進行調查研究后得到的結果,然后再經過教師的潤色、加工、修改所形成的結晶。
本節課辯論賽體現出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
了解健康的概念,了解一些營養衛生和飲食衛生的知識,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知道什么是合理營養,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關注食品安全。
②能力目標:
培養自己的信息素養;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自己辯論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
認同實事求是的生活態度,反對唯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團結合作精神。
2教師導入新課
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會讓人擁有健康的身體,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營養不足或過剩,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會出現營養缺乏或肥胖等一系列疾病。為此,我們要重視飲食與健康的關系。那么,怎樣認識飲食與健康呢?下面就請大家看一場關于如何認識飲食與健康的小小辨論會。
正方觀點:合理膳食以及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我們現代人保持健康的基本準則。
反方觀點:隨心所欲的進食習慣是生活水平提高和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不應干預。
辨論規則:內容是否充實;語言是否準確;思維是否敏捷。
3 新課
第—輪:立論陳詞。
正方一辨:
我們吃的食物多種多樣,但每一種食物含有的營養物質是不一樣的。比如肉類含蛋白質和脂肪多,蔬菜和水果含維生素和無機鹽多,谷類含淀粉多,奶和奶制品含蛋白質、脂肪、一部分維生素和鈣等。所以為了滿足身體需要,我們應該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品種越多越好,做到合理膳食。
什么叫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就是能滿足身體對營養物質和能量需要的膳食。人只有做到合理膳食,才有力氣干活、學習和工作,這就好比一輛汽車要在公路上行駛,就需要給汽車加油一樣,否則就是一堆廢鐵啊!
其次,我方又設計幾個小問題:(1)人體是由什么構成的?(細胞)(2)細胞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3)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又是什么?(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4)從上面的問題中,你得出什么結論?(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和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是一樣的,都是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在生活中,如果人體從食物里得不到這六大類營養物質,人就會生病啊!象那位同學不愛吃這,不愛吃那,牙齦還會出血。
再次,人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一日三餐,按時進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有的同學偏食、挑食,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多吃,見到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就少吃或不吃,時間一長會生病的。圖片中的這位同學就是這樣的人,猜一猜他得的是什么病?(O型腿)這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而蔬菜和水果中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而這位同學不喜歡吃,所以他患病了。希望大家不要學習他!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同學們正處在生長發育的年齡,提倡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做到合理膳食。因為只有做到合理膳食并且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我們現代人保持健康的基本準則。
反方一辨:
謝謝主席!對方辨友,大家好!
首先指出正方辨友犯了一個自相矛盾的錯誤,既然正方認為: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是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那么,剛才又說了“同學們正處在生長發育的年齡,提倡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這難道不是一種偏食的行為嗎?(掌聲)
而我方認為偏食、挑食、暴飲暴食、隨心所欲地進食,這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不應干預。理由如下:
①科學偏食,強身健體。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這是祖國醫學《黃帝內經》中論及長壽之道的句子,可見,我國人民歷來就非常重視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并對某些飲食習俗作出了因人制宜的論述。
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鈣、鐵豐富的食品,可以使眼睛明亮,皮膚健康,智力良好、體形健美。老年人應偏食低熱量食品,因為科學研究發現要延緩衰老,就必須降低能量消耗。
②科學挑食,防病治病。
有肝炎病的人,應多挑食紅棗、黑棗、蜂蜜,以清熱解毒;有缺鐵性貧血的人,應挑食鐵質豐富的豬肝、紅豆、紅棗;有高血壓的人,應挑食芹菜;有冠心病的人應挑食黑木耳,因為它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③季節性偏食、挑食,健康長壽。
人們都渴望健康長壽,冬天就是進補的最好季節。冬天應多偏食狗肉、羊肉等高熱量食品,起到養血、補氣的效果。我國民間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有吃“臘八粥”的習慣,就是符合科學的冬令最佳補品。
④改變傳統飲食習慣,提倡一日多餐或隨想隨吃的飲食方式。
在我國,人們有傳統的飲食習慣,每日三餐,按時進餐。近年來,國外專家在食品與飲食的研究中提出,下個世紀要盛行“放牧式”飲食,即—“日五餐或隨想隨吃的方式,將來這種方式就要成為公認的正確的飲食方式。
由上述可見,我方認為人類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擺在我們面前的已不是過去的粗茶淡飯,而是琳瑯滿目、豐富多彩的食品,我們可以盡情的偏食、挑食,隨心所欲的進食。因為這是人類生活水平提高和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不應干預!謝謝!
正方二辨:大家好!
首先指出對方辨友在辨論中的不足之處:對方辨友說“偏食、挑食,竟然能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回避了偏食、挑食對人造成的危害。大脖子病學名又叫地方性甲狀腺腫、呆小癥,是偏食缺碘造成的。
再看這是什么?(桔子)桔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C會使人得壞血病。在今天,壞血病已經很少見了。然而幾百年前,長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們,卻經常遭受壞血病的折磨,甚至死亡。1740年英國人安森帶領近兩千名船員乘五艘船作環球旅行,四年以后,也就是1744年返航時竟然喪失了一千多名船員,其中絕大部分船員死于壞血病。當時人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么會患壞血病?1747年英國醫生林德通過實驗證明:桔子可以治療壞血病。這個實驗使人們聯想到,當時遠航的船員之所以得壞血病,是由于他們的吃的食物中缺少一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而桔子就含有這種物質,這種物質究竟是什么呢?
科學家經過長期努力,終于在1932年將這種物質分離出來,它就是今天人們熟知的維生素C。從以上事例中充分證明了偏食、挑食對人造成的危害。
反方二辨:
剛才對方辨友犯丁一個偷換概念的錯誤。我們談偏食、挑食,指的足合理的偏食、挑食啊!對方忘了“合理”二字啊!什么叫合理?身體健康就叫合理。
在冰天雪地的北極,愛斯基摩人的晚餐是切成厚片的鯨魚的生肉;在中國的小山村,老奶奶吃的是米飯;而萬里之遙的美國,一位大學塵吃的是咸肉漢堡、沙拉咖啡。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區,餐桌卜的食物可能是蛇肉、昆蟲、熱的紅辣椒、咸魚和紅薯。這些人難道沒有健康生存嗎?
眾所周知,日木人的平均壽命居世界第一位,享有“長壽王國”的美稱。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向世人提出自己的新見解:即食品在空間和生物的關系上“距離人類越遠越好”。他們認為,食用哺乳動物身上的肉就不如食用魚身上的肉:食用動物身上的肉就不如食用植物;食用陸地上的植物,就不如食用海洋中的植物;同樣是哺乳動物,家禽就不如野獸;同樣是植物,自己栽培的就不如野生的。這些新見解頗有科學性。在日本人飯桌上,距離人類遠的食品確實是相當多的,而且從古至今,一直體現在人們的日常飲食生活中。試問:如果閂本人不偏食、挑食,他們的壽命能位居世界第一嗎?(掌聲)中國不是電有句諺語嗎?“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哪!謝謝!
第二輪:自由辨論:
正方:剛才對方辨友論述了外國人的飲食習慣,并對此大加贊揚,而我方認為劉方辨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西方飲食特點是高熱量、高脂肪,導致高血壓、肥胖癥、冠心病、糖尿病等病不斷增加。難道對方辨友不知道嗎?
反方:我要指出對方辨友犯了一個以偏概全的錯誤,所有國家的一部分人都會得高血壓、肥胖癥、冠心病、糖尿病,我方認為這不是飲食習慣造成的。
正方:請問對方辨友,不是飲食習慣造成的,那又是什么造成的?請對方辨友告訴我。
反方:是遺傳哪!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小白兔應該吃什么呢?應該吃蘿卜、吃青菜。假如從今天開始讓小兔子收吃雞蛋拌葷油,雞蛋黃膽固醇高,葷油是動物脂肪,4個星期以后,小白兔膽固醇增高,8個星期以后,出現動脈硬化,12個星期下來,小白兔個個得了冠心病啊!下面我們換用北京鴨子做實驗。北京鴨子也讓它吃雞蛋拌葷油。結果很奇怪:鴨子怎么吃,膽固醇也不高,動脈也不硬化,更沒有冠心病。唉!這就奇怪了,怎么兔子一喂就動脈硬化,鴨子就沒有動脈硬化呢?道理很簡單,兔子是兔子,鴨子是鴨子,遺傳不同啊!人也是一樣,為什么張三一吃肥肉膽固醇就高,動脈就硬化,冠心病也來了,而李四天天也吃肥肉,他卻什么事都沒有。因為張三是兔子型的,李四是鴨子型的。鴨子型沒事,你兔子型就倒霉,先天你就倒霉啊!謝謝!
正方:請問對方辨友,人是多吃肉好呢,還是少吃肉好呢?
反方:當然是多吃肉好啦!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隨心所欲。眾所周知中國田徑運動員、足球運動員在體力和耐力上均不如西方人,這就是因為中國人攝取蛋白質相對過少的緣故啊!
正方:寺廟里的和尚不吃肉,都吃素,可為什么他們卻身強體壯、沒有病而且還長壽呢?請對方辨友告訴我。
反方:其實,和尚們表面上大多數無病,實際上健康素質卻普遍偏低,普遍存在貧血、營養不良情況。例如著名的海燈法師就是典型的蛋白質過少、神經綜合癥。后來到北京安貞醫院,醫生給他點上靜脈氨基酸,治好以后才出的院。和尚們之所以長壽,飲食因素很可能是次要的,他們清心寡欲、少有煩惱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呀!
正方:請問對方辨友不贊成一日三餐,按時進餐,而是贊成一日五餐,隨心所欲進食,那么請問對方辨友:你是一日二餐嗎?(掌聲)
反方:不是。我方既然已經知道一日五餐的好處,所以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做的呀!
正方:家里沒有人給你做—日五餐的飯菜,你也沒有時間吃五頓飯,你們又是如何做的呢?
反方:同學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吃過早飯或午飯,可是一到上午9點左右,下午3點左右,就會感到頭暈、心慌、肚子餓,這時可以利用課間時間買點蛋糕、餅干或喝點牛奶,吃點方便面補充一下,這樣肚子就不餓廠,也用不著盼著放學了,我又能集中精力聽課了。
正方(1):看來對方還是沒有吃好一日三餐啊!所以才導致一日五餐啊!我方認為:一日三餐要講究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請看屏幕:學校一般上午安排的課多,學習累,能量消耗大,早餐吃得不好或不吃早餐的同學,往往在上完兩節課以后,就處于半饑餓狀態,所以就會出現對方辨友說的現象:“頭暈、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長期下去,會影響健康的。看來對方辨友還是沒有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啊!
正方(2):我方不久前對本年級10個班學生進行了一次早餐現狀調查:大約74%的學生每天能吃上早餐,76%的學生對早餐不滿意,半數以上學生認為早餐天天重復,味道差,沒有新鮮感。88%的學生知道不吃早餐有害健康啊!我方又對六中二年級八班46名學生進行早餐情況調查:其中認真吃好的有8人,隨便吃點的有18人,不吃的有20人,調查顯示:經常不吃早餐的同學竟然約占半數啊!實在令人擔憂啊!
正方(3):看來大多數學生對早餐的重要性是有認識的,只是怎樣才能使大家愛吃,這就需要家長們多費心思了。
正方:(4)午餐也很關鍵啊!既要補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為下午的學習和活動作能量貯備,所以午餐要吃飽啊!我奉勸對方辨友還是小心一日五餐哪!當心你要變胖啊!
反方:感謝對方的關心!遺憾的是對方辨友此言差矣!對方辨友太孤陋寡聞了,難道你們沒有從網上看到目前西方國家流行的“飲食減肥”新方法嗎?讓我告訴你:西方醫學家認為:少食多餐不僅省時間,而且由于空腹時間短,能防止脂肪在體內積累。實踐證明:每天三餐的學生與每天五餐的學生相比,前者人體皮下脂肪要厚得多啊!這表明空腹時間越長,脂肪積累的可能性越大,越容易使人變胖。對方辨友,我還是奉勸你們自己千萬不要變胖啊!(鼓掌)
正方:對方辨友太祟洋媚外了!太祟尚西方的飲食觀念了!盲目追求西方膳食模式。我方認為一個人不合理膳食,營養過剩,就會變胖啊!
反方:祟尚西方的飲食觀念有什么不好?俗話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嘛!我國大文學家魯訊先生不是講過“拿來主義”嘛!(掌聲)
正方(1):許多國人追求飲食:“西方化”值得人們深思、耐人尋味,我不敢茍同。然而一些飽受西方高蛋白、高脂肪之苦的西方國家的有識之士卻極力推祟我國的膳食模式。這是營養和能量金字塔:共分五層。谷類位居最底層,應多吃;蔬菜和水果占據第二層;魚、禽、肉、蛋等位于第三層;奶類和奶制品類占第四層;第五層是油脂類,應少吃。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膳食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金字塔的比例進行飲食。
正方(2):請看我方制作的幾份營養食譜:早餐:牛奶一杯、蛋糕一塊、雞蛋一個、拌青菜一盤;午餐:米飯、紅燒魚、海帶湯、五彩肉片;晚餐:綠豆粥、蔥花餅、雞腿、魚香肉絲。我方制訂的膳食營養食譜具有西方所不具備的優點,非常科學,請大家采納啊!
反方:請問:那為什么你那么瘦小,而我這么高大呢?請對方辨友告訴我!(掌聲)
正方:對方辨友曾經回避了,還沒有告訴我方什么叫暴飲暴食呢?
反方:暴飲暴食就是狼吞虎咽哪!這也是一種隨心所欲的飲食習慣哪!多爽啊!
正方:不細嚼慢咽會對胃造成傷害呀,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呀,嚴重還會引起急性胃腸炎、腸梗阻呢!提醒對方辨友注意啊!
反方:謝謝對方辨友!希望對方辨友不要危言聳聽!難道你沒有暴飲暴食的時候嗎?逢年過節的時候,同學過生日的時候,好朋友到飯店聚會的時候,你難道不是開懷暢飲,痛快淋漓嗎?你難道沒有隨心所欲嗎?
正方:暴飲暴食對人體有害,敬請對方珍愛生命啊!(對不起,正方時間到,請反方繼續)
反方:我現在不是很好嗎?請對方不要杞人憂天哪!(笑)
反方:隨心所欲進食就是讓自己自由地吃,隨便吃,不受約束,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受罪,生老病死。如果連吃飯都要受約束、不自由,那人類不是太可憐了嗎?我們不想再做“籠中之鳥”了!
反方:為什么人不能早一些隨心所欲呢?非得等人得了“不治之癥”時,人們才說:“他想吃什么就讓他吃吧!”
反方:現在的年代什么都講改革、講創新,難道在飲食上還要遵循舊的生活習慣嗎?難道就不能有新的突破嗎?(時間到)(掌聲)
第三輪:總結陳詞。
反方三辨:
首先,我要指出對方存在的問題:墨守成規、思維停滯、呆板,缺乏創新意識。請看大屏幕:假如人們工作忙,沒有時間按時進餐,一日三餐,那么你還讓他要為吃一頓飯遲到而放棄工作嗎?一日三餐沒有時間,必要時可以一日二餐哪!早上上學忙、工作忙,必要時可以放棄早餐哪!
下面,進行我方總結陳詞。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生老病死人人不可避免,假如人的一生為了多活幾年而每天按時進餐并強迫自己吃自己不愛吃的食物,那活著多沒意思,多不開心啊!古人曾說過這樣的話:“難得糊涂”。其實人生有時就應該過得糊涂一些。只要快樂,隨心所欲,那就是人生的真諦!像我們這樣的少年,天天受到別人的約束,心理已經夠煩惱、夠心亂的了,甚至連吃飯這樣的事還要受限制的話,我不僅想問一句:“你還有人權嗎?”(掌聲),像以前的農村,那些農民天天吃咸菜、蘿卜,喝粥,根本沒有條件隨心所欲啊!要什么沒什么,想吃啥沒有啥,只能是幻想啊!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場里、商場里什么都有,人們有了挑選的余地了,有條件隨心所欲了,你可以一日多餐或隨想隨吃的飲食方式,一年365天,每人飲食習慣都不相同,不必苛求一致,不必過分干預。因此我方認為:隨心所欲的進食習慣是生活水平提高和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不應干預!謝謝大家!(掌聲)
正方三辨:
首先,我再次重申我方觀點:合理膳食以及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我們現代人保持健康的基本準則。總結如下:
第一、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是全方位的,而任何一種食物都不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因此,我方認為:長期偏食、挑食,光吃一種或少數幾種食物,就會造成體內某種營養素的缺乏,身體就會生病,所以為了滿足人體需要,應做到合理膳食。
其次,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一日三餐,按時進餐。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因此要重視早餐,吃好早餐,還要做到飲食多樣化,不偏食、不挑食,更不要暴飲暴食,否則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等一系列癥狀。
第三,幾千年來,中國人已經養成了以“五谷為主,肉食為輔”的膳食結構。所以我們不應盲目仿效西方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飲食方式。我方認為只有適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雖然遵循一日三餐,按時進餐的原則,生活會顯得平淡一些,但卻使自己的生活有條理、有規律,可以形成良好的“時間性條件反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學們,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請記住這句話吧:“平平淡淡才是真。”謝謝!(掌聲)
教師陳述發言:經過一段短兵相接,我們的辯論告一段落,只要我們努力提高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積極參與各種辯論活動,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運用語言的能手和能言善辯的人才。現在進行中場答辯。請大家互相討論一下:你們想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給大家lmin時間做準備。
第四輪:中場答辯(先從正方開始)。
正方同學提出問題:
請大家看我方提供的材料:初二(一)班的學生小明,身高1.71m,體重102kg,他經常感到渾身無力,學習時提不起精神,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什么病呢?請對方同學猜一猜?(反方:幾個人站起來猜測,都沒有對。)
正方同學: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醫生診斷出的病是“營養不良”(啊!)面黃肌瘦是營養不良,過度肥胖也是營養不良,這都是他偏食、挑食造成的結果呀!(掌聲)
反方同學:對于醫生的診斷,我不能說錯。但是對方提供的材料并不全面,如果他不進行體育運動,不參加體育鍛煉,也會出現你方所說的現象:“渾身無力、學習提不起精神。”還是請對方看我方從網上查到的資料吧!
反方同學提出問題:
狼和鹿的故事:森林里有狼電有鹿,人們為了保護鹿,獵人就把狼消滅了,認為這樣就把鹿保護好了。哪知道適得其反。幾年以后,鹿因為沒有狼,吃飽飯就躺在草地上,休息曬太陽呢!結果鹿變得肥胖起來了,鹿成了胖鹿了,干什么都渾身無力,打不起精神!慢慢地,它們又得脂肪肝,又得冠心病,又得高血壓!鹿死得越來越多了,壽命也越來越短了,死得也越來越早了,結果鹿變得越來越少了,都快要絕種了!怎么辦呢?請對方同學想一想?(有幾個站起來回答,但都沒在說對。)還是讓我方同學告訴你們吧!
反方同學: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還是把狼再請回來,(笑)重新再放到鹿生活的樹林里,狼一來就吃鹿,鹿就得快跑,狼追鹿跑,這樣鹿就鍛煉了身體。(笑)自然界就是這樣奇妙!沒有狼,鹿死得更快。有了狼,狼就變成了鹿的醫生了。所以我方認為肥胖并不是偏食、挑食造成的,而是缺乏運動造成的呀!(掌聲)老師提問正方同學:
請問正方同學:我經常看見有的學生,喜歡買各種飲料、果汁,幾乎沒有機會喝白開水,這么做對嗎?
正方同學回答:
一名:不對。果汁里含有大量糖分等其他成分,喝多了會引起腹瀉,還會影響生長發育。
一名:有的同學不明白:如果一種營養成分攝入過多,就會破壞膳食的營養平衡。
一名:奉勸那些同學少喝果汁、飲料,多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也是食物中的一種營養成分啊!
老師提問反方同學:反方同學,我最近臉上經常長粉刺,請問:我應該選擇偏食什么樣的食物呢?
反方同學回答:應該選擇偏食較清淡的食物,比如青菜、水果、海帶等,這樣的食物能減輕皮膚的干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這樣粉刺慢慢地就會消失了!
教師說:謝謝!我還有一些問題,看哪方同學回答得好!
我的單元問題:(教師)
①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吃呢?(生答:不是)為什么?(一名:有些食物吃了會中毒啊!)
②吃什么樣的食物會中毒?
生(1):腐敗變質的飯菜、水果,人吃了會拉肚子。師: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細菌)師:這叫細菌性食物中毒。
生(2):發芽的馬鈴薯、動物河豚等,它們本身含有大量的毒素,人吃了會有生命危險的!
師:這跟細菌有沒有關系?(生答:沒有)
師:這就是非細菌性食物中毒。
生(3):有些被農藥、化學毒品(砷)污染的食物也不能吃。
生(4):有毒的蘑菇不能吃!
③21世紀人類應該吃什么樣的食品呢?(吃綠色食品、綠色食物)
展示一下21世紀的綠色食品。
④什么是綠色健康?(自由發言)
教師:中場答辯就到這里,到底哪方獲勝呢?
教師評判。
最后教師作總結性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