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河北某儀器廠分來一名大學生。他在廠里負責發放工資,經常要做些報表,即使如此,工作仍然非常清閑。那時電腦是個稀罕物,異常昂貴。廠里惟一的電腦,別人都不敢碰,他卻如獲至寶,整天守著電腦,因為他最大的愛好是編程序。兩個月后, 他編出了第一個工資管理程序軟件。發工資時,再也不必制作復雜的報表。從此,他每月只需上一天班。廠里認為他是個天才,對他刮目相看。
空閑時間更多了,但他沒有絲毫懈怠,每天都在電腦上編織夢想。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去了深圳,回來后,心中再也無法平靜。他發現,自己的編程才能大有用武之地。他開始煩躁不安,如果繼續在廠里呆下去,自己的滿腹才華終將被埋沒。當他把想法告訴家人和朋友時,家人堅決反對,朋友說他頭腦發熱。廠里為了留住他,拒絕給他轉戶口和工作關系。他面臨痛苦的抉擇:留下,手中的鐵飯碗牢不可破,此生無憂,但注定平淡;出去,憑自己的才能可以大展拳腳,但前途未卜,禍福難料。
廠里不接受他的辭職,他只能接受被開除的命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毅然走出了儀器廠,義無反顧。
幾年后,他憑著自己開發的軟件,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這個人就是著名的金山公司總裁,被稱為軟件業 “民族英雄 ”的求伯君。
人的一生總會面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付出代價,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放棄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勇于放棄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追求。
(摘自《小品文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