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一個傍晚,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奉節縣委書記陳孝來和縣長劉渝平一行人在距新縣城10多公里的白帝城碼頭,撐著雨傘駐足等候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位客人叫彼得,是一位來自南非的柑橘專家。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等待,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他們終于等到了一臉絡腮胡子的彼得。見書記、縣長親自迎接,彼得備感溫暖,像老朋友一樣問起了晚熟臍橙的長勢。
在奉節人的眼中,彼得這樣的“洋專家”就是他們的財神。正是“洋專家”的到來,幫助他們告別了粗放經營,使有名的奉節臍橙再一次名聲大振。2005年,臍橙總產值突破3億元大關,市場上每公斤臍橙比前5年平均價格高出1元左右。
奉節臍橙與“洋專家”結緣,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2003年初,澳門恒河集團總經理朱鐵能在一次與華中農業大學的鄧修先教授的擺談中,了解到了奉節具有發展臍橙產業的先天優勢。該地不是柑橘黃龍病尤其是潰瘍病疫區,無霜凍期,如果發展好了晚熟優質臍橙,未來可以進入歐盟高端市場。
恒河集團立即與奉節縣政府接觸,奉節縣領導直接答復:到奉節搞開發,要土地給土地,要政策給政策。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是技術。當時國內還沒有培育晚熟臍橙的成功范例。
眼看著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國的晚熟臍橙在國際市場上一路走俏,恒河集團非常著急。時任重慶市委書記賀國強知道后,輾轉找渠道與澳大利亞和南非農業部門取得聯系,在關鍵時刻請來了援兵。
不久,兩國專家來到奉節考察授課,縣委書記、縣長生怕漏掉一課,帶著縣里的農技人員全程陪同。
“洋專家”為奉節臍橙發展指點迷津,聽“洋專家”授課的前后有近200人次。聽課者不懂就問,農技人員也抓住機會把真本事學到手。“洋專家”通過長期的研究,得出結論:奉節早熟臍橙要6月中旬打硬果劑、硝酸鈣等;采果后8小時內不能動果子,24小時內浸保鮮劑……奉節果品辦的農藝師黃濤江說:“我們搞了幾十年臍橙,憑的不過是‘經驗’和感覺,而國外專家教會了我們全方位使用數據,從選地、育苗到采果、加工,都要利用各項檢測數據,科學地行動。”
虛心學習,不恥就教,“真經”終于到手。到現在,奉節又發展了10000多畝晚熟臍橙,今年有望收獲第一批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