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在飛禽家族中活得最久,一般能活70歲。但當老鷹活到40歲左右時,會經歷一次驚心動魄的脫胎換骨的過程。由于長年累月的飛行和捕食,它的翅膀老了,喙和爪子禿了。于是,它找一塊堅硬的巖石,把老化的喙磕掉,長出新的來,然后再用新長出的喙把所有的爪子啄掉,等新爪子長出來后,再把羽毛全部拔掉,重添新翼。經過這樣一個撕心裂肺的痛苦過程,老鷹又可以再活30年。
“這實際上是一次徹底的自我革新。”市委書記汪洋在一次調研中講述這個故事時說,“我們也應該學學老鷹,看看應該保留些什么、拔掉些什么、新長出什么,從而實現脫胎換骨,為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好的思想條件和環境條件?!?/p>
直轄9年來,重慶的變化舉世矚目,其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筆者以為,就是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意識。直轄后,提起“重慶”,人們總愛加一個“新”字。一個“新重慶”,確實顯示了年輕直轄市的精氣神。新,首先新在思想意識上。正是憑著嶄新的思想意識和沖天干勁,重慶人才在短短9年時間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非凡成就,凝聚了新重慶獨樹一幟的人文精神。這些,都是必須保留的。
然而,如果我們要像老鷹那樣脫胎換骨,審視自己,最大的不足,筆者以為,也在于思想意識。有的人認為,重慶直轄以來,各方面都發展得不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變成了現實,別人有的我們有了,別人沒有的我們也有了,從而驕傲自滿、盲目樂觀;有的人認為,雖然重慶是個直轄市,但基礎太差,實現快速發展的困難太多,從而悲觀失望、妄自菲薄……這兩種思想意識,都必須拔掉。
那么,我們還需要新長出什么呢?筆者以為,當前,我們急需新長出的,就是強烈的直轄意識。
樹立直轄意識,必須樹立和強化顧全大局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重慶因三峽移民而立市,同時,中央設立重慶直轄市,也是統籌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因此,我們必須顧全這個大局,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按期完成移民任務并逐步改善移民生活的同時,深入領會中央在西部內陸地區設立直轄市的戰略意圖,盡快把重慶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直轄市和長江上游經濟中心。
樹立直轄意識,必須樹立和強化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把重慶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直轄市和長江上游經濟中心,既是責任,更是機遇。9年來,重慶之所以發生如此顯著的變化,就是因為我們緊緊抓住了直轄、三峽工程建設、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機遇。目前,這些機遇依然存在,我們一定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打好“直轄牌”和“庫區牌”,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樹立直轄意識,必須樹立和強化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和開放意識。我們不能僅僅和自己的過去相比,不要老是回頭看自己的影子,要隨時看到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要有直轄市的眼界和氣魄。我們要充分利用直轄市的體制和政策等各方面的優勢,大膽改革,切實消除那些有形或無形的思想障礙和桎梏,在創新和開放方面領先一步。在創新方面要敢為人先,這自不待言,對身居西部內陸地區的直轄市來說,在開放方面也要敢為人先。要樹立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的觀念,既要擴大對外開放又要擴大對內開放,樹立除了“財資”(財政資金)都是外資的觀念,創造最好的投資環境,以開放的意識和成果彰顯直轄市的智慧和胸襟。
直轄意識不可能自己長出來。樹立直轄意識,其實就是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像老鷹那樣脫胎換骨,雖然過程十分痛苦,但結果卻是新生。只要我們敢于像老鷹那樣進行徹底的自我革新,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起直轄意識,就一定能把重慶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直轄市和長江上游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