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廈重慶第一建筑公司農民工占員工總數90%以上。4月21日,在這家公司一工地開辦的“農民工夜?!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叮囑建筑工地負責人:“從農村來到城市工作需要技術,要加強培訓,讓農民工學到更多東西。”
該公司黨委書記李學榮接過溫家寶總理的話說:“我們一定要按照總理的指示,進一步把農民工善待好,組織好、教育好、管理好?!?/p>
說起農民工,一般人常常想到“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可是在廣廈重慶一建的農民工宿舍里,筆者意外地發現,這里還特地設有10來間專為他們準備的“夫妻房”。農民工大多遠離家鄉,他們常年工作在工地,一年只有一次探親的機會。要讓他們安心勞動,緩解思親之情,重慶一建統一規劃了民工宿舍。為滿足結婚成家民工的情感需求,就特地設立了“夫妻房”,同在工地做工的夫妻可一起住宿。
一位正在做現場清理的女工告訴筆者:“過去丈夫在外打工,養家糊口,哪里還想到夫妻團聚的事情,想不到前不久老公讓我也來工地找點活干,還住進了夫妻房。”說完,她開心地笑了。
在一建的食堂里,我們發現,頓頓有葷有素,飯盡管吃飽,才3元多錢,晚上加班還有夜班飯。在宿舍,1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頭擺四五張上下鋪,被子、枕頭都統一配置,還裝起了空調,農民工兄弟高興地說:“吃飯呀,洗澡呀,比家里方便舒服多了。”
廣廈重慶一建的農民工代表還要參加公司的工作年會,會后,他們說:“會上聽了公司頭頭兒的講話,覺得我們企業有生命力,每年工程任務一摞摞地往上長,這么多年來我們春節回家過年,過了年直接來工地上班,不像有的人那樣一個地方只能干幾天,春節過了回來又到處找工作。公司這樣發展我們很高興?!?/p>
來自四川華鎣的42歲的農民工李開云,在廣廈重慶一建工地上做了11年的磚粉工了,現在一年收入兩萬多元。老婆和他在一個工地上,一個月掙千把塊錢,一年下來,兩口子打工掙得到差不多4萬元錢。老李有兩個娃兒,大的今年19歲,上高三,馬上考大學了。“只要他們考得起大學,我肯定要把他們供出來。以后他們在城里買房子,我當老漢的還要支持支持?!崩侠罱又f,“我和老婆兩年前就在公司加入了農民工工會,公司還有個專門資助特困戶子女上學的幫困助學基金,有困難的工會會員還可以申請補助,我們當然不用了?!闭f這話的時候,李開云的臉上寫滿了笑容。
公司董事長郭向東說,善待好農民工,主要是建立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障機制。最重要、最基本的是要保障農民工的生存權、生活權和勞動權。防止拖欠工資,保證按時足額發放,并努力提高工資水平。去年該公司發放民工工資3億多元,月人均工資1700多元,比當地一般建筑企業高出200元。農民工感慨地說:“公司把我們當主人看,我們就要為公司拚命干!”
這正是廣廈重慶一建善待農民工的結果。
組織好農民工,用公司負責人的話說,主要是建立農民工隊伍的穩定機制,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公司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定向培訓,定向招聘。有組織的、持有上崗證的農民工才可進入;同時,建立起勞務隊伍黨、工、團組織,為隊伍的穩定提供政治基礎;還有就是通過多種活動把農民工組織起來,更好凝聚他們。
到位的組織工作,減少了農民工找工作的盲目性,方便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有序轉移;由于組織到位,農民工隊伍穩定,公司70%左右的勞務人員保持了長期穩定,最長的已有10多年。
農民工有了自己的工會,多了一個解決問題的途徑。農民工老劉夫妻倆已經在廣廈重慶一建第三項目工程部做了多年,夫妻倆覺得工地上什么都比較順心,惟一的遺憾就是不能時??吹缴闲W的兒子,兒子一天天長大,與父母的感情也一點點地疏遠。能不能把小孩子接到城里來上學,帶在我們身邊?老劉帶著這個想法咨詢了項目工程部的工會主席和黨支部書記。書記第二天就查閱了有關文件,做出了肯定的答復,并將有關的程序詳細寫下來交給他。后來考慮到工地上很多農民工都存在這樣的困難,他們就采用黑板報的形式,一問一答,將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公示出來,解答了很多人的疑問。下學期,老劉的小孩子就要到城里來上學了。
在公司的施工現場,筆者看到,《民工夜校管理制度》上寫著:每周授課兩次,每次兩個小時;有事請假,不得穿拖鞋、穿短褲進教室……
課堂上老師提問:“什么人不宜高空作業?”民工曹光?;卮穑骸坝懈哐獕骸⑿呐K病的人不能高空作業!”老師又問:“搭架子應該注意什么?”另一名民工任照宣答道:“要看基礎是否牢固、材料是否結實!”民工們聽得有滋有味,時不時有人會意地點點頭,對老師的講解表示認可和贊同。老師講完后,民工還對自己關心的問題與老師進行了探討。
曹光福告訴筆者,他是江津市人,48歲,小學文化?!拔覀冋娴暮芨兄x公司,免費讓我們學習,提高了我們的技能,我參加夜校學習4年了。4年來,我先后去了四五個項目部,只要在工地都堅持上課。我原來干的是木工,通過這幾年的學習,在現在的駿逸第一江岸項目施工中,我開始從事項目的技術管理工作了!”
38歲的模板工萬桂華接著說:“我們都來自偏遠山區,沒有文化,起初也沒有技能,就是運材料打雜,堅持不懈地參加培訓后,掌握了書本知識,現在成了技術工。”
見筆者來采訪,小伙子李恒果快人快語,自豪地對筆者說:“在夜校里學的法律知識,讓我們知道在社會中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懂得了用法律保護自己。比如說有朋友要找工作,我會提醒他要與雇他的公司簽勞動合同,萬一公司不發工資,他就可以拿合同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通過夜校學習,變化最大的要數黃德春。他以前是泥工,脾氣不好,常與人發生些摩擦,通過夜校法律知識的學習,變得平和了,業務技能也大大提高,現在成了大學城的項目負責人。民工萬桂華激動地說:“夜校不僅讓我們學到了技術知識,還教會了我們怎么做人。”
“工地建到哪里,夜校就辦到哪里!工地開工夜校開學,6年來我們公司始終堅持這么做。”公司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周光偉說,“教育培訓好農民工,主要是建立農民工素質的提升機制,并給予他們平等發展的機會?!?/p>
來公司多年的四川南充農民工彭立銘,通過不斷學習培訓,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能,從一個普通農民工成長為班組長,現在又從家鄉帶出200多人,自己創辦了設備租賃公司。這種自主創業的農民工在該公司有10多人。
農民工管理,歷來是建筑企業的一大難題,要么管得過死,沒有活力;要么就像放鴨子,一盤散沙。
第六項目工程部經理張里春談到對農民工的人性化管理,充滿感情地說:“有一次,我遇到一個現場工作人員沒有戴安全帽,一般的做法,通常是直接罰款。而我先遞上一支煙,然后問他,‘這帽子是不是戴著不舒服,是不是太重?’我沒有一句責備他的意思,但是我能感覺到他已經認識到自己錯了,而且他馬上把帽子戴上了?!?/p>
管理好農民工,公司有三條線:第一條線是各級黨團組織,重在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實行管理;第二條線是工會組織,重在通過維護合法權益來進行管理;第三條線是公司授權的下屬勞務公司,實行勞務常規管理。
“四好”管理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工的積極性,促進了企業的發展,確保了企業改制7年來產值規模年均以32.5%的速度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