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以及舊城區的改造,大批的舊地名不斷消失,新地名不斷涌現。地名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何進一步管理好地名檔案,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建設和城市管理中的積極作用,是擺在地名檔案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筆者認為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收集和記載
老地名是城市發展變遷的刻痕印記,它見證了城市從孕育到成長的全過程,有著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充分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地域、民俗等傳統習慣和不同歷史條件下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這些都是國家經濟、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信息,應將這些地名及它們所代表的這部分歷史,永遠留存下來。所以,地名檔案工作者要主動與城建部門建立密切的聯系,經常了解城市總體規劃的情況,對那些已列入城市開發改造計劃的街巷和居民區,逐條進行調查考證,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好詳細的記載和收集工作。記載包括文字記載和影像記載。文字記載的內容包括:標準名稱、漢語拼音、名稱來歷、地名沿革、具體地理位置、行政轄屬、概況(起止點、長寬度、走向、修建時間、商店及單位、居民戶數、人口等)、特點與功能、歷史事件及人物、地名消失原因和時間,對殘缺街巷除了要記載殘缺的原因和時間外,還要詳細記載殘缺的長寬度、殘缺部分在該街的政治、經濟、文化、建筑等因素中的價值。在文字記載的同時,還要運用科學手段,盡量對要拆除的街巷與建筑物在拆除前拍攝照片、錄像等。為后人留下認識了解及研究這些地名在歷史上存在時期的真實而直觀的形象,為歷史留下一份珍貴的形象歷史文化遺產。
2 檔案卷宗的處理
地名檔案具有連續性的特點,是一種動態管理的檔案。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和舊城改造,新的地名信息不斷涌現,需要隨時更新、補充地名檔案內容,這就形成了地名更改后新立卷與原卷的關系,即舊名與新名之間的關系在卷宗間的對應處理問題。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在這方面尚沒有具體的規定,各地地名檔案管理部門的具體的做法也不盡相同,但考慮到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每年都會有新的地名產生,每年又都有消失的地名,繼續使用的地名檔案隨時都要補充材料,注入新的信息,而廢止使用的地名其檔案則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只作為查考歷史的憑證。所以在處理自然消失的地名時,應將其檔案從行政區域地名類別中抽出,作為歷史地名單獨存放,以備查考,對于原存放檔案的位置及編號,可以用新地名卷來補充。對那些在消失地名基礎上產生的新地名,應將其原檔案材料與新的地名材料歸到一起,作為一檔,并在備考表上寫明更名原因與時間。這樣即能保持類別的區分,又保證類別之間不交叉、不混淆,還便于查找、利用、統計和管理。
3 歷史檔案的建立
在城市發展建設中消失的老地名,即成為歷史地名,歷史地名雖已成為歷史,但它記錄著城市山川地理元素的歷史變遷,承載著民情風俗、歷史掌故、地域特色等渾厚的文化內涵,對后人進行地名研究、城市建設、資源開發、人文景觀塑造以及歷史傳統知識的傳播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查考價值。我們要認真對待那些消失了的地名,要建立歷史地名檔案,將這些歷史地名原有的檔案及新收集到的文字與影像資料,歸納在一起,作為一個單獨的類別,按照地名檔案的歸檔要求,一名一檔,按行政區域排列,進行存檔。
對那些殘缺街巷實體,則不應作為歷史地名對待,而應將殘缺街巷的文字資料、照片、錄像、錄音等,隨其現存地名檔案資料,歸人一檔。
4 新地名資料的匯集
地名檔案是地名管理部門開展地名工作的重要依據。在城市建設中出現新地名時,從新地名產生起,就要注意收集新地名的資料,除了與地名檔案形成有關的各業務部門保持聯系,及時了解信息,收集新地名產生的有關文件資料和圖紙外,還要注意收集與新地名有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歷史、民俗等方面的信息,與新地名有關的照片、錄像、錄音、媒體報道,以及地名來歷、地名傳說、典故故事、名人軼事等,來充實地名檔案的內容,豐富館藏,為社會提供翔實的地名信息,更好的發揮地名檔案的社會功能。
(作者單位:河南省民政廳地名檔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