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
本課題組對河南省大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行為特征進行了調查,旨在全面了解本省大學生體育與健康行為狀況,分析其存在問題和原因,尋求對策,以利于我省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健康發展。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對在河南的鄭州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洛陽師范學院、洛陽大學等高校的學生,隨機抽取1050人,其中男生600人,女生450人。
2.2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文獻資料、邏輯推理、數理統計等方法,對7所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05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957份,男生515份,女生442份,有效回收率為91.14%。所得數據均用EXCEL電子表格進行分類統計。
3 結果與分析
3.1 體育與健康教育關系的認識狀況方面。調查結果表明,有53.7%的學生認為,體育與健康教育是在不同本質的基礎上有著本質的聯系,它們互為補充和促進。健康教育使學生確立追求健康的科學觀念,掌握基本的衛生保健,預防疾病的知識,養成良好健康的衛生習慣。體育與健康教育是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
3.2 體育鍛煉意識與行為方面。體育意識。體育意識是指人們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按照個人對體育目標的認識,采用自己認為是正確有效的方式來決定的心理活動。在本次調查的957名的男女大學生中,認為“生命在于運動”,“體育對人的一生都需要”的人數占總人數81.37%,一、二、三、四年級的學生無顯著性差異,男女間無性別差異。說明男女生對體育有了良好的認知態度,而且懂得“體育已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組成部分”的道理,這無疑與他們有較高的文化程度有關。
3.2.1 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是為了健身健美的占50.57%,個人興趣愛好的占25.6%,豐富業余生活的占15.46%,調節情緒的占3.86%,其他目的的占4.49%。男生鍛煉的目的性比女生更明確。我們可以看出:男、女生為了健身需要而進行體育鍛煉的所占比率最高,而且男女生之間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女生更注重健身的需要,希望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健美身材的追求。在滿足個人興趣愛好上,男生明顯多于女生,并呈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男生參加體育鍛煉較女生更多的是滿足個人興趣愛好,從側面說明男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程度好于女生。由于對體育的愛好,男生更容易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有必要加強女生體育興趣愛好的培養與引導。
3.2.2 參加體育鍛煉的密度和時間特征。通過對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和每次鍛煉時間的調查統計結果發現,每周鍛煉次數5次以上的大學生占學生總人數8.05%,每次鍛煉1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很小,占學生總人數的6.48%;每周鍛煉次數3次以上的占學生總人數的53.61%,鍛煉1小時以上的人數占學生總人數的48.28%,男生比例明顯高于女生;大二、大三的學生每周參加鍛煉的次數和時間明顯高于大一、大四的學生,兩者呈顯著性差異;反之,每周鍛煉1—2次占35.84%,女生的人數比例增多,偶爾鍛煉或不鍛煉的人數占10.45%,女生明顯多于男生。而每次鍛煉時間半小時以上的學生數占學生總人數的73.46%。鍛煉半小時以下的人數女生多于男生;女生鍛煉時間總體少于男生。
3.3 健康意識行為方面。健康意識,簡單地說是指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和認識。健康意識的強弱可以理解為對健康需求的迫切程度,在行為上應有所表現。
3.3.1 對健康的理解。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健康應是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會上保持健全的狀態”。通過調查,對健康含義的理解,男生有94.5%、女生有97.8%的人認為“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構成健康”,認識正確。表明大學生對健康含義的理解程度較高。
3.3.2 大學生的生活衛生意識狀態。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的睡眠時間在6~8小時之間,有14.7%學生在6小時以下,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男生明顯多于女生(P<0.05)。另外,有59%的學生不按時吃早餐,15.8%的學生一天只刷一次牙,26.5%的學生吸煙,60.4%的學生喝酒。吸煙和喝酒的男生明顯多于女生,成性別差異(P<0.05),部分女生也加入了吸煙喝酒的行列。相當一部分同學不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生活和運動無規律等,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3.3.3 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狀態。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調查結果看,11.08%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性格不堅強,男生好于女生(P<0.05)。經常有孤獨感和焦慮感的人達到15.57%,經常感到悲觀的占8.36%(統計表略)。這表明大多數學生平時比較樂觀,性格開朗堅強,但不容忽視,河南省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仍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性格軟弱,精神空虛,悲觀失常,有孤獨感和焦慮感等心理障礙。
(作者單位:洛陽大學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