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百姓在喜怒哀樂里走過;2005,世界于步履蹣跚中前行;2005,諸多懸疑聚焦快速發展的中國。
伴時光飛逝,看寒來暑往,2006年的春天正向我們走來。靜觀國際風云,把握天下大勢,心系祖國騰飛,關懷萬眾民生,面對發展和改革的十字路口,一個個懸念備受國人關注。
政府還會采取哪些措施消除不合理貧富差距?
中國的基尼系數2004年接近0.5,已超過國際公認0.4的警戒線,并以每年0.1個百分點的速度在提升,目前已經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這說明中國的貧富差距已到了非正視不可的地步了。
除了基尼系數逐年擴大外, 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區間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擴大,而標志著信息化程度的家庭電腦擁有率,東部最發達地區和西部最不發達地區竟相差幾十倍。也就是說,如果不抓緊解決不合理貧富差距問題,在信息時代這種差距會以更快的速度擴大。2005年中央已做出一系列解決貧富差距的制度與舉措,2006年能否有進一步的措施出臺?
中國能否正式取消城鄉戶口差別?
公安部新一輪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即將面世。國家計劃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并將逐步放寬大中城市戶口遷移限制。
城鄉戶籍差別,造成了城鄉居民事實上的不平等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而更深層的問題卻是,實際上限制了公民居住和遷徙的權利和自由, 比如由于城鄉差別,有些夫妻不得不分居兩地。事實上,近幾年中國很多省市也都在進行旨在降低城市戶口門檻的改革,而且越來越多的城市提出消除城鄉居民在就業、子女上學等方面的不同待遇,這些改革說明中國取消戶籍制度中城鄉不平等的社會環境日漸成熟,也讓人看到了中國公民重新獲得“居住和遷徙”自由權利的希望。
目前,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改革條件已經成熟,已經率先試行新的戶籍制度。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的逐步實現,2006年能否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城鄉“一體化”的戶籍制度?
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能否實現突破性進展?
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新氣象和新希望。2005年,海峽兩岸中國人攜手共寫精彩篇章。年初, 臺胞春節包機直航回鄉過年。年中, 臺灣三大在野黨黨魁——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先后來大陸, 同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會談。大陸給予臺灣水果在大陸銷售零關稅,贈送兩只大熊貓,并給予臺灣青年來大陸讀書更多方便。1 2月,國民黨與親民黨就兩黨合并問題取得廣泛共識。
民進黨執政以來, 島內企業生存空間嚴重壓縮,經濟增長步履蹣跚。新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承諾將把國民黨打造成正派、清廉、高效率、有競爭力的政黨,讓國民黨重新執政,屆時將在兩年內推動兩岸三通直航。民意調查顯示:國民黨在島內支持率穩步上升,認同國民黨的年輕人不斷增加。
政府將會出臺什么新措施維護公共安全?
令人切齒的有毒食品和假劣藥品,疏忽引起的滅頂火災,慘痛的醫療事故,不可饒恕的產品缺陷,官煤勾結導致的惡性礦難,飛來的松花江水污染……,留給我們永遠的傷痛!僅就食品安全而言,在難辨真偽的貨架前,消費者只能走開。消費者無情的“株連”式拒購,使太倉肉松、金華火腿等在全國各地超市遭遇“下架”。由于殘留量超標, 我國出口的農副產品大量被拒收、退貨、銷毀,每年損失高達70億美元。
被稱為“道德工業”的食品加工工業,在部分廠商手中正演變為“缺德工業”。民以食為天,民以命為天,責任之大,莫過于此。我們期待著能住得安全,喝得安全,行得安全,安全地呼吸,放心地吃東西。
中國宏觀經濟怎樣走?
2006年的宏觀經濟環境面臨更多變數。面對防通脹、防通縮、防滯脹三重目標,央行遭遇新難題。
中金公司認為,未來兩年中國宏觀經濟將保持9%左右的較高增長速度,投資仍將高速增長,沒有通縮之憂,因此主張2006年貨幣政策將適度從緊。而中國社科院經濟所袁綱明等則堅持應該放松目前緊縮的貨幣政策。他判斷今后物價將持續下跌,產能過剩引發通縮現象將向上游工業蔓延。若不放松信貸,通縮危機就要到來。而經濟學家林毅夫則認為,中國已經進入通貨緊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06年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具體將從2005年的防通脹轉向既防通脹,又防通縮。一方面,投資反彈動力仍在,公共服務品價格有上漲態勢,通脹壓力尚存;但另一方面,面對產能過剩壓力,企業利潤增速回落和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也要關注通縮風險。
房價是漲還是落?
2005年4月房地產新政,觸動了全國房地產市場的神經,成交量應聲下跌,不過近幾個月各地樓市走勢出現了背馳現象。不少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重現活力,價格進一步上揚。以上海為首的華東部分城市中,購房者信心依然不足,成交量低迷,供應日漸增多,發展商的資金鏈越拉越緊。目前全國的資金流動量相當充沛, 國家進一步出臺全國性打壓措施的可能性不大,相信全國整體樓市在2006年走勢向好,但是不排除個別城市出現進一步調整。
3G牌照何時發放?
這將是2006年電信業最緊張,最刺激也是最受關注的懸念,不僅僅關系著四大電信運營商如何運營3G,手機生產商如何進行貼身博弈,貼牌手機能否因為新的牌照獲得新生,也直接關系到你使用的手機功能是否發生實質性的飛躍。一旦3G牌照發放,那么早就蓄勢待發的終端市場最終將被新產品攪動得火熱,那些原先不可能實現的功能, 比如在手機上看小電影等等功能,終將變為現實。
不過,到目前為止,3G牌照是否發放,如何發放,幾種標準將如何選擇還是混合使用,仍然沒有一個明晰的藍圖,也使國內國外的手機生產廠商在同時研發著幾種標準。而在終端市場上,終端生產商也將2005年的計劃書,演繹成發牌照和不發牌照兩個版本。
面對可能升級的自然災害,政府將如何作為?
1994年~2003年,全球受洪災、地震、颶風和其他自然災害影響的人口超過25億。 自然災害導致的全球財產損失創下新紀錄,2005年成為全球保險業者賠償最多的一年。全球變暖和全球荒漠化日趨嚴重,未來人類可能面臨更多、破壞力更大的自然災害。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行為的集中懲罰。
中國現在很多地方雖然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生態系統的還比較脆弱,近年來不斷遭受臺風侵襲,頻繁出現持續嚴重干旱與洪澇災害,自然災害發生頻串和損失明顯上升。目前中國有三分之二國土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水威脅,近半數城市分布在地震帶上,災害風險很大。
聯合國安理會如何改革?
聯合國安理會擴大規模、增加常任理事國和否決權等問題涉及各方利益,各成員國對此分歧嚴重。急于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日本、德國、印度、巴西“四國聯盟”,與反對“增常”的“咖啡俱樂部”間頻頻展開較量,僵持不下,四國“增?!笔茏?。中、美、俄三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均主張就此進行廣泛民主磋商。許多國家也都不贊同為安理會改革設定時限。
按照聯合國慣例,重大問題應協商一致解決,《聯合國憲章》也末就“增常”的程序作相應規定,然而, 四國“增常”的努力不會停止,未來事態發展難以確定。在改革問題上采取分裂對抗辦法不可取。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的做法只會造成分裂和對抗,給聯合國留下“難以愈合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