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一百多年前,在白人向西部擴張的過程中,土著印第安人與白人不斷發生血腥沖突。在一次印第安人的突襲中,小鎮的40多個居民全部被殺,僅有一名金發少女幸免于難,據說是因為那些印第安人是第一次看到長著金發的女孩。后來為了紀念這死去的40多個生靈,就把此地命名為精靈湖。
就是在這個有著凄美傳說的地方,我度過了在美國留學的第一個感恩節……
10個農民1000英畝土地
對美國人來說,每年11月份的第4個星期四是個重要的節日一一感恩節。2005年感恩節假期,我應美國室友格蘭特的邀請,去他父母家——愛荷華(lowa)州西北部的一個叫做精靈湖的小鎮做客。
愛荷華州位于美國中部,緯度跟北京差不多,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氣候, 四季分明,冬天比北京還要冷一些,雪也要多一些。沿途我們看到的都是廣袤的農場。美國農場幾乎全部歸私人所有,農場主(即使加了個“主”字,他們也是真正的農民)很珍惜自己的土地,盡量減少化肥的使用,而且每年都要變換耕種的種類,每隔幾年還要撂荒一年。所有的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保持土地的肥沃, 以期今后無論是自己繼續耕種還是出售,都能獲得豐厚的收益。
美國的農業人口總數不到世界的1%,農產品出口額卻位居世界第一。除此之外,美國農產品人均產出效率同樣令人吃驚。據格蘭特講,10個左右的農民就能耕種上千英畝的土地。
我早些日子曾參觀過美國第一大農用機械制造商——John Deere,對此深有感觸。John Deere的產品,幾乎可以說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工的使用,每臺巨型機械都價格不菲,從14萬到百萬美元不等,對于一般農場主來說是沒法一次性支付的。于是公司采用了租賃式銷售的方式, 由農場主跟銷售公司直接簽定協議,與國內的按揭購房的方式差不多,只是少了銀行這一環節。
“Welcome說中文”
從我居住的地方到格蘭特父母家,大概需要5個小時的車程,一路上基本上暢通無阻。美國等級最高的高速公路叫做freeway,除了極少數大城市周邊為緩解交通壓力收取一定的費用之外,其余都是免費的。我所在的中西部城市的規模和密度都遠小于東西部沿海地區,所以freeway的數量也較少。更多的是連接小鎮的highway。多數的Highway每個方向只有一個車道,但由于沒有行人以及低速的機動車的干擾,依然可以開到100公里/小時的時速。在美國,堵車的現象不像國內的大中城市那樣常見,我想,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得益于其完善的道路交通設施。
當我到達格蘭特父母家時,竟然發現正門上貼著一個標語:“wercome說中文”一下子讓我感覺賓至如歸,距離感蕩然無存。這時兩個婦女迎了過來, 當時光線較暗,我對第一個婦女說:“你是Lisa(二姐)?”格蘭特在旁邊說:“不,是我媽媽。”“天哪,你怎么這么年輕, 比我在照片上看到的還年輕!”我當時吃驚得大叫起來,老太太(真實年齡58歲)心花怒放,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格蘭特的父母共有5個孩子。那天除了大姐不回來團聚,大哥夫婦星期四才到之外,其余的家庭成員都在,整個家庭呈現出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格蘭特的父親是個60歲的牙醫,每年掙夠了錢,就攜著設備,帶著自己的老婆、伙計,到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和西伯利亞地區給當地的孤兒和貧苦兒童做義工。每年大約在俄國呆3個月左右,期間全部的費用都是老人自掏腰包。值得一提的是,格蘭特的外婆是艾森豪威爾總統夫人的表妹,但格蘭特的父親在創業早期仍然是比較艱難的,直到從事了牙醫這一在美國很賺錢的行業后,經濟條件才有了相當改觀。
據格蘭特介紹,在美國,像他父親一樣在工作之余選擇做義工的人還很多,大家都將其看成是一種自覺且自然的行為。
“愛”與“平等”
周四,我們吃完傳統的感恩節大餐(火雞、蔬菜沙拉、土豆泥,還有好些叫不出的名字的菜)后,開始了一項感恩節的必備節目——觀看橄欖球比賽。
橄欖球、棒球、籃球是美國的三大體育項目。各種聯盟的比賽層出不窮,11月份是橄欖球大聯盟的收關階段。所以,在感恩節看橄欖球有點中國人過春節看春節晚會的意味。
格蘭特父母的家中設有專用的吸煙室,這里也是我和他父母交流最多的地方。他父親除了聊一些在俄羅斯的見聞外,還仔細詢問了我一些關于中國方面的問題,對中國老父親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我對歷史比較熟悉,會主動涉及一些中國近代史和二戰的話題,加之老人在圣彼得堡時也參觀過俄羅斯紀念二戰的博物館,所以,談起二戰老人唏噓不已。
由于是三代同堂,我從這一家感恩節的團聚中稍許了解了美國父母、子女、孫子女之間的關系。這個關系概括起來就是“愛”與“平等”。愛是人的天性之一,但表現方式卻因民族而異。美國人時刻把“愛”掛在嘴邊,格蘭特的媽媽就連對我這個臨時認的“兒子”都“示愛”不已。
家庭成員的“平等”可以說是美國文化的一個表現,這與我國文化有顯著不同(這是個無關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是傳統不同)。名義上,子女到了18歲之后就完全與父母平等了,但是父母也還是會給子女一些財政上的支持。就算是在孩子,8歲以前,父母也很少教訓或命令子女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且子女也可以批評父母。一次格蘭特的媽媽帶著煙進了廚房,她的二兒子加斯就說,你怎么能在廚房吸煙。老太太支吾了一句不知是什么,加斯小聲嚴肅的說:“要么把煙熄滅,要么去吸煙室。”老太太自知理虧,乖乖的就把煙熄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