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向來對政府官員的廉政十分重視。不久前,韓國國家清廉委員會又出臺了一項新規定,為了防止公職人員發生職務腐敗行為,禁止國家公職人員同民間機構負責人一起打高爾夫球或參與奢侈性娛樂活動。
“高爾夫門”是導火索
韓國國家清廉委員會于3月23日推出了《關于高爾夫球和奢侈性娛樂活動公職人員行為準則的方針》。方針規定,所有公務員和公共機構崗位負責人,不論何人承擔打球費用,都不許同民間企業的負責人打高爾夫球。公職人員如遇特殊情況打高爾夫球,必須在事前或事后向所屬機關或監督機關的首長報告。公職人員之間打高爾夫球,上級人員不能讓下級人員支付打球費用。據介紹,方針出臺以前,公職人員與職務相關人員打高爾夫,只要公職人員本人付費即不被視為問題,而根據此次方針,只要與職務相關人員打高爾夫,就要受到處罰。顯然,衡量尺度和處理規定均變得更嚴格了。另外,公職人員不準參與利用紙牌、撲克和麻將等工具進行的賭博活動,不準參加奢侈性娛樂活動。這一方針將下達全國804個中央、地方行政機構以及與公職相關的機關團體,要求嚴格執行。
韓國出臺這一新決定的導火線是前不久導致總理李海瓚下臺的高爾夫球丑聞。3月1日是韓國反日獨立運動紀念日,是法定假日。但就在這一天,韓國鐵路工會組織了全國大罷工。就在全國鐵路和地鐵系統陷入癱瘓之際,身為總理的李海瓚卻在南部城市釜山同一些工商界人士打高爾夫球,其中有商人正因操縱股市等受到檢調機關的調查。據稱,當天的球局還涉及巨額賭注,最后由商人付賬。在野的大國家黨因此懷疑,這是一些商人在借打球之機行賄賂游說之實,要求檢察機關介入調查。雖然李海瓚被認為是一位能干的總理,且得到總統盧武鉉的器重,但迫于國會和社會的壓力,李海瓚不得不離開了總理辦公室。
尤其需要提出的是,李海瓚總理并不是第一次因打高爾夫球而招致非議。2005年4月,韓國東北部的襄陽發生山林大火,燒毀了千年古寺,導致數萬名居民緊急疏散,而李海瓚當時卻同朋友在打高爾夫球;同年7月,韓國發生水災,李海瓚也沒有坐鎮指揮救災,卻跑到南部的濟州島打高爾夫球。李海瓚曾就此道歉,并承諾下不為例。但對李海瓚來說高爾夫球的誘惑顯然難以抵抗。
高爾夫不僅僅是球
韓國人有著特殊的高爾夫情結。據估計,韓國高爾夫族有350萬左右,這對于一個只有48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 已經是個非常大的數字。韓國有公共球場約50個,私人俱樂部式的球場1 70個左右。2005年,在LPGA巡回賽前15名中,有6名是韓國人。韓國人在世界高爾夫賽場上的成績更激發了人們的高爾夫熱。美國南加州有30多個私人球場是韓國人開的。據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稱,在紐約地區,“在寒冷的冬季,出現在高爾夫球練習場的高爾夫狂中,有99%是韓國僑民,其余1%是華裔,卻看不到白種人的身影”。
高爾夫在韓國地地道道是個貴族運動,有的球場一個會員證超過10億韓元(約100萬美元),一場球的果嶺費達200多美元。即使這樣,訂場仍然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據說,韓國高爾夫熱始于盧泰愚(1988~1993)時代,他親自過問發放球場許可證。在此期間,大企業集團紛紛建設球場,并邀請政府高級官員打球,借機進行游說活動。高爾夫球場不僅成為大買賣誕生地,也成為政商勾結和腐敗滋生地。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今年2月20—24日,三星經濟研究所以報道經營者為主的網站“SERICEO”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韓國國內的經營者中,每10個就有6個稱“為了合同會在打高爾夫時故意輸球”。此外,幾乎所有的公司老總(CEO)都表示:“通過打高爾夫,可以把握人的長處和短處。”在調查中,針對“如果是為了重要的合同,是否會故意輸球”的問題,應答的640人中,38%的人回答“會”,另有25.5%的人回答“完全可能”,兩項加起來達到65.5%。只有14.2%的人回答說:“合同是合同,高爾夫是高爾夫。”
新規定難解老問題
因此,在新的“方針”中,對禁止國家公職人員與之一起打高爾夫的對象,還做了明確規定。具體包括:已經或準備申辦民政事務者;因審批、停業、罰款等可能受益或利益受損者;受到搜查、監督、檢察、管制、行政處分者;與國家或地方政府準備簽訂合同者等等。媒體評論稱,這一方針涵蓋面之寬實屬空前。實際上,根據該規定,除了家屬之外, 同社會上任何其他人打高爾夫幾乎都有可能“犯禁”。對此,公務員隊伍中出現了不滿的聲音,認為這對職務關聯性的界定不明確,不符合高爾夫球大眾化的現實,限制太嚴、難以實行。有人表示:“因為是公務員,就連私人人際關系都不能建立,這太過分了。”法律界也有人對方針的法律有效性提出質疑。不過,許多普通市民對這一規定表示歡迎和支持,認為杜絕娛樂腐敗有利于促進政府公職人員廉政為民。
據報道,韓國大法院目前已制定出“法務公務員保持清廉行動綱領”,嚴禁審判人員與職務相關的律師及企業人員打高爾夫。據《東亞日報》報道,“方針”公布后的第一個周末,部分高爾夫球場出現了“取消預約”的情況。首爾附近一高爾夫球場的管理人員說:“高爾夫風波以后,客人明顯減少了。平時一般預約能達到100多場,最近只有20場左右,周末也不過才90多場。”不過,輿論普遍認為,方針能起多大作用,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同時,媒體對新方針是否能持久也提出了疑問。首先,李海瓚的事說明高爾夫球對韓國人的誘惑力實在太大。其次,這并不是韓國政府第一次禁止公務員打高爾夫球,金泳三執政時期,也曾經下令禁止公務員打高爾夫球,但反復數次,每一次禁令都無法持久。
韓國國家清廉委員會表示, 為防止公務員的腐敗現象,還將控制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職員舉行同門會、鄉友會等非正式聚會。在韓國,人們非常重視“學緣”、“地緣”等關系, 因此導致公務員社會產生腐敗現象的可能性很大。據稱, 目前在行政自治部等部門內按照出生地區不同,成立了很多個鄉友會。清廉委員會為控制公共機構內的同門會和鄉友會活動, 已經向各機構負責人下發了公文。清廉委員會還決定面向長官、次官以上級別人士和地方自治團體負責人展開行動綱領,履行實態調查,并加強檢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