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混合運算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并能對結果進行合理的判斷。另外,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感覺到數學充滿趣味,而且與生活密切聯系。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沒有遵循常規,而是將教材內容進行重組,在學習乘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適時地引入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巧妙地利用多媒體課件中“小魚將算式中的乘號改為除號”這一情境,引導學生獨立試算,充分地放手,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自己的知識儲備,解決教學重點。再利用課件引發加號、減號與乘除·號之間的矛盾導出小括號,使學生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在練習題的處理上,我充分發揮趣味性,使學生在游戲中逐步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以上的設計主要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混合運算的運算法則融合在一節課中,便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通過購物等活動,進一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讓他們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4.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熟練掌握無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并體會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
5.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合理地對結果進行判斷。
數學重難點: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認真審題,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體會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你們看可愛的兔寶寶來了,它想考考你們。(兔寶寶出示4+4-2=。)
師:誰能說說兔寶寶出的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應該先算加法后算減法。(課件演示符號變化4-4+2,4×4÷2、4÷4×2。)
師:同學們快來看,我們剛剛做的四道題都是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運算,那我們在計算時要按照什么樣的順序計算?
生: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師:他說的對嗎?同學們來看,來了4個小動物,你們喜歡他們嗎?每個小動物廠面部有一道題,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就做哪道題,好嗎?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義快!(4斗道題略。)
(生做完后匯報。)
師:你們箅得真是又對又快。那剛才你們做的這四道題有什么特點呢?汁算的時候應該按照什么順序做?
生:特點是都有乘法和加、減法。計算的時候應該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
師:對了,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評析:充分利用多種教學媒體,創設競爭的情境,激勵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激情。學生受興趣的驅使,在不知不覺中經歷了復習舊知、歸納運算順序、引入新知的過程。]
二、寓教于樂,探索新知
師:同學們快來往這看,仔細觀察,這4道題發生了什么變化?(課件演示:兩條小魚游來,吐泡時將題中的“×”號變成“÷”號。 )
生:“×”號變成“÷”號了。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現在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呢?這兩條小魚為這事還爭論了起來。(課件演示:一條魚說:我覺得應該先算除法。另一條小魚說:我覺得應該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兩條小魚都認為自己說得對,它們請同學們來幫忙。)
師:小魚把難題丟給你們了,你們能幫助他們嗎?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一做,剛才你選的是哪個小動物上面的題,現在還做那一道,看誰最聰明。
(生興致勃勃開始做題,)
[評析:新舊銜接自然,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調動了身心的巨大潛能去克服困難迎接挑戰。]
師:誰來說說,你選的是哪道題?你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
生:我選的是小象上面的題:9÷3-2,先算9÷3=3,再用3-2=1。
(其他學生匯報略。)
師:老師發現這4名同學在匯報的時候都是先算除法后算加、減法,你們也是按著這樣的順序做的嗎?(生答是。)
師:你們是怎么想到先算除法的呢?誰愿意說一說。
生:我覺得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時候是先算乘法,那除法和加、減法在一起也應該先算除法。
師:你真聰明,那誰能說一說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呢?
生:(齊答)應該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
師:說得真好,咱們來一起讀一讀。(出示計算法則。)
師:老師考一考你們,同學們看,這里有兩道題,你們自己來做一做好嗎?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做?其他同學做到練習本上。
(生敘述運算過程。師對學生評價,獎五星。)
師:在這兩道題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那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呢?
生:應該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師:我們得先算乘、除法,那這樣的運算順序令加和減極為不滿,聽它們在發牢騷呢!
(課件演示:加號說:“乘號、除號太霸道了,咱們得想點辦法……”)
師:同學們,你們猜,加和減想出什么好辦法?小組之間快來說一說。
小組討論。
[評析:為學生提供了自由表達自己見解的寬松氛圍,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在探究和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學生的創造潛能得以有效的開發。]
師:你們有結果了嗎?
生:用小括號括起來。
師:我們來聽一聽它們是不是這樣想的?
(課件演示:減號說:“對了,咱們請括號哥哥來幫忙?”括號從天而降說:“別著急,讓我來幫助你們。”)
師:要先算加、減法,括號哥哥會怎么幫助他們呢?老師這里有個括號,誰愿意來試一試?
(生將紙做的括號貼到題目上,使加減法先算。)
師:誰愿意來讀讀算式?這回在括號哥哥的幫助下,加和減可神氣了,現在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呢?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做?
(生板演。)
[評析: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下,經歷了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過程。同時,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說說你是怎么做的?你們也是這樣做的嗎?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又進一步學習了混合運算,那么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呢?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出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師:有的同學在計算時,沒有注意題中的運算順序,所以數學醫院里今天就來了許多小患者。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當一回小醫生,幫幫他們?(生答愿意)你們真熱心。
(生修改后匯報。)
師:老師還從數學王國中請來了5個數字,誰能大聲的讀一讀?
生:1、2、4、9、12。
師:老師請同學們開動腦筋,互相合作,以小組為單位來玩組合的游戲。注意聽,游戲的規則是從5個數字中任意選出3個,組成一道兩步計算式題,每道題中的數字不能重復,結果必須得等于8,聽明白了嗎?咱們幾個組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寫出的算式又快又多!
(學生小組合作研究。)
師:好,咱們先寫到這兒。哪個小組先來匯報?(生匯報。)
師:你們寫出這么多算式,真棒!
師:以前我們用撲克牌玩過算24分的游戲,但是我們只用上了加、減法和乘法。今天,讓我們把學習的知識都用上,加、減、乘,除還有小括號,再來玩一玩24分的游戲,好嗎?
生:好!
師:這回,哪個小組先來匯報?(生匯報。)
[評析:創設出互動性的游戲活動,符合兒童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不僅讓學生感到趣味,并且有效地幫助他們克服注意力難以持久的不足所有學生都持續保持著很強的參與意識,學習與游戲渾然一體。孩子們對游戲活動的濃厚興趣使得教學活動順利發展,輕松地得到鞏固提高。]
四、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都沒玩夠,是嗎?下節課我們繼續玩,好嗎?同學們再見。
總評:
本課從設計上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發展而設計”的原則。從課堂教學上能看出,教者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自主參與和合作交流。縱覽全課設計,時刻體現出教者對學生發自內心的關心和引導。主要有以下三個突出特點:
1.寓教于樂,把學生引進樂學的大門。
教師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游戲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兔寶寶出題”、“小魚爭吵”、“+、-號辯論”,“括號哥哥幫忙”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動畫,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造意識,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學。學生在玩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索,在運用中發展,學得愉快,學得輕松。
2.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者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意識。如讓學生“幫助加和減想出好辦法,在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情況下,先計算加、減法怎么辦”、“給數學醫院的患者就診”、“撲克牌游戲”等問題,真正引發學生認真思考:在這些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經歷了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過程,同時提高了他們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適時、適度的評價,引導學生不斷探究。
低年級學生的自控意識還不是很強,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上,教師善于捕捉兒童的心理,講究評價的實效性,做到適時適度:教師對學生賦予個性化的語言評價和適當的獎勵金星,使學生獲得成功喜悅的同時,進一步引導他們不斷探究,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