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同學肯動腦筋,在平凡的生活、學習中發創造獲得不少專利,受到了學校表彰,受到了社會極大的關注,可有些同學偏偏對某同學的創新發明不屑一顧。有個別同學甚至妒忌他、諷刺他,說他只是在玩小聰明而已。
班主任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有一天,班主任在班會上給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有一次在一個西班牙人家里吃飯,有幾個客人妒忌哥倫布的榮譽,千方百計貶低他的功績。他們說:‘發現美洲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只要動動腦筋就可以辦到。’哥倫布沒有作聲,便拿起一個雞蛋對西班牙人說:‘你們中間誰能夠使雞蛋豎起來?’在座的人都試了一下,但都沒成功。這時,哥倫布將雞蛋的一端在盤子里輕輕地敲了幾下,雞蛋的那端被敲了一個小洞,于是雞蛋便穩穩地豎立在桌子上。‘這太容易了!’大家叫了起來。哥倫布笑著對大家說:‘的確是太容易了,只要動動腦筋就可以辦到。’”
同學們聽完了故事,都沉默了。接著,班主任對大家說:“我們班的確有不少優秀的同學,但大多數同學就缺乏‘創造性’和活學活用的精神。更有人只會對人家評頭品足,對自己卻不去自我檢查、反省。你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且都很聰明,為什么某某同學會有發明創造,而其他同學卻沒有。我看,與其說別人的不是,不如先從自身上去找找原因吧。”
這位班主任講的故事既生動又有哲理,還有針對性。說明了一個淺顯而又深奧的道理:與其苦學,不如巧學;與其妒忌別人,不如先從自身做起,從中收獲的道理,足夠我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