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內科醫生。一天剛上班,一位40歲左右的女士因泌尿系反復感染及發作1年來就診,測血壓146/90毫米汞柱,尿常規:白細胞、葡萄糖、蛋白均為陽性。我建議她進一步化驗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血脂、腎功能、糖化血紅蛋白。她一看化驗單就和我大吵起來:“我看泌尿系感染,你干嗎給我化驗那么多無關的?你們醫生都黑心了,為掙提成,不管百姓死活。這二百多化驗費,是我一個月的工資呀……”經耐心解釋,她終于去做化驗,但很不高興地說:“結果要是沒事,這錢你給我出。”
3小時后,化驗結果出來了:空腹血糖7.3毫摩扎針,餐后2小時血糖18.7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10.0%,膽固醇、甘油三酯均高。這下她不生氣了,一個勁兒向我道歉,要我給她好好治療。我又向她講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給她開了降糖藥和調脂藥。以后我們成為好朋友,現在她血糖正常,反復發作的泌尿系感染也好了。
這使我想起我院外科退休的陳大夫,他體形較胖,近兩年總覺得口干,體檢除脂肪肝、甘油三酯偏高以外,空腹血糖幾次化驗都正常。我建議他作餐后2小時血糖,3次結果分別為11.7、9.0、14.0毫摩爾/升;再作糖化血紅蛋白,結果8.0%,確診為2型糖尿病。經積極治療,目前血糖正常,情況良好。
過度醫療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如何鑒別過度醫療更困難。從我的行醫經驗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很重要,尤其是對可疑病人,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一定要作餐后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一次不能確診者,要多查幾次。有的病人不理解,要多作解釋,以免延誤病情,給患者造成嚴重后果。病人也要對此給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