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浴療法是以砂覆蓋身體全部或局部,向機體傳熱,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砂子作為介體將日光中的熱量或人工加熱的熱量,均勻地傳給人體,就像給人進行熱敷。
我國古代就有“砂療”的記載,如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記載:“六月河中諸熱砂,主治風濕頑痹不仁,筋骨攣縮,腳痛冷,風掣癱瘓,血脈斷絕。取干砂日曝令極熱,伏坐其中,冷則更易之,取熱徹通汗,然后隨病進藥及食,忌風冷勞役。”目前我國沿海海濱及新疆吐魯番設有砂療診所,每到盛夏,砂療者絡繹不絕。人們躺在砂坑上,讓砂覆蓋發病的部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砂子里含有大量的磁鐵礦屑末,人在治療時不但接受了熱傳導作用,也接受了一定的磁療。治療時將砂子覆蓋患處,產生一定的壓力,促進傳導加熱。砂子還含有硫、鐵、鉀等礦物質,故砂療能使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調整組織功能,對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療效。
選擇砂子以直徑0.25毫米左右為最好。日曬是將選好的砂子平攤于布單上,在陽光下暴曬,當砂子溫度達40~50℃時,即可用于治療。家庭治療時,也可用大鐵鍋炒砂,或專門在加熱爐加熱。
治療方法。①全身砂療法:患者裸露身體,仰臥在熱砂上,再用熱砂將身體覆蓋,厚度以5厘米左右為宜,每次15分鐘,每日一次,10~15天為一療程。②四肢砂療法:在容器中放5厘米厚的熱砂,將四肢分別置于砂中,以厚被保溫。每次30~60分鐘,每日一次,20~30次為一療程。③腰腹部砂療法:床單上鋪一定厚度的熱砂,腰部砂療仰臥,腹部砂療俯臥,上以厚被保溫,時間療程同四肢砂療法。④砂袋療法。將砂加熱600℃左右,裝入毛巾袋中,覆蓋在身體患處,每日3~4次,每次10~20分鐘。
我國有1.8萬多公里長的海岸線,海水浴場星羅棋布,將砂浴與海水浴、日光浴融為一體。愿更多的人喜歡砂療、堅持砂療,在砂療中祛病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