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因患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月余,病情穩定后出院返家,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散步,上下樓梯也無大礙,惟覺左側手、臂、肩部有困沉感,向上抬舉和外展活動有些發痛,不如發病前活動靈便。經到醫院檢查未發現左側上肢有明確病變,醫生最后對李先生說,你的左側上肢困痛是心肌梗死后引起的“肩一手綜合征”,慢慢會好的。
肩一手綜合征是心肌梗死后出現的肩、腕關節及手的腫脹、疼痛、強直、運動障礙伴手部肌肉萎縮的一組病癥,又稱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綜合征。發生率占心肌梗死患者總數的10%~20%,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心肌梗死后發生了反射性血管運動障礙,再加上心肌梗死后過度安靜,手肩臂活動減少所造成的廢用,以及潛在性關節炎或關節周圍炎,可能是引發肩一手綜合征的原因。肩一手綜合征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穿衣、梳頭、洗嗽等活動會受到限制,甚至需家人幫忙。
肩一手綜合征多發生在心肌梗死后2~6周,最長者在心肌梗死后14個月發病。發生在左側的肩一手綜合征比發生在右側或雙側者似乎稍多,但與心肌梗死的部位或原先心絞痛的放射方向或部位并無明確相關。診斷肩一手綜合征時心電圖上必須有過明確的心肌梗死的圖型,如無心肌梗死圖型,可能是肩、腕、手或頸部有過創傷、長時間肩臂部受涼或頸椎病變、頸叢神經病變、腦血管病變以及服用抗結核病藥物、巴比妥藥物引起的類似肩一手綜合征。
肩一手綜合征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者,可進行適當的治療;①有炎癥者可適當服用一些鎮靜止痛藥;②針灸或理療;③消除緊張心理,進行功能鍛煉。常用的方法有:環轉法,即肩手呈360°轉動,正反方向做10~30次,每日進行2~3次;用健身球放在手掌,用手指不停地滾動,鍛煉指掌功能,每次運動50~100次,每日3~5次;自我按摩法,即用健側手或按摩器對患側手臂及肩部按摩,每次10-15分鐘,每日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