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聲波
建設部:全面調查建設行業外資資質
9月初,建設部建筑市場管理司稱將對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資質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
建設部稱,中國加入WTO已近五年,為全面準確了解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企業資質情況,對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承包工程狀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評估,做好建筑業對外開放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決定對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取得資質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由各省市建設主管部門于9月20日之前將調查結果上報建設部。
本次調查范圍為:截至今年7月底,所有在中國境內取得資質的外商投資企業(包括設計企業、建筑企業、監理企業、招標代理機構)。調查結果將作為中國政府對外談判、磋商以及對外開放政策制定中的重要參考依據。
兩成建筑企業未通過建設部資質審查
日前,建設部發布了上半年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查情況通報,部分建筑企業因被審查出各類問題而沒有通過。
今年1至6月份,建設部受理審查了各類升級、增項、改制等建設工程企業共2383家,其中建筑業企業862家,沒有通過的188家,約占兩成。另外,其他建筑相關行業通過率更低,其中,工程勘察設計企業通過率67.77%;招標代理機構通過率51.25%。只有監理企業通過率略高,達到78.43%,但也仍有兩成不合格。
深圳醞釀建筑市場清退機制
據深圳市人大所供資料,深圳作為廣東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的大戶,外地企業發生的事故就占了全部事故的90.9%。對此,深圳市法制辦主任王璞表示,近年來深圳建筑工程安全生產事故、企業拖欠員工工資及其他一些嚴重違法行為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建筑市場的準入和清出方面監管力度不夠,處罰手段不足以達到懲戒目的。
深圳因此準備特別提高外地建筑企業進入深圳的門檻。近日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的《深圳市建筑市場嚴重違法行為特別處理條例(草案)》規定,外地企業進入深圳承接工程須先申辦企業信息卡。而在申辦企業信息卡時,應當提供注冊地省一級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其最近兩年未發生嚴重違法行為的證明文件。
招標文件范本年內推出
9月25日舉行的首屆中國招標投標高層論壇新聞發布會宣布,為完善招標投標行為,我國將研究建立招標代理機構信用評價體系,并在年內推出由九部門共同編制的招標文件范本。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一直為外界關注的《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目前也進入了起草階段。
大力推動稽查制度建設
建設部長汪光燾近日對全國建設稽查工作明確要求,在加大對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力度的同時,要注重加強稽查工作機制的建設,全面推動各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稽查制度,積極穩妥推進規劃監督員制度。
與此同時,建設部總工程師兼稽查辦主任王鐵宏指出,到2007年年底,全國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基本建立建設稽查制度。到2010年,基本完成建設稽查的法規建設、組織機構建設、制度建設,全面推行規劃監督員制度。
據悉,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中,已有16個省區市建立了建設稽查機構,9個省區市正在積極籌建建設稽查機構;7個省區市實現了規劃監督員制度,10個省區市正在著手建立規劃監督員制度。
加強土地出讓金收支管理
9月5日,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總價款全額納入地方預算,繳入地方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直指地方政府以地生財的“軟肋”。在很多地方,出讓土地收入已占到地方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土地直接稅收及由此帶來的間接稅收,占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出讓金凈收入,又占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在這一背景下,中央一直力圖收緊土地出讓金,旨在對土地出讓金收入、分配、解繳和劃撥等工作給出詳細規范的《土地出讓金收支管理辦法》,將有望在年內出臺。
宏觀視角
8月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
8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創今年新低,宏觀調控在投資領域已顯積極成效。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表示,目前不需要什么新的調控措施,只要抓好落實。
經過兩個多月的宏觀調控,投資增幅已經明顯出現了減緩的趨勢。7月份投資增長27.4%,這個數字已經比6月份回落了7個多百分點,8月份同比增長21.5%,比7月份回落了5.9個百分點。
邱曉華分析指出,目前投資形勢的變化得益于國家采取的加強土地、信貸兩個閘門的調控力度,加強了對投資項目嚴格的環境、質量等門檻的限制。
不過,從累計速度來看,1至8月的投資增長29.1%,仍然處在偏快的增長區間。當前的調控須關注總量和結構兩方面的問題。8月的數字顯示總量調控壓力有所減輕,但依然在高位運行,所以調控力度不可明顯放松;而下一步重點進行結構調整,效果的顯現也更為漫長。
油價回落 全球經濟景氣見頂
被視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經濟開始剎車減速,給滾燙的油價潑了一盆涼水。曾經高燒不退的國際原油價格近期大幅回落,于9月26日跌破60美元。
國際油價大跌,意味著持續數年的全球初級產品牛市可能結束,世界經濟本輪景氣周期已經見頂。由于全球主要國家相繼采取了緊縮性貨幣政策,未來世界經濟增速有可能減緩,原油需求減少,而油價也將隨經濟周期變化而發生轉換。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日前撰文指出,全球經濟即將逆轉,因為作為全球主要經濟增長引擎的美國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美國勞工部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降0.4%,為2003年4月份以來的最大降幅,也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降,遠低于華爾街預期。同時公布的美國8月新屋開工數據同樣疲軟,月降6.0%至166.5萬戶,7月跌幅也從2.5%修正至3.0%。
中國將發布能源政策白皮書
自上一期《中國能源白皮書》于1997年發布后,《中國的能源政策》白皮書將是有關中國能源發展的最新藍圖,內容可能涵蓋了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管理規定。
國家發改委網站9月22日刊登一則公告顯示,發改委下屬的能源局目前已初步完成《中國的能源政策》(征求意見稿)的編寫工作。能源局將征求委內相關司局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后上報委領導閱審,然后形成送審稿。
公告指出,白皮書將提出中國的能源戰略和目標,闡明能源政策和措施,提高能源政策的國際透明度和認知度,促進國際能源交流與合作。迄今為止,中國尚未就戰略石油儲備的管理問題頒布任何指導意見。
中國現正分階段建設戰略石油儲備設施。其中,位于浙江鎮海的設施將率先在今年10月份完工,其他設施有望陸續在2007年或2008年完工。
《中國的能源政策》白皮書的編寫工作始于今年年初,由能源局與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合作編寫。
建材速遞
一批建材行業標準開始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130項行業標準10月1日起實施,其中機械行業標準65項、電力行業標準37項、紡織行業標準19項、建材行業標準9項。由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負責起草的《通用硅酸鹽水泥》新標準于8月24日通過了全國水泥標準化委員會的審查,現正在報批中。新標準的主要修訂內容是將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三項國家標準合而為一,在技術要求、混合材品種和摻量、合格判定等方面做了較大的變動,特別是在水泥品種劃分、混合材種類限定、取消P.O32.5、增加水泥出廠合格證內容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
金屬原材料漲跌互見
9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8月份中國有色金屬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2.3%,較7月份上漲了2.3%。8月銅價較去年同期上漲67.9%,較7月份上漲2.8%;氧化鋁價格較去年上漲22.6%,較7月份下跌3.4%;而鋁價較去年上漲15.4%,較7月份下跌0.9%。
《華爾街日報》最近發表文章指出,作為世界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對銅的需求未來幾個月仍將保持強勁,特別是鑒于中國可能不得不補充其已經下降的銅庫存。瑞士銀行(UBS)的基礎金屬策略師羅賓·巴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2006年前7個月的銅凈進口量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8%,這只是因為中國一直在動用庫存,這意味著它在未來某個時候可能不得不重新補充庫存。報告中說,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銅價格貼水縮窄“或許是顯示國家物資儲備局出售銅存貨的行動可能正接近尾聲的第一個信號,這將使精煉銅的進口得以恢復。”
8月份鋼鐵制品價格較去年下跌6.1%,較7月份下跌1.2%;而生鐵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4.5%,較7月份下跌0.3%。
工程機械
卡特彼勒進軍中國再制造業
卡特彼勒公司日前與中國政府簽署協議,將幫助促進中國再制造業的發展,重點是對廢舊零件和機器進行再制造和回收利用。
卡特彼勒公司管理人員表示,中國再制造市場每年的規模可達100億美元。盡管再制造業在中國是個較新的領域,但業內人士估計,這一行業的全球年收入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卡特彼勒是首家獲準在華從事這項業務的外國公司。上個月,該公司在上海郊區成立了亞洲區再制造中心。卡特彼勒主要生產發動機、采礦和建筑設備。
卡特彼勒將在上海郊區3500平方米的工廠中翻新舊馬達和水泵,并以非常低的價格銷售。這個過程會重新利用原始材料的90%左右。卡特彼勒還表示,發展再制造業符合中國的發展戰略,中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現在的問題是,政府現行規定使其難以進口廢舊發動機和零件,比如中國目前按照金屬廢品的標準對廢舊發動機征收關稅。
能源安全
首個安全生產五年規劃出臺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國家層面組織編制的第一部安全生產專項規劃,也是國辦印發的第一部“十一五”專項規劃。
《規劃》規定了三個總體量化指標:到2010年,我國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以上,由2005年的0.7降為0.4;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5%以上,由3.85降為2.88;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數下降20%以上。
《規劃》同時對13個重點行業和領域提出了具體的控制指標,其中,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下降25%以上,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控制在5.0以下,非煤礦山、危化品、煙花爆竹、建筑、農機、漁業船舶等行業,死亡人數下降10%以上。
外資爭奪中國核電站項目
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卡倫·哈博特最近表示,她與中方相關官員舉行了會談,中國政府很快將做出決定,宣布獲得4家核電廠建造合同的公司。這批合同的價值最高可達80億美元。雖然中方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美方非常希望最遲能在今年年底之前看到結果。
合同涉及建造四座發電能力在1000兆瓦的反應堆,每個價值10億至20億美元。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和法國國有公司Areva SA被看作這些核電站項目建設兩個最有力的競爭者。反應堆將使用第三代設計技術,它有別于目前世界上多數核電廠采用的第二代反應堆設計技術。
中國計劃在2020年前建造32座核電廠,目前已有10座在建和建成的核電廠。中國的目標是將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從目前的1.5%提高到4%,即40000兆瓦,這也是中國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的舉措之一。
房市聚焦
為何不能公開房屋成本?
近日,公開房屋成本的話題又一次在網上掀起波瀾。
此事的起因源自廣東省建設廳給省人大代表建議的一份回復。針對代表提出公開房屋成本價的意見,廣東省建設廳明確表示:這種做法容易造成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侵犯和對公平競爭環境的影響。建設廳的這一說法,立即引起網民的反對。大多數網民認為,作為消費者,公眾有知曉房屋開發成本的權利,政府不能動輒以“商業機密”為由,放棄對樓市的監管權。
建設部新聞處負責人對此的回應是:作為主管部門,建設部不便評價廣東省建設廳的表態,因為這個問題敏感。
焦點人物
順馳易主
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勁基建有限公司(HK.1098)入資順馳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協議正式簽訂。根據協議,路勁基建以12.8億元收購順馳中國55%的股權。順馳原股東孫宏斌持有40%,高管層持有5%的股權。
1994年,孫宏斌從天津的一家二手房中介店起家,苦心經營12年,打造出中國地產界最剽悍的黑馬—順馳中國。而到2005年底時,順馳的發展已經舉步維艱。一度隱身幕后的孫宏斌被迫出面收拾殘局,并最終賣掉順馳。路勁基建董事局主席單偉豹對媒體表示,順馳目前拖欠的土地費用加上銀行貸款余額,總數高達46億元。
路勁基建是一家投資經營內地收費路橋的香港上市公司,在中國八個省參與超過二十個收費公路和橋梁項目,公路總里程約1100公里。2004年,路勁開始涉足中國房地產業務,開發中房地產項目總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
王德軍:行賄富豪
2006年9月6日,前四川樂山東能集團董事長王德軍站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庭上。檢察機關指控,王德軍及其東能集團在收購犍為電力國有股、四川大渡河電力股份公司國有股以及公司經營、工程施工過程中,先后向多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賄財物,折合人民幣總額高達2900余萬元。另外,作為個人,王德軍為牟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若干,“情節特別嚴重,構成行賄罪”。
2004年,王德軍以0.98億美元資產,名列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167位。根據早前東能集團網站披露,在王德軍出事前的一個月,集團總資產已達27億元。
陳良宇:嚴重違紀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陳良宇同志有關問題初核情況的報告》。
根據目前調查的情況,陳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牟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
中央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陳良宇同志的問題立案檢查,免去陳良宇同志上海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
黃澤宇:貪污受賄
9月18日,曾任北京城鄉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中心主任、北京博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黃澤宇,因涉嫌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受賄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審。
公訴機關指控,黃澤宇分別在擔任北京城鄉建設集團房地產開發中心主任、北京博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轉讓博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房地產項目過程中,以支付拆遷費為由將公司100萬元非法占為己有。
此外,被告人黃澤宇還利用職務便利,使北京容大世紀置業投資置業顧問有限公司參與到代為轉讓博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房地產項目的中介業務中,并獲得傭金,為此收受該公司法人代表崔某給予的100萬元。
嚴介和:銀行齊逼債
截至9月底,嚴介和與他的太平洋建設集團已被包括浦發行、廣發行、南通商業銀行等在內的各地多家商業銀行因不能按期還貸提起訴訟,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先后5次查封了嚴介和的12處住宅。
江蘇某商業銀行的內部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僅太平洋建設集團旗下江海建設的貸款總計已超過1.2億元,全部為短期貸款,而整個太平洋建設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借款總額約在4億元左右。
長期關注太平洋建設集團的蘇州某商業銀行高層認為,太平洋建設的BT模式(即帶資建設再移交)可以概括為:從政府拿單,再利用政府信譽向銀行申請貸款,利用銀行短期貸款啟動項目,再靠占用下游供貨商或工程隊資金,最終獲得政府的長期回款。這種“八個杯子七個蓋子”的游戲,中間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銀行在當中的風險非常高。
太平洋建設集團年檢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該公司應付賬款高達3.59億元,2005年初,這一數字為8950萬元。
區域看點
布局沿海五大港群
9月15日,交通部召開《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發布會上,宣布全國沿海港口將在現有布局的基礎上,按照適應經濟、區域協調、突出重點、綜合運輸、節約資源的原則和思路統一布局,在區域上逐步形成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港口群體。
《規劃》明確了各港口群內起重要作用的綜合性、大型港口的主體地位,突出了規劃和建設的重點,增強港口群為腹地經濟服務的能力。各區域港口將以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為發展方向,適應和支持國土開發、城市發展、產業布局、現代物流等多方面的需求。
據預測,我國沿海港口2010年吞吐量將超過45億噸。根據《規劃》,2010年前,我國沿海港口建設將主要圍繞煤炭、石油、鐵礦石、集裝箱4個運輸系統進行;2010年以后,繼續完善上述各個運輸系統。根據不同需求、不同特點,各區域建設重點將有所區別。據預測,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個地區有望提前實現上述規劃。
上海將建“地下空間檔案”
上海即將梳清地下空間脈絡,建立地下工程管理檔案。市民防辦等單位開始對上海的地下空間進行“大掃除”。
這次整治范圍是上海市民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內的生產經營和居住場所。據調查摸底,被列入整治范圍的地下空間有1062個,共計150萬平方米。
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長期以來被大大小小的問題困擾著,如未經批準就改為生產和儲存危險品場所,企業擅自拆改地下空間結構等。
這次大規模調查還將查清上海現有地下工程的使用情況等詳細信息,建立起地下工程管理檔案,為研究確定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戰略和規劃、制定地下空間管理政策提供依據。
中國對非洲貸款激怒G7國家
七大工業國最近在新加坡舉行會議,批評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大國以提供高息貿易融資的辦法來增加對貧窮國家的出口。
去年,在反貧窮活動者的壓力下,七大工業國安排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非洲開發基金注銷了42個全球最貧窮國家高達600億美元的貸款。
而如今包括盧旺達和加納在內的一些國家卻再次陷入了對新興市場國家的沉重債務中,這意味著西方國家付出代價清理貧窮國家的負債,而換來的卻是新興市場國家的乘虛而入,用新貸款從中漁利。
中國進出口銀行為莫桑比克的一個水壩項目提供了23億美元的融資。加納的一個水壩項目也由中國提供5億美元融資。加納剛剛獲得了80億美元的債務減免,使該國的債務-出口比率降至30%。但從中國和其他國家獲得的新貸款可能使這個比率到2010年時就上升到150%。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在該行最新的年度報告中稱,其貸款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重點工程。
中國-土耳其:加強工程承包合作
土耳其國務部長圖茲曼9月21日率領150多人的企業代表團來華訪問時表示,中土兩國工程企業應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拓第三國市場。
中土兩國的工程企業在基礎設施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成熟的技術和高水平的施工工藝。目前已有近50家中國企業、20家土耳其企業位居世界工程承包商225強的行列。 土耳其未來若干年內將投資近千億美元建設電站、石油管道、公路、鐵路、橋梁等基礎設施。
圖茲曼建議,在工程承包方面,土中兩國公司可以在非洲和中東市場開展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雙方進一步合作提供便利。
數字
2500億
9月7日,鐵道部和國家開發銀行就雙方開展開發性金融合作舉行會談。國家開發銀行承諾,“十一五”期間為鐵道部提供2500億元政策性貸款,其中軟貸款500億元,技術援助貸款50億元,用于滿足中長期鐵路網建設的融資需要。
1400億
9月14日,中國民航總局的張海東在第五屆機場城市世界會展上表示,為了加速機場業的發展,2010年之前中國將投資龐大的1400億元資金修建機場,并且在未來5年,將對71個機場擴建項目,為11個機場重新選址并建造49座新機場。
1.4萬億
英國劍橋能源研究協會(CERA)最新的一份針對中國能源問題的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前,中國的能源領域估計需要近1.4萬億美元的投資,相當于拉丁美洲和非洲兩大洲的能源領域投資總額,但是,資本投資將受到中國經濟結構問題的妨礙。不過盡管如此,中國的能源領域投資額仍將以年均20%的速度高速增長。中國部分的能源領域已實現了私有化,并實現了價格的市場化。一些潛在的外國投資者已開始被中國所提供的機會所吸引。
排行榜
建筑企業榜上有名2006中國企業500強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
(僅列出前10強和前100名中的建筑企業)
名次企業名稱
1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2國家電網公司
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4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7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8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10中國銀行
16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20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21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28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7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93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2006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
國家統計局發布
(僅列出前10強和上榜的建筑企業)
名次企業名稱
1海信集團
2聯想集團
3華泰集團有限公司
4山東東岳集團
5金龍銅管集團
6浙江大東南集團
7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山東時風集團
9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10山東省魯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348龍元建設集團
363中天建設集團
383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413浙江中南建設集團
414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429江蘇南通二建集團
450方遠建設集團
467江蘇正太集團
475太平洋建設集團
489湖北山河建工集團
2006中國上市公司100強
美國《財富》雜志
(僅列出前10強和上榜的建筑企業)
名次公司名稱
1中國石化
2中國石油
3中國移動
4中國電信
5寶鋼股份
6建設銀行
7聯想集團
8中國人壽
9中國網通
10中國聯通
59上海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