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周恩來與定西救災

2006-04-29 00:00:00鄧全施
炎黃春秋 2006年9期

1973年夏天,自然條件惡劣,歷史上十年九旱的甘肅省定西地區,已連續22個月未下過透雨了。土地無墑,草木枯焦,禾苗干死,數百萬人缺糧,數十萬人和家畜缺飲用水,有不少的人因饑餓、患病而倒下了。周恩來總理得悉真情后,立即展開了救災大行動………。

筆者當年全程經歷了這次救災。2000年1月15日至16日,又有機會專請宋平同志談了當年有關情況。現在,我把當年的采訪筆記摘抄整理,將這段歷史再現出來,以饗讀者。

一.宋平發言講了災情,總理聽了傷心落淚

1973年5月,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甘肅省委第一書記的蘭州軍區第一政委冼恒漢,帶領時任甘肅省委書記、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宋平,參加了會議。

宋平同志是1970年冬天,從西北局調到甘肅工作的。開始擔任省國防工辦的副主任,后來到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當副主任,抓工業交通方面工作。

宋平在中央工作會議的一次小組討論會上,發言中講到了甘肅農村情況。說定西地區因連年旱災,農民缺吃少穿。正在這時,周總理來參加小組會。他讓宋平不要停下來,繼續講。

宋平在周恩來身邊工作過。宋平關于甘肅農村的情況發言,當然引起了周恩來的高度重視。

周恩來總理聽了宋平的發言很難過,當時傷心落淚了。他說,我們解放幾十年了,甘肅老百姓還這么困難,我當總理的有責任,對不起老百姓。甘肅農村的這些情況,我們過去不清楚,沒有派人下去調查了解,我們國務院有官僚主義。但你們過去也沒有及時匯報呀!我們的毛主席、黨中央,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困難都想辦法給予幫助,我們自己的人民受災了我們怎么能不管呢?周總理還詢問宋平,有什么辦法抗旱和幫助農民增收。聽了宋平的一些介紹,周總理還說,可以組織農民搞麥草編織,多織造羊毛地毯出口,還可以學臺灣的方式搞來料加工呀。

甘肅省一直“形勢大好,農業連年豐收”之類的神話破滅了。甘肅定西地區農民的極端困難被中央知道了,一場大面積的農村嚴重災荒才得以救助。

二.定西農村一貧如洗,京官看后無不愕然

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后,周恩來總理從國務院各部門抽調干部,立即奔赴甘肅幫助救災。

這是個高規格的比較龐大的工作組。國務院工作組組長是林業部部長羅玉川。副組長有商業部副部長劉忍、水電部副部長王英憲。工作組里還有大批司局級干部。他們6月下旬到甘肅后,立即分兵幾路下鄉調查。

組長羅玉川部長一行,由宋平同志陪同。從6月23日至7月5日,先后考察了定西、通渭、隴西、會寧、靖遠5個縣的一些社隊和農戶。羅玉川身材高大,滿頭銀發。他是林業專家,一路上都鼓勵基層干部和群眾要多種植草苜蓿及抗旱耐瘠薄的檸條、酸刺、毛柳等灌木,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喂養大家畜,還能逐步解決農民燒柴問題。

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夏公然,帶著我和何東君,隨行采訪。以下就是當年隨行筆記的摘要(為保持歷史本來面目,今天只加做標題,不改動原記錄的文字)。

1.6月23日晚上,定西地區負責人王化宇全面匯報定西地區基本情況

全地區財政收入(1972年)3610萬元,支出6600萬元,其中基建投資3260萬元,支援農業710萬元,文教衛生990萬元,行政經費660萬元,優撫救濟670萬元等。

全地區商品零售額1.46億元,人均購買力63元。1971年發給農民的布票有70%沒有買。

王化宇說,定西地區海拔1800——2000米,年降水200多毫米,蒸發量1500多毫米。無霜期110多天。這幾年農業學大寨,全地區有3萬多人到大寨去過。如學大寨的工分制,收回農民的自留地。臨洮縣100%地收回了自留地。

居住在干旱山區的有80個公社的115萬人,現在有7.8萬戶49萬人、10萬頭大牲畜、10萬頭豬和36萬只羊,飲水很困難。會寧縣在1971年3——4月間,有9000多勞動力專門搞水吃。最遠的30來里路擔水吃。

王化宇說:定西地區農民除了幾顆糧食,再沒有什么可以變錢的東西。1972年年終分配平均每人現金收入有25.7元。通渭縣人均只有2.8元,臨洮縣7.95元。農村單一經營,現金收入很少,政府給缺糧戶的回銷糧指標,他們沒有錢買。通渭縣什川公社一個隊,63戶的回銷糧有48戶無錢買。李家店公社三平大隊175戶中有48戶變賣了家具什物買糧食。會寧縣青江公社王灣大隊貧農張東立,把屋上的300頁瓦卸下來賣了,才買回點糧食。這個隊有54人缺衣服,下中農韓三娃的女人,一年四季穿件爛棉衣。

王化宇說,年年又購又銷,把農民折騰苦了。今年,有17.8萬戶、106.58萬人吃回銷糧,占農業人口一半。已吃了6900萬斤,缺口還很大。老百姓沒錢,先買回點糧食,拿到市場上高價賣掉,再去買回剩下的回銷糧指標。這樣,國家給農民一天0.8斤的回銷糧指標,他實際上吃不到。糧食不夠吃,有的人就外流討飯。通渭縣外流要飯的有3000多人。

2.6月24日,新集公社書記談“水窖”功能及制作方法

汽車在黃土溝壑間爬上爬下兩個多小時,上午11時到達定西縣新集公社。公社書記楊和清匯報。

他說,全社12822人,其中有8000多人及各種牲畜,一遇干旱就缺飲用水。近的10里,遠的走30里路搞水吃。這個地方主要靠水窖。全社已有1600個水窖,1972年一年挖了700多個,現在平均每戶有1.3個水窖了。每個窖最多可貯水35立方米,按每人一天飲、用水10斤計,一年3600多斤,一個窖貯滿水可供一戶人用一年。問題是這幾年連續旱,窖里沒蓄上水。

羅玉川問:水窖是怎么樣的?怎么挖?要多少工日成本?

楊和清回答:水窖選址一般在路邊、屋邊、禾場邊,集雨面積大,便于蓄貯到雨水。下雨時,人人都趕緊跑出去,拿鐵锨攔截雨水進入水窖。我們最喜歡過云猛雨,滲不到地皮里去,都匯攏集流到水窖里了。

楊和清說,全社有40%的生產隊年終分配沒有現金分。20%的農戶無錢買布。老實的人布票棉花票全作廢了;奸滑點的人就悄悄地拿到縣城賣掉,1尺布票也可賣1-2角錢,買回點鹽吃。布票棉花票全用完的農戶約占30%。全社一半的農戶炕上沒有墊氈,只墊有蘆葦席或竹席。一半多農戶雖有墊的氈,但沒有蓋的被子。

羅玉川、宋平聽完匯報后,要楊和清帶路就近看看農民家里情況。

3.6月26日李店公社王永祥家使大家落淚,羅玉川、宋平當即決定開倉放糧

上午,到李店公社。1949年17歲參加工作的黨委書記常懷志,給地主當過長工。他說,這個公社是由襄南、常河幾個公社的邊邊角角新組建的,今年2月才安家辦公。這是全通渭縣最干旱,溝深、坡陡、水苦、堿大的窮地方。河溝里有些苦水,吃了肚子疼,拉稀。外地人喝了臉色發青。全社13000多人,60%的人、畜飲水問題沒有解決。目前已有800多個水窖,計劃再挖1000個,戶均1個。公社所在地也沒有水,要到10里外挑回甜水來,摻和苦水飲用。有9111人無錢買糧,有的戶經常斷炊。

羅玉川、宋平聽了介紹,立即要去農民家里。常懷志領著大家看了3戶人家。

王永祥家

住一孔窯洞,用破爛的牛皮紙水泥袋做的“門”。5口人,2老3少。長子20歲,是家中依靠。王永祥61歲,已10年未干活了,病在炕上。女人51歲,25歲時得了病,右手痛。宋平揭開灶臺上的砂鍋,用筷子攪動了一下,是很稀的能照見人影的野菜湯糊。炕頭上有一小口袋玉米,斜躺在炕上的王永祥有氣無力又怯生生地說:要不是咱公社書記好,咱就餓死了。這是剛買回來的16斤糧食,不敢吃哩。我不放在枕頭邊護著,娃娃就搶吃光了。一頓磨半斤,攪野菜吃。磨多了就吃光了,還有40斤指標沒錢打。羅玉川和宋平站著聽著,眼里都噙滿了淚水,默默地走出了王家。

其它兩戶情況也是如此。

回到公社會議室,羅玉川和宋平向公社干部和隨行的地、縣委負責人講話。他們心情沉重,語調低沉。大家都覺得空氣像凝固了。

宋平說:今天看了這個情況,確實看不下去呀!你們在這里工作,心情當然可以想象。你們剛才說這個月中有14戶就在今天要斷糧。怎么辦?現在穿的還是次要的,缺糧斷炊是最重要的。反正不能讓群眾斷頓呀!實在不行了,讓糧庫先提前放糧供應。登記一下,先供應。當然要教育群眾節約用糧。

群眾缺糧又缺錢。開始是賣豬賣雞蛋,后來賣布票棉花票,變賣家里一切可以值點錢的東西。現在還有啥可賣的?有啥賣啥,連房頂上的瓦都賣了,以后下雨了怎么辦?再不要讓賣了。買糧沒有錢,先打個借條,將來或貸款或救濟。

群眾這樣困難,你公社還買了他的瓦。他的瓦又不是多余的。你們可能是關心幫助他才買了他的瓦吧?但群眾的瓦蓋到你公社的房頂上,這行嗎?常懷志呀,那些瓦趕快退回去,錢就算救濟了吧!

羅玉川說:王永祥這樣的農戶,糧食能不能就此救濟到秋天?一天八兩糧要讓吃夠。現在他不讓小孩吃,餓壞了怎么辦?你們要做好這一戶的工作,影響全村。要讓大家知道,這里的困難,黨中央知道了,黨中央關心支持大家的。你們可以給群眾講一講。

宋平最后又叮囑:你們迅速救濟這些斷糧斷炊戶的糧食。同時幫助農民多種些秋菜,節約用糧。他接著似乎自言自語地說,好在還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浮腫和死亡,若再耽誤些日子,肯定會有。

大家從會議室出來時,沒有人大聲說話,沒有人笑。王化宇立即找地、縣委的人布置工作。火辣辣的太陽烤得黃土地發燙,老天爺沒有絲毫下雨的意思。路邊有幾棵柳樹枝葉稀疏,沒精打采地立在這貧瘠干旱的地方,四周的光禿禿的山嶺沒有綠色,了無生氣。沒有鳥飛,沒有蟬鳴,沒有雞唱,沒有狗吠。窮得沒有生氣。怪不得清代左宗棠就感嘆“隴中苦瘠甲天下”!

(按:2000年9月我又重訪了李店公社。王永祥夫婦都去世了,他們的大兒子蓋了新房。我正碰上他們在吃中飯,是一盤饅頭,但沒有任何菜。他們都高興地對我說:能有這樣的白饃饃吃,這日子就好得很了。

4.6月29日晚上隴西縣委匯報許多農戶沒有被子

隴西,渭河上游,隴山之西。當年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采薇菜充饑,最后餓死在首陽山。首陽山就在隴西。隴西縣城四周有7萬多畝川水地,但山嶺上的土地也是十分干旱貧瘠的。

縣委副書記胥起云匯報說:全縣31.9萬人,需要追加回銷糧129萬斤,救濟被子2萬多床,衣服14萬套。柯寨公社八里溝生產隊28戶,只有19床被子;馬河公社羅家山生產隊13戶人5戶沒有被子。隊長家8口人,只有一串爛棉絮當被蓋。

5.6月30日,定西地區糧食局長談又購又銷勞民傷財

下午召開的地區農辦、氣象局、糧食局等部門負責人座談會上,糧食局長孫兆甲坦率談到糧食政策問題是:又購又銷勞民傷財。

他說,定西地區靠天吃飯,糧食生產很不穩定。近幾年人口增長快,糧食沒有增長,但糧食征購任務一年比一年多。為了完成征購任務,先不管你農民夠吃不夠吃,先要你給糧站倉庫交了糧食再說。有的交了征購糧沒過兩個月,就缺糧了。于是,又到國家糧庫去買回銷糧。這樣又購又銷,糧食馱來馱去,把農民折騰苦了,當然意見大啦!近幾年全區吃返銷糧的社隊農民都在一半以上,有些縣如通渭,占八成左右。

羅玉川和宋平問,聽說有些地方農民交糧食還很積極,為什么?

孫兆甲笑著答道:那是因為他交的少,返銷的多。他不交一點,怕你不賣給他。再說,為完成征購任務,各級黨委、政府又是開會,又是通報進度,今天點名批評這個,明天訓斥那個,迫使下邊干部誰也不敢怠慢,不購過頭糧怎么辦?農民也沒辦法,你要我交我只得交,反正你共產黨的政府是不能餓死人的。

6.7月4日國務院赴會寧縣工作小組的典型調查使京官刻骨銘心

國務院赴會寧縣小組選擇了一個好隊和一個差隊做了典型調查。

好隊是河畔公社的上牟生產隊。好就好在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

這個隊有68戶441人3084畝地。有73頭大牲畜101頭豬203只羊。

1972年人均口糧397斤,生產隊還有存糧95000多斤,按每人一天一斤安排可以到年底。

1972年平均每人分配現金8.1元,人均欠債4.1元。

有22戶58人缺被子27床;8歲的女孩子8名,都沒有褲子。

比較差的隊是清江公社的后灣生產隊。

全隊17戶99人,有耕地587畝,役畜13頭。

1972年人均口糧201斤,根本不夠吃。隊上有牲畜飼料糧570多斤和油渣,都分給群眾吃了。

1972年人均分配現金收入1.74元,人均欠債26元,每個勞動日值0.26元。

全村10歲以下的孩子33人,30人沒有褲子。

李多財一家5口三代人,只有一床被子。

祁中海一家7口人,只有4個碗,沒有被子。

全村有14戶人家賣了布票1046尺。王聚民家賣10丈布票得1.3元,買了回銷糧。

這里燒柴十分困難,公社調運了煤炭進來,煤價降到0.035元/斤,農民還是沒錢買。有人一次買了2斤煤,用草帽子兜著拿回家。

匯報者神情凝重,說是許多長年在機關工作的同志來會寧農村看了農民家狀況后很難受。都覺得若不是親眼所見,真難以相信。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7.7月6日王化宇再次匯報,羅玉川和宋平強調講真話

羅、宋率工作組到了靖遠縣,住武裝部招待所。王化宇再次匯報,著重在災情的匯總、需要救濟的具體數量和生產救助的具體要求。

他首先是做檢討,說地委工作作風不深入,對這次災情了解漏洞多,情況不太明;歷年吃返銷糧在全省比較最多,思想有顧慮,不敢多張口,更不敢要救濟款。(宋平插話說,這個問題省上有責任,省上沒錢,沒有及時幫助。)農村一些方針政策上如收自留地,也影響了農民積極性。

王化宇說,據各縣最新報告的統計,夏接秋需要回銷糧4733萬斤,冬小麥種籽281萬斤,救濟款326萬元。有98359戶395540人缺棉衣褲75萬件;有95401戶361695人缺被子126000床。此外,還缺小農具、大牲畜等生產資料,請中央幫助。

羅玉川首先表態:先把需要救濟的錢、糧、衣、被等底數核實清楚。小孩子穿衣問題,比如15歲以下的孩子,都應當讓穿上衣褲。可以在大城市收買舊衣服,或調運解放軍倉庫的舊軍服,發下去。有許多農民家的炕上光光的,不要說被子,連一張炕席都沒有,說明窮得很了。這些情況在報告中都要如實寫上。還要建議衛生部派醫療隊來幫農民治病,提高赤腳醫生水平,推動計劃生育工作。

宋平接著強調說:要提倡干部講真話,反映真實情況。不要像1959、60年那樣,搞假報告,對講真話的人扣帽子。你們地、縣委思想上也不要有負擔,覺得救濟面這樣寬,數目這么大。地委和各縣委工作都是努力的,對戰勝困難也是有信心的。你們要組織干部下去看看群眾,幫助群眾。要像國務院的同志這樣,深入社隊農戶家中了解實際情況。

(注:根據定西地委的兩次匯報和沿途見聞,我們當天晚上寫出了定西地區災情的綜合報道。全文近5000字,初稿由我和何東君執筆,夏公然最后修改審定,7月6日發往總社內參編輯室。)

三.南平房會議在如何向中央報告的問題上出現分歧

國務院工作組到甘肅后,是兵分三路下去調查研究的。羅玉川一行走定西地區,水電部王英憲一行去臨夏州的東鄉族自治縣,商業部劉忍一行到慶陽地區的環縣。7月10日,三路人馬返回蘭州,匯集在寧臥莊賓館南平房會議室開會。

主持會議的羅玉川說:今天的會議三項內容。一是請省上同志介紹全省災情,二是討論給國務院的報告怎么寫,三是議論一下救濟的標準。

甘肅省財辦主任翟煥三首先回答了工作組詢問的幾個主要數據。他說,全省統計,口糧需要8895萬斤,種籽1765萬斤,共計10660萬斤。

王英憲說:甘肅中部干旱山區這個概念,不能說都是災區。一部分有災,一部分無災。但無災的地方也很困難。比如東鄉族自治縣去年糧食生產是歷史最高水平,但許多小孩子多年來就是沒有褲子穿。現在是人吃不飽,牲畜也挨餓,“一根扁擔可以挑兩個毛驢”也統計在大牲畜數字里,生產怎么發展起來?周總理提出,半年內解決生活問題,兩年半解決生產問題。我感到,糧食問題,衣被問題要解決,更要研究找些什么門路發展多種經營。

劉忍說:給中央的報告要反映災情,也要反映其他的東西。困難問題,主要是災,還是工作問題?還是什么問題?這個也要反映。生產落后,我看不完全是災,還有方針政策問題,多種經營問題,工作問題。

茅林(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說:甘肅這18個干旱山區縣,有的是連續幾年旱災,有的是自然條件特別差,有的是工作問題。如單一經營,“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貫徹得不好。還有執行政策問題,如又購又銷,勞民傷財,是個大問題。

這時,服務員請羅玉川部長去聽電話。

羅回到會議室后說,楊立功(林業部副部長)同志告知,中央已開了會,專等調查組的報告了。我看,關于政策問題等,下一步再研究。這個報告圍繞生活救濟和今冬明春生產自救兩個問題來寫。

申效曾(省委副秘書長)說:報告中要提到階級斗爭路線教育問題,有6個方面:(一)糧食市場的投機倒把。(二)變相高利貸。(三)大牲畜和羊只分戶喂養使集體經濟解體。(四)有資本主義傾向,帶頭鬧糧。(五)變相賣青苗。(六)階級敵人乘機造謠搗亂。以上問題需要重視,專門作為一個問題寫上。生產自救也要提出一個方向問題,不能讓個人放任自流,變相單干。

王英憲立即接上說:高利貸與互相接濟要分清楚,投機倒把與農民賣糧買糧要分開。

羅玉川說:現在提這些問題,弄不好就把群眾卡死了。

這時秘書說話了:初步設想報告分四個部分:一,成績說夠;二,災情說透;三,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四,根本在生產自救。

大家一時無語。時間已是十二點多了,散會吃飯。

四.7月19日寧臥莊會議上出現了“不同調門”

7月13日,國務院的工作人員已陸續返回北京。中央救災的大批糧食、衣被等物資正在調運中。甘肅省為搞好這些工作,接二連三地召開各種會議。

7月19日,省委在寧臥莊禮堂召開中部干旱山區18縣及鄰近7個縣的黨委書記共30多人參加的會議。

上午,宋平主持會議并作主題發言。

他說:這個會議題有三,一是生產自救,二是困難救濟,三是規劃改變面貌。

宋平說,今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冼政委反映了中部地區的情況,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周總理幾次講到,很關心。當時只講到定西情況,他聽了很難過。要給予支持、救濟、幫助,舊軍衣可以給。回來傳達會議不幾天,中央就派了這么強大的工作組來,下去訪貧問苦,了解了很多情況。

宋平說:造成中部地區困難的原因,當然有干旱、災害,但主要的還要從主觀上檢查,從我們工作上檢查。學大寨運動開展得不夠,政策方面有些不落實。同樣的困難地方,有些生產隊就不錯,有些一看就不怎么樣。有些政策沒解決好,如又購又銷的問題,全省13000個生產隊(占總數的51%)購了過頭糧。其中靜寧、通渭等縣占80%以上。這個責任主要由省上負。把任務壓下去,要人家完成,違背了毛主席的教導,不實事求是。

宋平同志就如何搞好救濟工作和規劃改變面貌談了5點意見。

下午,宋平同志主持會議,各地縣委負責人發言。或匯報災情,或發表意見,或提出建議,或三言兩語,或互相插話,比較暢所欲言。寧靜縣委負責人李佐倉說,解放20多年了,有些農民還是炕上連席子都沒有。外流討飯,為什么?生產隊選不出人當隊長,輪流當,“決算干部”,年終就下臺,誰也沒信心。榆中縣的負責人說,若不是這個會,我們還不敢講夏糧減產定局,怕戴帽子挨批呀!會寧縣的同志說,又購又銷的問題折騰太久太苦了。公購糧任務能不能減免三年,讓農民休養生息?這個難題不解決,生活不下去,生產更搞不上去。

下午的發言正熱烈進行著,中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蘭州軍區第一政委冼恒漢,省委書記、甘肅省軍區司令員張忠到會了。宋平同志馬上請他們講話。

冼政委說:國務院工作組和省委都有給中央的報告,東西給多少中央定。我們先要有準備工作,思想工作要先做。要教育群眾,首先要教育干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我們當干部就是要準備同敵人斗爭。

他說:教育農民,單干行不通。我們祖先幾千年(單干),翻不了身。不搞集體經濟,怎么搞機械化?怎么改土?困難多,黨委不能回避。你不領導群眾,階級敵人就會鉆空子。對敵人適當時機要打擊,對群眾要正面教育。

冼政委說:夏糧估產一次比一次少。我看,也不要你多報,但有那么多,少報也不對。說得那么難,看得太嚴重了,也會動搖我們的信心決心。

接著,張忠司令員講:國家準備救濟許多糧食、錢,使我們很受教育、啟發、鼓舞。我補充三點意見。一,要解決救災經濟問題,更重要的要抓上層建筑。要深入開展路線教育,狠抓階級斗爭。不要只見物不見人,只抓物不抓人是不行的。昔陽抗災,陳永貴有個報告,我們抗旱救災要以大寨為榜樣,掃除悲觀失望和沉悶氣氛,鼓足干勁。(冼政委:把陳永貴的報告發到公社,那是一個動力嘛!)他說:要依靠集體經濟力量,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1960年是有經驗教訓的,搞單干,不僅不能解決困難,而且給群眾帶來了新的困難。困難時期把群眾往哪里引?現在有的社隊,社員大量外出搞副業,還開介紹信到外面去。這種錯誤做法應當糾正。……

這兩位首長講話時,會場異常安靜。冼政委講話慢條斯理,聲音也不高。但大家感到了很重的分量。他們的話,有些地縣委書記是會感到背上出冷汗吧!

五.并非結束語:定西農民幸免于難,總理遺愿有待落實

1973年秋冬,國家救災的大批糧食和軍隊后勤倉庫拿出來的大批舊軍服,源源不斷地運到甘肅,逐步分發到災區農民手中。一時間,定西地區廣大干旱山區受災的農民“吃的是國家糧,穿的是黃衣裳”,幾乎成了一個“復員退伍軍人的世界”。農民幸免于難,對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感激涕零。農民們記憶中的災年,如1929年死人是相當多的。翻開定西各縣的縣志,大旱大饑,“餓殍載道”“人相食”的記載屢見不鮮。最近的記憶則是1959年至1961年,通渭縣非正常減少人口,即死亡和外逃近10萬人,其中死亡60210人,死絕了2168戶。70年代初的旱情,比歷史上的災害要大。幸虧中央發現了,救助比較及時,才使受災農民幸免于難。

周總理當年要求甘肅“半年內解決生活問題,兩年半解決生產問題”。災民生活問題在半年內是基本解決了,但生產問題在兩年半是沒法解決的。冼恒漢當權,開口閉口抓階級斗爭,搞路線斗爭,批唯生產力論,誰也沒法去落實周總理指示。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后,1977年7月,中央解決了甘肅省委領導班子問題,宋平同志擔任了中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四人幫”那套極左思想路線對農村工作的干擾破壞才得以遏止。1979年后,甘肅定西地區農村逐步實行聯產承包制,農村工作農業生產才真正走向穩步發展之路。但是,對農業生產基本條件相當差的定西及甘肅18個干旱縣來說,輕言“糧食過關”或“改變了面貌”都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2000年1月15日至16日,記者請正在海南三亞休養的宋平同志,聊天式的回顧甘肅往事。他說到了如下內容:

我工作過的地方那么多,唯甘肅印象最深。每天看電視看完了新聞聯播看天氣預報,我都要看看甘肅蘭州的。你想要我談談甘肅印象,那真是艱難歲月啊。一方面是當時政治環境的困難,“四人幫”瘋狂的時期啊。另一方面就是工作環境自然條件的艱苦。有些情況你也是經過了的。

我是1970年冬天去甘肅的。開始在省國防工業辦公室當副主任。后來參加省革委會生產指揮部工作。生產指揮部負責人是張忠,省軍區司令員。我當他的助手。

冼恒漢當時自我感覺良好。因為那幾年甘肅工業增長速度和利稅增長速度在全國都是靠前的。石油化工是增長比較快的。“一五”、“二五”計劃期間上的工業項目陸續投產見效。

但是,農村情況非常嚴重,人民太窮太苦了。……

1973年5月,中央在京召開工作會議。冼恒漢帶我參加。在小組會上我發言講到甘肅農村情況,恰巧周總理進來了。他沒有打斷我,讓我繼續發言。我也不會說假話,把下鄉看到的情況說了說。說的也不多,因為我不分管農業,掌握的情況也不多。……小組會上討論講的這些話,冼恒漢是在場的,聽到了的,不存在什么告狀的問題。當然,這些實際情況,冼恒漢過去可能也不甚了解,或者沒有向中央認真匯報過。……農村的這些情況,過去一級瞞一級,連省上的同志都不清楚。那年月講實話報災情就要大禍臨頭,明明問題嚴重還要講形勢大好不是小好!這個問題在上面很難設想。那不是一個人少數人不講真話,是整個風氣不好啊!

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后,以林業部長羅玉川為組長的工作組來甘肅救災。看了災情很嚴重,我們向中央要1億斤糧食。當時中央糧食也緊,但后來給了我們3億斤糧食。還給了許多舊軍衣和被褥。……

怎么改變甘肅的窮困面貌?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艱巨性、長期性一直估計不足。從張仲良到冼恒漢,都有這個問題。提的口號不切實際,一些措施缺乏科學性,勞民傷財,損失太大。張仲良在1958年大躍進,搞虛報浮夸,搞引洮工程,那幾年死了不少人。教訓很慘痛。冼恒漢提出學大寨要三年大變樣。他說要親自到通渭縣蹲點,看看三年能不能變個樣子。他們都存在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對甘肅的真實情況研究不夠,對困難估計不足,而且心情太急了,想得太簡單了。……

(責任編輯吳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天天更新|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精品欧美视频|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美女国产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2019国产在线| 综合成人国产|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色综合五月婷婷|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91国内在线视频|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h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伊人天堂|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99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系列|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91偷拍一区|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免费黄色网|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日韩色图区|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国产91蝌蚪窝|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色AV色 综合网站|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中国毛片网| www.亚洲天堂| 国产在线日本|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欧美成人日韩|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色视频久久|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欧美第一页在线| 日本免费a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日本成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