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時期,尤其是抗戰期間,蔣介石之黨政軍兼職甚多。有些著述多從蔣氏喜歡攬權,獨裁專制的角度進行分析。原因是否確實如此,頗值得研究。
單就蔣介石抗日戰爭期間一度兼理川政來說,就很耐人尋味。難道已經掌控全國黨政軍大權的蔣介石,為了獨裁專制,竟不容許別人擔任省政府的領導職務,而要親自掌握四川一省的統治權不可嗎?恐怕我們還是要從分析當年四川政局的情況尋找答案。
四川地處西南地區,幅員遼闊,過去對外交通不發達,比較閉塞。民國時期四川地方各派軍政勢力分裂割據,曾為爭奪地盤爭戰不已。抗戰前,蔣介石即選定四川為中國未來抗日戰爭的根據地。國民政府中央的勢力逐步伸入四川。1935年11月,建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對川康軍事進行整理,國民政府下令整理四川財政。這些都是實現四川國家化,實現全國統一,為將四川建設成為抗日戰爭的戰略基地而作的準備。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后,總體而言,四川軍民擁護國民政府中央發動全面抗戰,積極支援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戰爭。8月初,川康綏靖公署主任兼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應召到南京,參加國防會議,參與發動全國抗戰的決策。不久,四川省出動14個師奔赴華北、華東前線殺敵。11月,國民政府決定遷都重慶,四川各界歡迎國民政府遷都入川。這是全國團結一致,共同御侮的表現。
但是,四川地方勢力與中央政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隨著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的病逝,這一矛盾爆發了。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任劉湘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部川軍開到浙皖邊境,掩護從淞滬撤退之部隊。1938年1月20日,劉湘于漢口病逝。為撫綏川局,國民政府對劉湘喪事之辦理甚為隆重。國民政府明令褒彰劉湘,追贈陸軍一級上將,生平事跡宣付國史。國民政府還下令對劉湘國葬。
劉湘病逝后,四川省政府主席一職由誰繼任,非常重要。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中國東部地區重要機關、工廠西遷,四川成為抗戰后方的中心地區,中央政府自然要加強對四川省政的控制。劉湘病逝剛過二日,1月22日,國民政府即任命張群為四川省政府委員兼主席(23日發布)。當時張群擔任國防最高會議秘書長,并任行政院副院長,其每一項職務的工作均很繁重,但國民政府仍選用出生川籍(華陽)的張氏為川省政府主席,可見中央政府對掌控四川省政何等的重視。
但是,張群雖為川人,但早年離川,后在中央任職,不是川省地方勢力代表。對張群的這項任命,遭到四川省地方勢力的反對。25日,四川省政府保安處處長、代理省保安司令(原為劉湘)王陵基支持武德學友會(王任會長)發出通電,反對張群主川,出現了四川省政危機。
為穩定四川政局,1月28日,國民政府決定,新任命之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群未到任前,省政府主席一職暫由省政府秘書長鄧漢祥代理,川康綏靖公署主任一職暫由綏靖公署總參議鍾體乾代理。
面對四川地方勢力的挑戰,中央政府只好妥協,四川軍政職務還是要從四川地方人士中物色。3月2日,國民政府特派鄧錫侯為川康綏靖主任。4月26日,行政院議決,張群一時不克赴川就任,省政府主席職務由王纘緒代理。張群任四川省政府主席之職實際已成虛懸。至8月1日,行政院議決,由曾秘密加入過復興社的川軍將領王纘緒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同日,軍事委員會任命張群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主任。
但四川省地方勢力內部也矛盾重重。四川地方勢力中有對王纘緒任省政府主席職務反對者。至1939年8月10日,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策動川康七師長彭煥章等通電反對王纘緒。9月,國民政府安排王纘緒出川作戰。川省政府主席一職仍未能確定適當人選。不得已,乃由蔣介石親自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1939年10月,身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親自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在對日抗戰非常緊張的形勢下,作為軍事統帥的蔣氏,可謂日理萬機。由全國最高統帥親自兼任一個省的負責人,恐怕這不僅在中國,就是在全世界各國,都是極為罕見的。
蔣介石10月3日由渝飛抵成都。7日,蔣氏親至四川省政府視事。10日,他招待出征軍人家屬。11日,蔣主持省政府會議,聽取各廳長本年度工作報告。15日,蔣發表告川省同胞書。16日,他出席成都黨政軍聯合擴大紀念周,講施政要旨:去除倭寇,提高正氣,培養民力,俾能擔負民族復興根據地的責任。17日,蔣方離蓉返渝。
其后,四川省政府秘書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成都行轅主任)賀國光貫徹蔣的施政方針。10月,賀國光召開全省專員會議,蔣未能與會,但對會議發來訓詞,由賀國光宣讀。按蔣氏“告川省同胞書”要旨,會議確定:禁絕煙毒,整理財政,整頓保甲,推進地方自治,糾查兵役弊端,撫慰出征家屬,確立役政,推廣合作,開發地方經濟。
12月5日,蔣介石手訂《四川省施政綱要》,共8項,28條,交省政府政務會議審訂頒布。1940年2月20日-3月13日,四川省臨時參議會第二次大會,通過《四川省施政綱要》。4月19日,省府政務會議通過1940年施政計劃,決定“為中樞分憂勞,為川民謀福利”。
1940年4月21日,蔣介石又從重慶飛至成都,處理四川省政務。26日主持省政府政務會議,約見成都各校校長,宴請各界紳耆。29日,他出席省黨部擴大紀念周,講《川政建設之檢討與今后應有之努力》,提出:徹底禁煙,肅清盜匪,切實建設,造福川民,改進機關,建設社會,著重經濟建設之推進,立信為行政之本。30日,他電令四川省黨政軍首長,力崇節約。
5月1日,蔣介石出席四川省訓練團地方行政干部班第一期開學典禮。他致詞說,要推行地方自治之根本要務。國民政府頒布新縣制后,蔣令在四川省積極貫徹。
直到5月9日,蔣氏才離開成都飛返重慶。
兼任四川省政期間,蔣介石重視禁止煙毒工作。1939年12月16日,他決定改組四川省禁煙督辦公署,親自兼任督辦,賀國光任會辦。1940年5月8日,他對禁煙工作作作指示:要在半年內肅清,大力宣傳,嚴法相繩。按禁政優劣對官員進行獎懲。對川邊地區,設立禁政機構,長期督導,三年完成。他還兼任四川省煙毒總檢查督察團團長。1940年8月16日,他派國民參政會川康建設期成會萬縣區辦公處主任褚輔成代理。他授權檢查團各組可電請省政府撤懲官吏。
他對四川省經濟建設抓得很緊。1940年4月8日,四川省生產計劃委員會成立,研討四川省經濟建設綱領,送呈蔣介石審閱。5月9日,《四川省經濟建設綱要》發表,確定成立四川省經濟建設委員會。6月3日,行政院頒布《川康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規程》。6月13日,蔣介石核定增加川省銀行股本,調整人事,以期為建設注入資金。7月24日,蔣發表告四川省同胞書,希望整理各縣市財政。9月27日,蔣指定張群、徐堪等十人為川康經濟建設委員會常務委員。11月1日,委員會成立,張群、徐堪、賀國光等80人為委員,蔣介石任委員長。蔣因公務繁忙未能參加成立會議,而由常務委員張群作代表,蔣氏頒訓詞,強調地方治安,要轉移社會風氣,加強交通運輸建設,切戒機關衙署弊習。
戰時軍民食糧供應至關重要。1940年3月15日,成都米價猛漲。蔣介石發出手令,命成都軍政首長,查明成都奸商大賈囤積居奇者,有計劃地對糧食進行平價銷售。如再發現囤積居奇,悉數充公,并按擾亂治安問罪。9月1日,設立四川省糧食管理局。11日,蔣介石發表“為實施糧食管理告川省同胞書”。10月15日,四川省參議會第二次大會上,賀國光代表蔣介石報告省政工作。大會發出通電,響應蔣氏“為實施糧食管理告川省同胞書”,在加強糧食管理的同時,要捐獻軍糧。
蔣介石重視教育工作。1940年3月21日,四川省召開教育督導暨師范教育會議,討論教育救國,擁護蔣介石慰勉小學教師電和黽勉全國教師電,確立教育救國的觀念。
蔣介石兼任四川省主席14個月之后,直到1940年11月13日,才辭去省主席職務,而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成都行轅主任張群,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從上述可見,因抗日戰爭的形勢,國民政府西遷四川,為了加強對四川的控制,國民政府原本安排中央親信人物張群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由于遭到四川地方勢力的反對,才任命川籍將領鄧錫侯、王纘緒擔任四川省的軍政職務。但四川省軍政勢力內部也存在矛盾,王纘緒的省主席職務也做不下去,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蔣介石才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很明顯,這里很難用蔣介石喜歡攬權、專制獨裁的原因來解釋。
蔣介石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職務,前后達一年另一個多月的時間,兩次赴成都主持省政府工作。他兼理四川省政,并非只是掛一個空名。(責任編輯趙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