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我作為實習醫生給骨科醫院的尼爾醫生做助手。
一天夜里,一位父親抱著一個啼哭的小男孩兒,急匆匆地走進急診室。那位父親說:“就在20分鐘前,我4歲的兒子不慎從窗臺上摔了下來。”
我給男孩兒做了初步診斷:左手腕向后偏折大約45度。我決定安排他照X光。
但是,那男孩兒一直哭鬧不停。躲避著不讓我碰他受傷的手臂,無論他的父母怎樣哄勸都沒用。最后,他干脆躲在門口拐角處,說什么也不肯進入X光室。
我語氣生硬地對他說:“請你聽從醫生的安排!否則,我們沒辦法為你治療。”但是,固執的男孩兒依然又哭又鬧地跑到他父親的身后。
正當我無計可施時,尼爾醫生走了過來。他微笑著問男孩兒:“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杰瑞!”
“杰瑞,你幾歲了?”
“4歲。”男孩兒抽泣著。
“真是個棒小伙兒!”尼爾醫生伸出手摸了摸男孩兒的頭發,“誰是你的好朋友?”
男孩兒慢吞吞地從身后的背包里掏出一只毛絨玩具熊,送到尼爾醫生的面前說:“是維尼。”
“啊!它可真是個可愛的小家伙。我想,維尼知道你摔傷一定很難過吧?你要趕快讓醫生幫你治好手腕,你的朋友還在等待你和它一起玩呢!”尼爾醫生微笑著說。
男孩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跟著尼爾醫生走進X光室。突然,他轉過頭對尼爾醫生說:“可是,我從窗臺上摔下來的時候,維尼也掉到了地上。而且,我還摔到了它的身上。”
“噢!那么說,你的朋友也受傷了,需要和你一樣的治療。不過,它是一個堅強的孩子,因為它始終都沒有哭鬧。”尼爾醫生微笑著說。
男孩兒努力地控制著眼眶中滾動的淚水,順從地隨尼爾醫生站到了X光機的前面拍了照,之后,尼爾醫生也給玩具熊拍了照。
片子顯示出,男孩兒骨折的地方嚴重移位,必須接受斷骨復位手術。
男孩兒和玩具熊并肩躺在輪床上,我推著他走進石膏室。麻醉師給他打了麻藥,隨著麻藥生效,男孩兒昏沉沉地睡去。
在尼爾醫生的指導下,我扶住男孩兒的胳膊,尼爾醫生把他的肘部彎成90度,將骨折的部位拉開一點兒,然后“喀嚓”一聲把骨頭重新復位,我托起男孩兒的胳膊,尼爾醫生為他纏上了石膏繃帶。然后,將男孩兒推進病房,由他的父母照料。
當我清洗完畢回到診室時,看到尼爾醫生正在玩具熊的一條胳膊上裹石膏繃帶,并打了一個吊腕帶套在了它的脖子上。
“您對孩子還真有辦法!”我微笑著對尼爾醫生說。
尼爾醫生微笑回答道:“一個孩子,除了肉體的傷痛,他的內心世界更需要我們的呵護。”
選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