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圖書發行,重要的是認清形勢,理清思路,選對策略。我們對目前圖書市場的認識是:
1.圖書市場正由大眾市場走向圖書細分市場。一個出版社不能迎合所有讀者出版所有的書,下游也不能用原來覆蓋大眾的綜合銷售模式分銷細分的產品。
2.必須充分啟動讀者終端市場,建立新型社店關系。社店應是一種戰略合作關系,而不是相互指責和埋怨。
3.銷售中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已經結束。由于市場極為復雜,品種眾多,現在全功能的業務員是不存在的,必須依靠專業化的團隊,由發行人轉變為營銷人。
4.圖書營銷方式回歸務實的層面。原來靠做展銷、做轟動一時暢銷書就能啟動市場,現在已經不靈了。現在必須從細分市場入手,運用整合手段,做有針對性的營銷方案設計。
5.不確定的競爭環境是圖書營銷面臨的常態。現在各省店實行連鎖,致使信息不暢,退貨加大,但我們改變不了大環境,只能貼身服務,爭取效率。
我們認為,社店應該著眼于共同的利益,構建渠道的合作關系。新形勢下渠道出路在哪兒?我們總結為“1個核心+2個導向+3個體系”,即以理念和社店共同的利益為核心,堅持服務導向和客戶導向,根據客戶量身服務;同時,做好網絡體系、信息體系和對渠道的培訓體系。重視分銷商就是重視市場,正因為此,機工社連續4年零售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每年年初,社領導都會布置任務,今年銷售要提升多少。銷售增長從哪兒來?一般是四種途徑:一是增加網點,二是重心下移,三是行業帶動,四是模式創新。這些目前都有一些障礙:有的產品已經完成市場覆蓋,增加網點空間不大;重心下移,如果配貨不準,會造成大批量退貨,也存在風險;現在行業飽和度已經很高,品種過剩,行業帶動受到限制;任何模式的創新都會受到競爭對手的模仿,優勢也會逐漸下降。
今后的市場增量從哪里來?只能從市場、營銷、管理上下功夫。我們的做法是:細分市場,做好末端,強化功能,提高銷售。市場重心下移,地區經理的區域劃分更小,實行精耕細作。針對每一類產品,配備信息員,在各大賣場進行上架指導和添貨處理。
我們通過對區域市場深入挖掘,實現銷售增長。我們把市場分為根據地市場、薄弱市場和空白市場,根據地市場要強化增長,薄弱市場要注意提升,空白市場要著力開發。
在加強終端上,我們一直在做模式創新,整合渠道體系。原來是地區管理,2000年來,又先后實行產品管理、客戶管理、復合型管理(產品+客戶+區域)。2005年,我們實行區域銷售管理制,即整合團隊營銷,從編輯到發行全員營銷,并把各種營銷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