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臨近,與本屆奧運會吉祥物五福娃相關的商品在各個商店中也是越賣越熱。在“福娃”發布之初,就有專家估算“福娃”相關商品銷售收入將會達到40億人民幣之巨,商機難得,成千上萬的商家都希望搭上這班奧運的順風車,但是由于對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或是不重視,一些商家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受到了行政處罰。
案例1
中新浙江網2月23日電,繼工商部門在溫州、義烏等地查獲假冒福娃產品之后,杭州市工商局江干分局近日也在市場上發現了這類侵犯奧林匹克知識產權的假冒產品。近日,江干工商分局經檢大隊執法人員對東站小商品市場和東升小商品市場進行突擊檢查時,在東站小商品市場三樓,執法人員發現某攤位正在銷售的一批粘貼紙上分別標有奧運五環、2008北京奧運會徽、“五福娃”吉祥物圖案及“北京2008吉祥物”等字樣和圖案,經現場清點,標有上述圖案字樣的粘貼紙18000張,鑰匙扣216個,經營者無法提供銷售這批帶有奧林匹克標志飾品的相關合法手續,違反了《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執法人員依法將上述飾品予以扣留,并立案查處。
案例2
人民網—市場報記者趙秀芹報道:6月13日上午,北京市朝陽工商分局接到舉報,說秀水市場驚現假冒奧運吉祥物“福娃”。攤主強調他們的福娃都是從生產廠家直接提的貨,絕對是正品。但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特許經營處當即表示,北京奧組委沒有在秀水市場設立北京奧運會特許商品零售店和吉祥物特許商品臨時銷售點。
14日下午,新秀水市場4層D0057攤位姓朱的商戶主動到朝陽建外工商所接受調查,并帶去了尚未銷售出去的8個“福娃”。朱姓商戶說,這些“福娃”都是從工美大廈奧運特許商品零售點買的,一共買了兩套共10個,并向工商人員出示了在工美大廈的進貨發票。
“未經授權擅自銷售奧運吉祥物,即使賣的是正品也是一種侵權。”朝陽工商建外工商所所長陳小哲說,目前已經沒收了8個未銷售的“福娃”,并對商戶進行立案調查。由于其行為侵犯了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將可能面臨其非法所得最高5倍的罰款。
法律透視
在這兩個公開報道的案例中,商家的行為均違反了《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及其它相關法律中的有關條例,第一個案例中,攤主銷售的粘紙和鑰匙扣等小商品上均繪有北京奧運會的相關標志,但攤主無法提供銷售該商品的相關合法手續。《條例》第四條規定“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依照本條例對奧林匹克標志享有專有權。未經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為商業目的(含潛在商業目的)使用奧林匹克標志”。第五條第四款明確說明,商業目的的使用包括“銷售、進口、出口含有奧林匹克標志的商品”。所以攤主的行為侵犯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奧林匹克標志的專有權,而且其銷售的商品是假冒產品,同時也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禁止銷售假冒商品的相關規定。
第二個案例中,商戶銷售的福娃雖然是從正規渠道購入的正品,但根據《條例》第四條第四款和第八條的相關規定,該商戶若想銷售福娃,就必須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訂立合同。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應當將使用許可合同報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而且,照規定訂立使用合同的被許可人只得在合同約定的地域范圍、期間內使用奧林匹克標志。所以,該商戶即使沒有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卻依然侵犯了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
以上兩個案例提醒了想要搭奧運順風車的商家,在銷售和使用和奧運標志有關的商品或物品之前,一定要依照《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取得使用許可合同,希望在北京行政區域內使用奧運標志的商家還要了解《北京市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保護規定》中的相關條文。除了這兩部法規以外,商家們還需注意《商標法》、《著作權法》和《專利法》的相關規定。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已經陸續將其名稱、吉祥物、口號、徽記等近60個標志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申請備案,同時將有些標志作為特殊標志及一般商標進行了備案或注冊。所以在使用商標的時候,商標圖案與奧林匹克標志相同或近似,易引起消費者誤認和混淆的,根據《商標法》第52條的規定會被認定為侵犯商標權的行為,而且將與奧運標志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并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也屬于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在奧運標志設計完成之時,著作權便自動生成了,北京奧組委擁有該原創作品的著作權,根據《著作權法》中有關著作權的許可使用的規定,他人若不經奧組委授權,就不得制作動畫、圖書、插圖、宣傳畫、玩具、模型等照搬形象用于商業目的,也不得改編、演繹、傳播。因此,要使用奧運吉祥物形象,一定要得到奧組委市場開發部授權許可。即使是奧組委的合作伙伴企業,也必須在規范的合同協議授權的范圍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