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試題的考查中,經常出現測定電壓表內阻的問題,學生在處理此類問題時常不如人意?,F把測電壓表內阻常見的六種方法歸納如下。
1 利用歐姆表測量
歐姆表是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制成的。把電壓表看成普通的電阻,利用歐姆表的電阻檔測量。
2 利用伏-安法測量
理想電壓表的內阻視為無限大,但實際使用的電壓表內阻并不是無限大。例1、為了測量某一電壓表的內阻,給出如下的實驗器材:A、待測電壓表(0~3v、內阻約為4KΩ),B、電流表(0~0.5mA),C、滑動變阻器(0~20Ω),D、6V學生電源,E開關和若干條導線。由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遠小于待測電壓表的內阻,采用分壓式接法,電路圖如圖1所示,電壓表與電流表串聯,多次記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利用U-I圖象即可得出電壓表的內阻。
3 利用伏-伏法測量
所謂伏伏法就是在電流表不能用或沒有電流表等情況下,要考慮兩塊電壓表并用的方式測量電阻。在設計電路時,既要考慮電壓表的量程,還要考慮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
1、伏伏串聯測量:例2、利用現有的器材測量某電壓表的內阻。實驗器材如下:A、待測電壓表V1(0~3V、內阻未知),B、電壓表V2(0~3V、內阻3.5KΩ),C、滑動變阻器(0~50Ω),D、6V電池組(內阻不計),E、開關和若干條導線。部分同學想兩塊電壓表的最大量程都是3V,把兩表串聯直接接到電源上即可。同學們把兩電壓表串聯的想法是好的,但直接接到電源上的不可以的。因為在串聯電路中電阻大的分得的電壓就多,所以不能草率地將表直接接到電源上。設計的電路圖如圖2所示。兩電壓表的內阻都遠大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采用分壓式接法。電壓表V1的示數U1,電壓表V2的示數U2,兩表串聯電流相等,有U1RV1=U2RV2,得RV1=U1U2RV2。
2、伏伏法并聯測量:例3、為測量量程為3V的電壓表V1的內阻RV1(約為3KΩ),實驗時提供的器材有:A、電流表(0~0.6A、內阻0.1Ω),B、電壓表V2(0~6V、內阻5KΩ),C、變阻箱1(0.1~9999.9Ω),D、變阻箱2(0.1~99.9Ω),E、滑動變阻器(0~50Ω),F、不計內阻的6V電源,G、開關和若干導線。利用現有器材設計一個盡量精確的測量電壓表內阻的實驗,并畫出電路圖。寫出計算電壓表內阻R1的表達式。
分析與解 多數同學審題之后,畫出了伏安的電路圖,這是不正確的,這是因為沒有想到待測電壓表的量程為3V,內阻為3KΩ,最大電流為I=UR=33000=10-3A,使用時電流表的指針幾乎不動,故不能使用電流表。正確的的電路圖如圖3所示。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1的阻值,待測電壓表V1的示數U1,電壓表V2的示數U2,電阻箱1的阻值為r1,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有U2r1+Rv1=U2-U1r1,可得表達式Rv1=U1r1U2-U1。
4 利用半偏法測量
用如圖4電路圖測量量程為1V的電壓表的內阻RV(約1000Ω)。現有器材如下:A、滑動變阻器(0~10Ω),B、電阻箱(0.1~9999.9Ω),C、不計內阻的6V電源,D、開關和若干條導線。實驗方法和步驟是:①按電路圖連好。②使滑動變阻器的觸頭在a端。③將電阻箱的阻值調到零。④閉合開關。⑤滑片向b移動使電壓表的指針達到滿偏。⑥調節電阻箱的阻值,使指針達到半偏,讀出電阻箱的電阻值,即為電壓表的內電阻值。
5 用電源和電阻箱測量
待測電壓表的量程為3V內阻約為3KΩ。現有實驗器材:不計內阻的6V電源,變阻箱(0.1~9999.9Ω),開關和若干條導線。實驗的電路圖如圖5所示,閉合開關,調節變阻箱的阻值分別為R1和R2,讀出相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U1和U2,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有E=U1+U1RVR1和E=U2+U2RVR2,兩式聯立整理得RV=U2R2-U1R1U1-U2。
6 電阻箱等效替換法
待測量程3V電壓表V1(內阻約3KΩ)。提供的實驗器材有:內阻不計的3V電源,毫安級的電流表,量程為3V的電壓表V2,變阻箱(0.1~9999.9Ω),大阻值滑動變阻器,單刀雙擲開關,若干條導線。
方法一、伏安法等效替換測量:實驗電路圖如圖6所示,雙擲開關與a相接,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再把雙擲開關與b相接,調節變阻箱的阻值,使電流表的示數也是 ,此時變阻箱的阻值就與電壓表的內阻相等。
方法二、伏伏法等效替換測量:實驗電路圖如圖7所示,雙擲開關與a相接,兩電壓表串聯,共同分享3V電壓,記錄電壓表V2的示數U1。開關k與b相接,適當調節變阻箱的阻值時,電壓表V2的示數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當電壓表V2的示數與U1相同時,電阻箱的阻值R與待測電壓表的內阻等值。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