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第11個“世界讀書日”,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從規格、規模和參與度各方面都超過了往年。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閱讀運動將世界讀書日推向了高潮。2006“世界讀書日”已經過去,本刊特約有關人員對這次活動的前后作一記述。
“世界讀書日”在國外是文化界、新聞出版界的重大節日,但在我國由于缺少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普通百姓對“世界讀書日”所知甚少。當然,對弘揚傳統文化,倡導全民閱讀的這一主題,我國政府一直就很關注,并有相關的舉措。比如,1997年1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廣播影視部、新聞出版署、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九個部委共同發出了《關于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知識工程”。2000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把每年的12月定為“全民讀書月”。2004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將每年的“全民讀書月”活動交由中國圖書館學會負責承辦。全民閱讀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促成十一部委聯合發文
2005年下半年,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出版管理司討論認為,在近幾年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在全球的文化與經濟、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的前提下,一個民族的文化競爭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通過開展持久的“全民閱讀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戰略重任,同時也有利于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聞出版領域的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基于這個考慮,2005年年末到2006年年初,圖書出版管理司開始籌備和計劃在2006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圖書司將“全民閱讀活動”的設想報告總署黨組后,得到黨組領導的肯定和鼓勵,并被列為總署2006年重點工作之一。
2006年3月初,圖書司將有關計劃向中宣部匯報,經與中宣部出版局研究,認為在全國上下積極創建學習型社會的今天舉辦“全民閱讀活動”意義重大而深遠,應該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讀書向上的學習氣氛,同時決定要加大對全民閱讀活動的組織和宣傳力度,在全國上下真正形成一種全民閱讀的學習風尚。3月上旬,由中宣部出版局組織協調了11個部委,商定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教育部、總政宣傳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科協、中國作協等11家部委的名義,組織和倡導“全民閱讀活動”。4月上旬,十一部委聯合向社會發出《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號召在2006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后,開展“愛讀書,讀好書”的全民閱讀活動,倡導全民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終身學習。《倡議書》的下發對于指導各地各部門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發揮出重要的指導意義,由此揭開了今年全民閱讀活動的序幕。
閱讀活動高潮迭起
在全民閱讀活動期間,全國相關部門開展了系列活動,如: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全國各大書店、書城開展優惠售書活動,一般優惠在八五折;各地各有關書店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開展了“向困難群眾”贈書等專項活動,做到讓全民人人有書讀,家家飄書香。在京40余家出版單位還向在京農民工捐贈了價值120多萬碼洋的圖書。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還向北京藍天第一中學(在京務工子女學校)捐贈了近千個品種、5000多冊、價值10多萬元的圖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中宣部常務副部長、中央文明辦主任吉炳軒,文明辦副主任翟衛華,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副署長鄔書林等領導同志出席了贈書儀式。各地各部門也相繼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閱讀活動。
由于政府部門和出版界的齊力推動,在全國掀起了讀者購書熱潮。據統計:4月23日這一天,北京圖書大廈銷售247萬元,比22日增長100萬元,較去年“世界讀書日”增長118萬,增幅91%。王府井新華書店當天銷售101.4萬元,較去年4月23日銷售增長49.5萬元,增幅95%。中關村圖書大廈銷售58萬元,較去年增長75%。此外,長春書城、浙江圖書大廈、四川西南書城、文軒西安書城、云南新華圖書大廈、河南中南圖書大廈、廣州購書中心、湖北崇文書城等大型書城的當日銷售量均比平日有大幅攀升。
本次“全民閱讀活動”的宣傳得到了中宣部領導的重視和關注,在中宣部的統一安排和籌劃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等主要新聞媒體均對本次“全民閱讀活動”作了重點報道。
全民閱讀永不落幕
作為組織和倡導者的中宣部出版局和總署圖書司,其初衷就是要通過這次“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在全國上下形成一個全民讀書的良好社會風尚。通過讀書,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同時,作為政府出版管理部門,對全民閱讀活動的倡導當然也有其行業發展的戰略思考。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只有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才能使文化產業成為真正的朝陽產業。我國目前出版的圖書品種已達到22.5萬種,印數64億冊,總印張477.5億印張,出版了一大批優秀圖書。這些圖書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記錄著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時代足音,傳播著人們所需要的各類文化科學知識,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可以說,我們的圖書出版已經邁入世界大國,我們的閱讀資源因此而豐富多彩、浩如煙海。面對這些豐厚的圖書資源和良好的閱讀條件,如果社會上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將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流失,也是對文化資源的浪費。因此,從出版的角度來考慮全民閱讀活動,這就不僅是一個國民素質提高的文化戰略,也是一個促進行業發展的出版戰略。通過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在全社會形成一個愛讀書、讀好書的閱讀風尚,對優秀圖書的出版也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應該說,今年開展的“全民閱讀活動”的初衷已經基本實現,“六一”期間新聞出版總署還將向全社會推薦百種優秀青少年讀物,“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主題讀書活動將延續到明年的“世界讀書日”,全民讀書的熱情將繼續保持。“全民閱讀活動”應該也必須持久地開展下去,以真正在全國上下倡導出一種“愛讀書,讀好書”的社會風尚,并通過這種社會風尚來推動國民素質的逐步提高,客觀上也推進出版事業的進一步繁榮。今年的“全民閱讀活動”只是一種嘗試,在今后的讀書活動中,政府部門有責任也有義務來組織和支持這種活動,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促進這樣一種造福于國家、造福于民眾的讀書活動。讓我們的社會成為真正的書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