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少年兒童自行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很難靜下心來欣賞兒童文學作品。在這種環境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作家們也受到諸多的影響和改變,有的因為創作的思路不能迎合孩子們的思想,導致作品不能被市場接受而只能轉向從事別的方向的創作;有的因為種種原因放棄走這條艱難的創作道路,兒童文學創作人才流失。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對目前兒童文學發展的一大挑戰。
雖然如此,但目前還有一大批兒童作家堅持著,努力著,繼續著。如秦文君、楊紅纓、鄭淵潔、楊鵬、周銳等。
目前故事類的體裁是整個兒童文學中最豐富和繁榮的,其中又偏向于生活故事,如秦文君、楊紅纓等知名兒童作家都是寫青少年生活和成長小說的;科幻故事方面有楊鵬、鄭軍等,但還是沒有達到國外那種熱度和高度;奇幻故事、魔幻故事和探險故事類的體裁目前就太少了,主要是從事這方面創作的兒童作家少,相應作品也就更少了。這可能與中國的國情有關,幻想類的作品在中國起步較晚,發展也較慢,近幾年才被重視和主攻,但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本土也會產生有影響力的幻想作品。
目前整個兒童文學處于參差不齊、后繼不足等狀態,導致這個現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因為文壇不良觀念的影響,有些人常戲稱為兒童文學作家為“小兒科大夫”,兒童文學的創作現狀和生存就更可想而知了。
二是因為兒童作家患了偏食癥,他們被某類體裁捆住了手腳,如側重于兒童故事類的創作,并且又以生活故事類為主體的現狀,其他體裁如兒歌、童詩、幻想故事、探險故事等則嚴重滯后,品種單一必須會導致兒童讀者的厭食癥。
三是因為兒童文學的創作不能給作家們帶來所期望的經濟價值,在市場經濟體制中他們都轉向于其他創作時間短、經濟收益高的體裁的創作。
四是相關部門和管理部門對中國兒童作家本身的關注也不夠,給他們提供的支持和空間太小,這也是阻礙發展的一個方面。
兒童是一個國家的希望,他們的思想和思維決定了他們的發展方向,我們應該盡力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和引導他們的興趣,擴展他們的思路和思維,讓他們健康成長。
現在兒童文學作品中有一類科幻故事類小說,很受小讀者歡迎,這自然與《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國的火爆有著密切關系,但是有識的兒童文學作家適時推出屬于自己的中國的科幻小說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中國的科幻小說啟步較晚,這可能與中國傳統的思想束縛有關。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某些方面束縛了無數人的思想和思維。傳統的思想觀念、傳統的思維方式以及受著傳統的做人處事原則的束縛,是很難展開大腦的思維細胞去想像我們不敢想的東西,去構思我們不曾見過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節,當然科幻小說的創作也就無法達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了。
科幻類小說的創作出路的尋找,需要從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著手。目前孩子們小學背負著家庭作業的壓力,中學時背負升學的壓力和考大學的壓力,業余時間不是被家長拉去參加培訓班,就是被學校留在校內補課了,他們哪來的時間和精力去發揮本應該屬于這個年齡的思維和創新?就是有些有天分的孩子們想出一些有新意的東西,也被老師和家長們認為不務正業和無聊之極而加以制止和否定,這就打擊了孩子們的思維積極性和思維開拓性,就更談不上去開發孩子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了。
兒童處于一個對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的年齡,同時具有極強的學習和模仿能力,這個時候的他們所接觸到的人物和故事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這個階段的教育和引導也最為重要。但這個年齡的兒童還不懂得一些大道理,和他們講生硬的道理效果不會太好,而可以通過兒童故事和小說來直觀地去影響他們的成長,去啟蒙他們的教育。
中國兒童故事文學的發展不僅僅需要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引導,更需要眾多創作者的勤奮和努力,從而來共同發揚和光大我國的兒童文學。